APP下载

礼让之风,文明之始也

2019-12-17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萧伯纳斑马线蔺相如

聚焦话题:礼让与文明

有一段视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达城街头,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脱帽向停车礼让行人的司机鞠躬致谢。司机小吴把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这一幕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事后,老人表示:“我腿脚不便,过斑马线比较慢,可路过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我。我被那些司机感动了。”再度见面,小吴向老人深鞠一躬,诚恳地说:“爷爷,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是我该做的。您这一鞠躬太重了,我真的受不起!”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礼让与文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上至君臣之礼,下至布衣之交;对外有九宾之礼,对内是虚心相待。这种种礼数不仅在中国古代适用,在现代也应传扬,单单是些小小礼让之举,也足以温暖人心。

在达城街头,汽车司机小吴每每开车到斑马线前,都会停车礼让行人。一次,他让腿脚不便的老人先行,等了好一会儿。这一微不足道的行为,却令老人感动得脱帽鞠躬致谢。正如司机小吴所言,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本是司机应该做的。可是,在當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所以这样的礼让弥足珍贵,成了人们快节奏生活中稀有的精神。只有人人都能做到礼让,文明之风才能传扬开去。

礼让之于个人,是一种教养的体现。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名人故事。著名作家萧伯纳在小径上遇到了他的死对头,那人不肯让路,说道:“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萧伯纳淡定从容地回答道:“我正好相反。”说完,他退避一旁,给他的死对头让了路。我们不得不佩服萧伯纳的风度与机智。从这件事里我们也不难看出,礼让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教养,一个人若不会礼让,那他的教养也是有待考察的。

礼让之于社会,便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拥挤时,让老弱病残孕者先行;车辆过单车道时,让对方先行;看病就诊时,让急重症患者先行……在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上,也许你只是后退了一小步,却能方便他人一大步,这便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

礼让之于国家,能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蔺相如“引车避匿”廉颇,为的是“先国家之急”,蔺相如身为一国宰相的大度可见一斑。试想,蔺相如若不处处忍让,将礼让升华到替国家大局着想的层面,那赵国恐怕很快就被秦军攻破了。因此,这种礼让便是为国家大事的长远考虑了。

然而礼让也需有度,若是事事都过度礼让,便不能称为礼让了。对待恶势力,一味地礼让,便是纵容与助长,这种让便是愚让,便是懦弱。就拿中国清朝末年的清政府来说吧,在战争中割地赔款,任列强欺凌,如此一再退让,便是腐败无能,便是愚让。

文明始于让,但也切莫不分黑白地忍让,有礼有节,此礼让之风,文明之始也。

(选自“中语文高中作文素材”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萧伯纳斑马线蔺相如
礼让斑马线
礼让斑马线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创意斑马线
偷斑马线的人
萧伯纳与小女孩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萧伯纳戏猜年龄
萧伯纳戏猜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