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我新闻,给我故事
2019-12-17宋明蔚
宋明蔚
如果你看过新闻类型的美剧或英美电影,你就会发现欧美记者不仅仅满足于一个新闻碎片,而是对一个完整故事的追求。他们从来不会说你抢了我的新闻,而是会说,你抢了我的故事。
《聚焦》里想要挖掘教会性丑闻的《波士顿环球报》记者,他们发现了神父性侵男童的证据,急于曝光。但是总编辑告诉他们,我们要找到故事的完整链条。他想要一个有逻辑、有细节、有场景的完整故事。
当然对故事的追求,不仅仅存在于“好记者”,追求故事的也可能是一名复杂的“坏记者”。
《纸牌屋》里想要曝光副总统丑闻的《华盛顿先驱报》女记者,在掌握了凯文·史派西的丑闻证据后,她还想要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她为了想要的故事做了桃色交易。虽然她最后惨死于铁轨之上,但是她想要的永远是口中的“Story”。
故事思维就好比是追求客观真实一样,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也是新闻人必不可少的素养。满足于报道一则新闻,和还原一个故事,不仅仅是话术的区别,而是背后完全不同的思维逻辑。
一名成熟的新闻记者不会满足于追求新闻讯息碎片,而是会利用一个又一个的碎片,顺页藤摸瓜,理顺一个又一个的逻辑链条,还原又一个又一个场景,完善一个又一个细节,不断交叉印证,最终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我希望编辑们培养的故事思维。
写,只是其中最轻松的一步。当记者口中的“故事”写成了文字,白纸黑字地印刷在杂志上,这就是我们的所谓的Feafures。当然它在中文语境中也有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中文名字:特稿。
然而,每次当我看到户外行业媒体在标题上放上“特稿”两个字,我都饶有兴致地点了进去,结果往往会大失所望。时至今日,户外媒体的友军对特稿的理解,还局限在它的字面意义——特稿就是对一个特定选题的特别报道?因此,你会发现那些《特稿 年终户外事件盘点》《特稿 徒手攀岩影评》……只有资讯和信息的汇集,没有故事,没有细节,也没有情感。
中国特稿,还有一个很有时代特征的代名词,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报告文学:把一个新闻事件,用类似于小说的文学方式呈现出来。然而报告文学又和特稿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
抛开文本中夹杂的时代特征口号和虚无的价值观来看,报告文学的本质是文学,作者可以利用文学手法和合理虚构,而特稿的本质是严肃的新闻报道,必须要句句真实,文学只是提高文本阅读质量的方法。
与时效性的新闻碎片相比,我们更倾向于报道一个故事。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可以做到这一点。”而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传递人类情感的载体。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10月刊讲述羌塘时,我们不会只讲道理、列数据、摆观点,而是讲述三个人穿越羌塘的经历,中途闹掰,从朋友成为路人。一开始,我就跟编辑们明确,这不仅仅是一则探险故事,更是一则关于人性的故事。从结果来讲,它比羌塘动植物调查报告更容易打动你,呈现出羌塘的险恶。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我会毫不犹豫地笥斥你:有矛盾的故事。篇幅所限,在文章的最后我只能引用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墓志铭,这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的一首诗——
我爱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疑懼天道的无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