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观察

2019-12-17冯振惠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下肢

冯振惠

[摘要]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再将同期的6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与诊断,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中动脉狭窄率为60.00%,中动脉粥样硬化率为61.67%,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参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048-02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其中老年患者居多,主要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临床表现,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是糖尿病中的一种多发类型[1],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使患者出现其他器官的慢性损伤,造成功能性障碍,其中下肢血管病变就是其中的一种损伤,由于该疾病属于终身疾病,较难治愈[2],所以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一般采取改善和维持血糖水平为主要的治疗目的,而当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则会出现截肢的可能性,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为了及早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则需要选取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式进行,有研究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结果较为准确,为此,该文2017年12月—2019年1月进行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观察对象为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再将同期间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60名作为参照组,实验组: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32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为(66.72±2.11)岁;参照组:女性患者30名,男性患者30名,年龄最小58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为(62.14±1.3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者。②知情且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排除伴有肾脏、心脏等严重功能障碍者。②排除伴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③排除特殊时期者(妊娠、哺乳)。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得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日立一阿洛卡F-7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采用线阵探头,个别肥胖患者采用凸阵探头,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5~12 MHz,下肢动脉模式,将血流夹角以及声束的夹角控制在60°以内,并使患者保持俯卧位或者平卧位,充分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完全的暴露,使用超声仪器从患者的股动脉开始进行检查,直至足背动脉[3],其中对患者的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和足背动脉等血管进行全方面的检查[4],并有效的对患者的血管走向和内径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观察血管壁是否存在斑块以及是否光滑,并测量患者的血管壁内中膜厚度、双侧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双侧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

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经过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血管内壁无粗糙现象,光滑,并且血管壁内中膜厚度≤1 mm,即为无病变;经检查,结果显示,血管内壁粗糙,并伴有粥样斑块,中膜厚度>1 mm,且管腔狭窄,彩色血液束变细,星点状血流信号直至无血流信号,即为有病变者。

血管狭窄病变严重程度分级:血管无狭窄为0级,血管狭窄程度为1%~19%为1级,血管狭窄程度为20%~49%为2级,血管狭窄程度50%~74%为3级,血管狭窄程度75%~100%为4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动脉粥样硬化率以及中动脉狭窄率比较

实验组的中动脉粥样硬化率以及中动脉狭窄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下肢足背動脉血流量以及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实验组的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验组中动脉狭窄患者年龄分析

实验组36例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有22例,占比61.11%;年龄<60岁的患者有14例,占比38.89%,显然,实验组36例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显著多于年龄<60岁的患者。

3  讨论

糖尿病是现在临床上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以终身性疾病为特征,较难治愈,主要以多饮、多食、多尿以及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并发症以及危害性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糖尿病除了有较高的发病率外,还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5-7],所以临床上针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其中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占大部分,是糖尿病人群中首要的疾病类型,2型糖尿病可以使得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几率升高,导致患者易发生截肢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保证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建立在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标准上,临床上针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方式较多,其中常见的为磁共振血管造影(MRI-A)、CT血管造影(CT-A)、动脉造影(DSA)等,这几种方式在临床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8],可以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检查影的基础和依据,但是具有一定的检验局限性,例如:存在较高的检查费用,同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不利于对所有患者进行普及,而该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弥补了磁共振、CT以及动脉造影产生的价格昂贵的缺点,并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从多切面,多角度的对患者的下肢血流进行观察和诊断,有效使检验医生得知患者下肢血流的情况,掌握各项血流指标,并结合检验的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预防,使得患者有效改善病情,促进血糖水平的稳定以及下肢血流指标的改善,通过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彩色多普勒的检验结果和对下肢血流病变的检验情况均明显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可以有效了解下肢血流病变的相关指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建浩,来永飞,诸纪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6-118.

[2]  雷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3):49-50.

[3]  周璠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8):2027-2029.

[4]  毕蓓蕾.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1-42.

[5]  王少璐,刘艺,陶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4-75.

[6]  李凤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5):53-54.

[7]  刘维国.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4):28-29.

[8]  李芳,黄德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6):71-72.

(收稿日期:2019-07-20)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下肢
彩色的梦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有那样一抹彩色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