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幼儿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点滴思考

2019-12-17甄红琴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甄红琴

(河北省唐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河北 唐县 072350)

教育信息化在快速推进中,但是,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我走访考察了中东西部的幼儿教育状况后,对我国幼儿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有些失望与感慨。目前,幼儿教育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只有部分幼儿园安装了多媒体设施,成规模的多媒体教室则少之又少。加之,幼儿教室信息化技术和教学观念的滞后,大部分幼儿园在教学中很少使用或者可以说很少想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与幼儿教育严重脱节。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加强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等。国家颁布了这一纲要,不仅表明了教育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和方向,还为创新和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大好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深入的反思,思考如何充分运用信息化,使幼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要放眼世界,学习国外

欧美各国都很重视应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思维、品格、兴趣的培养,并且都有非常丰富而且值得借鉴的经验。在美国,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幼教工作者将幼儿园布置成不同的活动区域,比如电脑区、图书区、泥塑区、植物区、动物区、积木区、玩沙区、玩水区、烹调区等,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区域,引导不同的兴趣。在英国,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此外,教师还让幼儿在电脑上通过游戏认识形状、数量,还利用下棋、走迷宫等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可以看出,国外是将电脑作为幼儿认知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幼儿亲自操作或者教师演示,认识抽象事物、探索有趣的事物,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

二、要考虑实际,合理选材

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等。总体而言,逻辑思维、抽象价值观教育与引导占很大比例,这种无形的心理渗透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的难点。因此,需要教师借助信息化这种高科技来降低教育的难度,提高教育的成效。时下,我国可以利用的常见信息载体主要是启蒙教学软件、视频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等。教师还可以选择在优酷等中国优秀的视频网站上寻找合适的资源,普及幼儿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又如,在学习时代久远而文字抽象的《三字经》《中华弟子规》等时,教师可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进行解释与教学,达到朗朗上口,渗透于心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自然知识的教授,如进行自然生长过程的模拟——“可爱的小蝌蚪”中喂食这一环节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移动交互,画面上一排蝌蚪,一排食物,幼儿可以根据已知的经验,一个个移上去喂,蝌蚪喜欢吃的可以停在那儿不返回,不喜欢吃的随便怎么喂也会退回原位。这样一来,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蝌蚪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发现平常观察不到的糠、豆渣原来蝌蚪也喜欢吃。这一发现使他们欣喜若狂,因为这是通过他们的实践、摸索得出的结论。最后,电脑博士的一番话引起了幼儿的思考:“哎呀,这个世界真奇妙,这么一个小小的卵,变变变,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发现自然、探索自然,寻找更加奇妙的东西。”这一番话出自电脑博士之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增强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

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引导幼儿自主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探索、创新。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过早接触计算机会使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电影、动画片等等,耽误孩子的学习。其实,这是成人世界的一个误区。幼儿应该而且必须学会自己操作计算机,探寻自己想要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引导幼儿通过计算机学习、探索未知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教授简单的信息技术,如搜索引擎技术,让幼儿自己动手解决自己书本上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把打字教学渗透在了里面。

当然,要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还需要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宣传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学经验和重要性,促使他们在教学中始终践行信息化的理念,主动实践和创新,为信息化服务幼儿教育作出更大的努力,迈出更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