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2020-01-10詹春燕
詹春燕
(广东省湛江市第九小学,广东 湛江 524011)
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幅幅色彩丰富、形状多变的图画,特别适合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其色彩与图形的多变性无形中就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色彩与图形的刺激下,会把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绘画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显然有助于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调动左右脑同时运行,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下面我就六年级上册英语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的:
一、思维导图在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老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的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得以充分发挥,鉴于此,英语教师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找出一条解决学生英语单词学习难题的教学范式。所以,我建议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英语单词教学,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单词量,并熟练使用每一个单词,提高记忆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在正式进行单词教学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帮助学生确定关键词或主题词。一组单词或一篇课文的单词没有十分固定的关键词,随着理解角度的变化,关键词也会随之改变。但是不管怎样变化,每一组单词都必然要有一个关键词,否则思维导图就无从谈起。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Unit 2《Ways to go to school》A部分的单词教学中,主要学习的是交通工具的单词,于是我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确定一个关键词:by,然后由中心词向四周发散,好像太阳光芒一样。引出by trainy planey cary shipy bikey subwayy seldy ferry…等等有关交通方式的短语,这样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二、思维导图在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全面强调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但是在我们的小学英语的对话教学中,学生们往往羞于说英语,不愿说英语。因此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的对话教学中,就可以激发他们开口的愿望,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会说”。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Unit 3《My weekend plan》A Let’s talk 的教学中,我先用思维导图写出自己的周末计划,关键词是My weekend plan ,然后引出When WhereWhatWhoHow…的句型。接着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进行教学。如下图:
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先让学生画一画,设计自己的思维导图,制作自己的周末计划;然后根据画出的思维导图,小组内创编对话;最后根据思维导图,写出自己的计划。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对本节课的重点语句就能轻易地突破了。
三、思维导图在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激发学生思考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从而拓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Unit 2《Ways to go to school》Read and write 中,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在限定时间内,用图表、列表、框架结构等方式对不同国家的学生上学的方式进行分类描述,同时,与这些相关的词汇也要列在思维导图上,完成后再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导图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复述。如下图:
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事物的归纳总结能力,也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不同主题单元的引领下,让学生生发想象,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积极性和针对性,避免学生盲目的、无序的假读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