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17祁琳
祁琳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湖北 武汉 430205)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教学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被应用到中职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由于微课的特点与目前中职的教学模式相切合,因此在中职教学中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而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还存在很多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知识点多、枯燥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对微课的良好利用,正能改变这种教学问题。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教学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发。微课的教学模式中,能为学生指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并通过网络分析,为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由于微课是依赖于网络的技术,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学习,例如:电脑、手机等。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复习所学知识,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应用微课教学的策略
(一)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掌控
在中职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的中,教师可以把微课应用到学生的预习阶段、课堂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完成对知识的延伸。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在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对学生进行规范。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有趣的课前预习活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在预习中的乐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预习中,为之后基础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计算机从大到小、从古至今的变化过程或是计算机技术的变化发展过程,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到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改变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其次,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微课应用到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要面临的是社会的挑选,所以学生们更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微课的使用可以为学生模拟正式的面试场景或工作场景,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课堂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自己学习的进度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现实中的工作情景,让学生提早感受到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共同加入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环境。最后,教师也可以把微课应用到学生的课后复习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放学后教师并不能再监督学生学习,而微课教学模式下正好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使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可以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另一种是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学会的内容进行答疑。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让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并在微课上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化解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师在微课的设计中,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由浅入深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制作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会并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加入到课堂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课堂上的课时教学是有限的,中职时期的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吸收理解能力,课堂上的知识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因此,教师可以设立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布置小组作业,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解决问题。面对小组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讲解。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教师教的知识,也能通过与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其他学生身上的优点。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彼此的学习效率。
结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中职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加入微课的教学方式,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创新。在中职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结合微课的相关特点,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以此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加入到课堂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