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班级管理办法探讨

2019-12-17王丽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王丽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荣昌 402460)

从现阶段的教学状况来看,很多的班主任都将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在班级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很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现阶段很多班级学习氛围不够,凝聚力不强的原因,当然,不良的班级管理也造成了班上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情谊不太深厚……上述情况是普遍存在于当前各阶段的教学中的,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在充分尊重学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加强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充分凸显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另外,班主任要做好榜样作用,以自身为标杆,在与学生的长期相处中,对他们潜移默化的产生积极影响,自然,在多种教学措施的推动下,班级管理能够取得有效进展,学生也能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下完成学习,效果显著。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出发,具体阐述能够加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进行分层管理,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要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是关键。毕竟,不同学生的性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然,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学习态度也存在一定的异同,如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那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将很难开展,因为在这样的教学制度下,总会出现很多不满的学生,当然,他们在不满情绪的影响下,不太愿意响应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甚至有时候还会对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针对这种教学状况,班主任就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如“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这三个层次,一般说来,“优等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们往往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够对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后进生”一般说来,就是行为习惯存在一定问题,对班级团结建设有一定不良影响的学生,班主任明确了这一点后,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就要重点加强对“后进生”的管理,确保管理工作得到所有学生的支持,由此,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很大的加强。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分层是确保班级有效管理的关键。

二、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突显班级管理的民主性

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确保班级管理工作开展顺利的前提。班主任要明确这一点,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加以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要遵循民主性的原则,即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来制定管理制度,由此,才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从以往的教学状况来看,很多班主任制定的很多管理制度都与学生的实际状况不符,学生执行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长期处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会逐渐忽视管理制度的存在,在后续的学习中都不再遵守,管理制度的存在感很弱。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至关重要。接下来,我将以我的教学经验为例,具体阐述几点能够有效推动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首先,管理制度必须要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求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其次,管理制度必须要细致,以求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行为是否正确,唯有边界明确的教学行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约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起到管制作用。另外,管理制度的表述要简洁,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让学生明晰相关制度,并自主遵守,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促使班级凝聚力加强,团结力提升,学生对于班级的归属感加强。

三、创建优良的班级管理团队,加强管理力度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努力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毕竟,班级中普遍都有几十人,班主任精力有限,很难全面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在这一教学状况下,就需要班主任遵循一定的原则,选取相关的班委干部,组建一支优良的班级管理团队,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以求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故而,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平常的表现和行为习惯等,选取部分责任心强,有担当的学生,确保管理团队创建的专业性与自律性。班主任同样要加强与管理团队的沟通交流,及时从管理学生的反馈中了解班级管理的状态以及效果,由此判断实施管理手段的正确与否,并对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求管理工作能够与学生的需求相符,由此能够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班级管理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四、强调榜样作用,以榜样为引导,加强班级管理

榜样作用对学生的行为能够做出正确的指导。有了榜样的带领,学生的行为能够得以规范,当然,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更加顺利。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好这个带头作用,以自身行为为标杆,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正确的指示。比如,在教学课堂上要遵守纪律,不能够大声喧哗,也不能无故早退,当然,为了维持课间的融洽和谐,课后也要禁止学生横冲直撞,确保学习氛围足够浓厚。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强调学生的榜样作用,选取部分表现优异的学生,并给予这部分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遵纪守法,在约束自身行为的前提下,有效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五、注重融洽班级氛围的营造,便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融洽班级氛围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班级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班主任要明确这一点,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以求能够增进师生感情,达到预期管理效果。一方面,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并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展开特别的关注,积极解决他们学习上的问题,确保学生各项成绩的有效提升,由此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深入到学生的课后生活中去,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以求能够在频繁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状况,并通过这个过程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由此,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够更加的支持,管理工作的开展会更加顺利。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班主任要做好管理工作,就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体现民主性,以求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当然,为了加强管理的力度,班主任还可以颁布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对学生起到有力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