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教师的师德修养及其评价策略
2019-12-17江彩霞
江彩霞
(四川省岳池县教师进修学校,四川 广安 638399)
长期以来,师德修养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其是每一位教师为人之师的根本所在,为一个时代教育之魂的实际体现,直接反应一个国家及民族的文明程度。为此,我们要在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师德修养及其评价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
一、新时代中专学校师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站位正处于不断的提升之中,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目标和要求的全新阶段。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多方共同努力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时候,教育不应仅停留在民生工程的层面,而是要提升到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层面之上,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的推动力。由此可见,新时代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极为关键的,对中专学校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就师德修养内涵的规定性来看,师德修养已由原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为基础进行了深化,提出了“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教育责任”为主导的“四个统一”重要标准,确保中专学校教师能够切实做到“以德立身、用德立学、借德施教”。
二、新时代中专学校教师师德修养的主要策略
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是极为复杂的,需分多个层次从多个途径来予以实现,是外部约束作用于教师并促使其自律的过程。换而言之,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需要进行话语实践、经历情感过程、完成自主构建,从而师德修养不再是外界对教师实施的一种管制性约束,而是教师在自觉内化中形成的一种教学文化。
(一)学思结合
学习是教师成长路上的毕竟过程,为教师立身之根本,为教师立学之纲要,为教师施教之基本。对于新时代的中专学校而言,教师的学习水平是其工作水平的有效参考,其只有本着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去进行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促使学习、工作、生活三者得以相互融合,并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师德修养的提升才会进行得更为顺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对思考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完美诠释,故中专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的关键是“学思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对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进行探索,主要通过著述研读的方式来感受我国历史众多优秀知识分子的精神,并根据自身情况及教学实际需求来进行合理借鉴,思考教育应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围绕“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教育责任”进行“四个统一”的深入学习,先将相关内容内化于心,再经过自我生成来将其外化于形,为自身成长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随着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的深入,中专学校教师开始在思考中清楚地看到新时代教育所产生的变化,在这变化中不断学习和思考,更新自身专业理念,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良好的师德修养来对“教书育人”进行支撑。
(二)内省慎独
教师需通过“内省”和“慎独”来使师德修养得以有效提升。究其根本,师德修养是教师所具备的一系列内在品质,会通过语言与行为来在外在的教育工作中得以直接表达,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例如,陶行知先生每天都会问自己四个问题,分别为“自身健康有无进步”、“自身学问有无进步”、“自身工作有无进步”、“自身道德有无进步”,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内省”和“慎独”过程。
在这新时代中,中专学校教师需每日进行“内省”和“慎独”,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的鞭策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对自身师德修养进行提升。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剖析,有目的性地对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进行注意,不断反思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和补充不足的相应策略,通过具体实践来推动自我完善的进行,由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自觉性,在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课后作业批改、平时与家长进行交流等过程中,要尽最大努力做到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都一样。随着“自省”和“慎独”的持续进行,中专学校教师开始更好地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以良好的师德修养来担当起了教师的神圣使命。
三、新时代中专学校教师师德修养评价的关键策略
师德修养的评价是一项极为敏感的复杂性工作,是对教师价值的综合判断,为教师落实“教书育人”的根本。同时,教师的师德修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广泛性概念,能否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又对师德修养的提升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的师德修养评价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其是教师得以更好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一)结合评价与自我评价
新时代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评价的作用在于“激励”,其服务于评价对象的成长和发展。具体而言,在中专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评价过程中,主要应坚持多元化的评价理念,重点体现评价这一心理构建过程,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评价对象进行更为积极的影响。这样,中专学校教师师德修养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才能得以保证,而评价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才会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新时代的教育评价体系应更为完善,应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在中专学校教师的师德修养评价过程中,既要采用定性评价方法来对师德修养的动态变化部分进行合理评价,又要使用定量评价方法来对师德修养的静态部分进行科学评价。这样,中专学校教师师德修养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的,而评价才会更为积极地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执行者、开发者、建设者,其师德修养必须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跟着国家建设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尽最大努力以高水平的师德修养来确保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为国家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希望,为民族的兴旺发达创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