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西师版二年级教材为例

2019-12-17胡娅辉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胡娅辉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水市小学,重庆 云阳 404500)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课堂较为乏味,学生课堂效率低,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存在着抵触的心理。多媒体是指视频、图片、音乐、PPT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表现形式进行某些内容的展示。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具象化的表现出来,减小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此外,通过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教师的书写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需要几项问题

(一)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中,需要与教材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并合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应用技巧。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结合时要仅仅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通过多媒体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仍然基础薄弱,因此在进行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认识图形方面,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全方面的理解各种图形,在讲解三角形的时候,可通过多媒体直接掩盖其中大三角形的某个部分,认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二)教师与多媒体课件的关联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为有利的辅助措施,并且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教师切不可在整堂教学中完全使用多媒体,也不可完全不用此技术。教师可在部分能够提高数学兴趣的内容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技术,而遇到难度较高或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时,应适当降低多媒体的使用频率。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展开,而多媒体技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应用

(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自身不感兴趣的学科难以提起自主学习的动力,由此学习效果也会大幅度降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通过视频影像、图片声音等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在多媒体教学中,从网络平台中直接下载辅助教学的资料来促进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七巧板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对七巧板进行重组,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进行动手操作,提升课堂中兴趣。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愿意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操作,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兴趣与积极性。

(二)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

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较为抽象,需要学生从小培养建立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可将以往传统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利用吸引孩子的教学动画等方式,直观的讲解抽象知识,可将数学教学中抽象、困难的知识难点轻松解决。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时间知识展示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在屏幕展示电子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时间。通过多媒体,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不仅仅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也可逐渐提高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及多样性,可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例如在进行倍的认识教师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到不同倍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以小兔子为例,显示展示5只小兔子,然后展示20只,并将二十只分为四组,每组5只,进而提高学生对于5的倍数的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逐渐建立起数学思维,真正的了解到数学之中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对其进行延伸,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出更加接近生活的案例,增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是当下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可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合理使用此项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孩子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与教学主题的结合,避免出现形式大于教学目标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应掌握好课堂气氛,避免学生在多媒体的吸引下,过多的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多媒体演示之上,忽视了课堂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