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9-12-17李天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关键词:技法创造性想象

李天

(吉林省梨树县胜利乡中学,吉林 梨树 136500)

何为创新能力呢?我以为就是具有创造性的,充满新意的能力。曾记得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如今我们再总结自己教育工作,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有创新意识

其实,我们人的行为,首先取决于人的思想意识,而创新意识源于创新需要。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界上,研究化学的人很多,但为什么只有门捷列夫才发现元素周期表呢?这是因为他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那么爱德华.琴纳为什么发现种牛痘可预防天花?因为他亲眼看到一个个天真的儿童悲惨的死去。所以说,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别致的奇思妙想。但是,世界上任何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反复的实践中获取,很多的科学家的发明往往受益于生活中的启发。不是吗?牛顿,看到树上的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因为波细茅草刺破了手而发明了锯。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打破教师的一统天下的格局,充分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像老教育家陶行知所主张的那样,让学生有“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动手操作,学做合一,切莫一上课就让学生背起手;三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切莫“只听不思”;四是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有说的自由、问的自由;五是解放学生空间,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六是解放学生的实间,不要让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在指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它离不开思维和想象。我们过去的教育往往教师的教,只是单纯强调“灌”“填”,而学生的学只是“听”“记”“背”,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发展的大多是顺向思维,而这样的思维方法往往扼制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在此基础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着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上来,就是所谓的发散思维,力求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引发奇思。因为只有突破常规才叫开“创”,只有求异,才能出“新”。而想象,尤其是幻想,更是引发创新的源泉。创造性想象能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和进步,事实上,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顺风耳”“千里眼”,现在不是已经成为现实了吗?如果学生能如此大胆地展开想象,这就是创造性的美好开端。这样,更能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尽快把我国建设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强国!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亲自在学习中产生疑点,提出问题,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我们成功教学法,就是积极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给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各自获得不同的成功而愉快,进而产生自动力。只要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开发学生的潜能上来,就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地出来的。

三、要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重在培养创新技法上下功夫

事实上,我们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想象并不等于创造,还应有一定的创造技法才行。创造成果等于创造意识加上创造思维和想象再加上创造技法。比如说,类比发明法。类比发明法,就是从自然界事物中寻找出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东西,从而引起发明的方法,例如:按鸟的性能创造出飞机,按人的性能创造出机器人等。在比如说,联想发明法。联想发明法,就是从一事物联想起另一事物,以此进行发明创造的方法,例如:由战斗机发明了隐形战斗机,由火力发电发明了海浪发电船等。还有什么代替法。就是用另外的方法或材料代替在原有事物的方法。例如:食品中的人造蛋白、电灯、生物克隆技术等的发明创造。

总之,我们作为教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优秀、高端、合格的人才,在当今科技发展的迅猛时代,当务之急首推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这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技法很多,不拘一格,还须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和总结。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适应日益变化的教育形势,努力做一名自觉践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让我们在这个素质教育的田园中,甘洒热血写春秋,为了祖国未来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吧!

猜你喜欢

技法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的想象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精通拍摄技法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