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形象设计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2019-12-17李莉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李莉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湖北 武汉 430205)

对于中职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想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理想的就业发展前景之外,除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形成发展之外,丰富专业知识与多样化技术手段的灵活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为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形式的灵活引用,既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丰富、直观且新颖的形象设计课堂,也能够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因此,对于相关应用,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技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整合,基于教育技术理论的科学指导来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形态,着重强调要重视新颖、多样化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从不同角度来对授课环节做出进一步优化,然后再通过新颖、先进技术手段的灵活引用来取得更理想的授课成果。

二、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针对硬件设施设备来讲。就现阶段来讲,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引用已经逐渐呈现出向高度数字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的方向转变的发展趋势。对此,要想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引用来优化课程讲解,各院校就必须要进行完整系统视听设备的合理配备,为师生提供符合需求的多媒体视听设施,同时,还要通过稳定网络条件的建立来为学生营造出质量更高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为中职形象设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1]。

其次,针对软件设施设备来讲。教师在课前进行各项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智能手机中,一些具有较高实用性,且实际操作起来较为便捷的相关APP软件进行恰当引用,以此来促使授课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具体血清等诸多方面与引用的教辅APP软件设计技术实现科学整合,这样既可以以更新颖、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为学生生动、直观的呈现所讲知识,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教育理念的协调统一。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师资源相对技术导向缺乏,或者是对专业教育培训的了解一直局限于表面等情况。因此,要想促进形象设计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各中职院校应指导其职业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基于此来对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做出深入探究,并将其灵活引用到形象设计教学活动当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职业学校的教学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进一步优化教育革新研究[2]。

三、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改革

一是,要基于信息化教学来不断对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做出不断优化。对于形象设计课程的优化设计来讲,必须要先明确正确、清晰的想法,然后对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否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积极的鼓励、启发作用,能够给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等诸多方面做出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各院校应重视、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合作探究,注重从特征等一系列角度来对课程设计做出进一步优化,且一定要读及需求平衡做出着重考虑,以此来确保各项标准的协调统一[3]。

二是,基于信息化教学来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论是对于哪一阶段、哪一学科来讲,教育工作的开展都会受到来自时代背景,以及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此来全面社会不断发展的各项需求。所以,必须要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充分考虑,对中职形象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做出深入研究,以此来培养出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专业技能人才。

三是,有效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重视特定课程构成体系的均衡性,针对基础学科领域,应适当减少语文、数学和英语占据的比例。其次,对记忆课程做出适当删减,进一步增强对经验、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此外,除了强制性课程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需求来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优化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整合。

四是,完善教师培训发展。重视综合培训活动的定期组织,积极倡导电子教材资源的及时共享。各院校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对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设备做出及时更新与引进,以此来确保教师专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不会受到技术层面的阻碍。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为了靠近产业、服务就业而盲目的调整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以免因为与信息时代内容偏离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人力资源要求。

结语:综上所述,在设计、组织各项形象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恰当引用,既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突显,也能够对课堂结构做出巧妙调整、优化设计,帮助学生更轻松、高效的掌握所学知识、技术技巧。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出更理想的自主学习合作平台,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更新颖、丰富的与形象设计相关的经验、自信。这样在激发、增强其创新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为其今后的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