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素养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2019-12-17谢水香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谢水香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古陂镇黎明小学,江西 赣州 341611)

新的教育环境形势下,建设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广大教师的目标,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教学的关注重点,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课堂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对于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应认识到,教学目标不是一旦设定就不会更改,应该是随着实际情况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断调整,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实际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三位数的乘法时,根据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两位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教师在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教师还要在课堂中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在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实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的能力的提升。

二、生动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抓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导入进行的设计,立足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给出这样的一个情景:爸爸妈妈和你三个人在吃披萨,爸爸说要吃6/9的,妈妈说要吃4/6的,你要吃2/3的,那么是谁要吃的多呢?这样的导入使课堂与生活贴近,学生更加容易融入学习环境,让学生先思索,在自然的开始新课学习,会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自主学习的目的。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和故事都有着天然的热爱,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课堂游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教学达到高效的提升。

三、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

好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开端,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也有着强烈的探究的心理,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小学数学以教师讲代学生学的教学方式,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用适当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这便要求教师在课堂准备时预设所有问题提出时学生法人反应,选取最有代表性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提问沟通,增加学习效率,构建实效性课堂。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为使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认识,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指导三角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的实例吗?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对三角形有大致的了解,在学习时不难融入课堂之中。在课堂中更进一步的探讨三角形特征的时候,给学生提一些观察性的问题,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怎么判断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种类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再辅佐以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四、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学也提供了新的思考,信息技术的信息容量大、表现力丰富以及能够结合音视频和图片对学生形成多感官的刺激的优势,会给学生兴趣,也能以学生易接受的方式来接收知识,达到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及时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多的资源,开拓学生的眼界,为学生创造智慧型课堂。例如在学习圆形运动这一课时,单凭借教师讲解,学生无法理解这较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课前录制动画,让学生看到圆形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的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在学习轴对称知识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学生常见的轴对称事物并动态展示其的轴对称性。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晦涩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想,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注重课堂回顾与反思

在课堂结束后进行对教学进行回顾和反思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完成任务后就不管课堂好坏,不管学生的学习程度,开始进行之后的模块,这是极为不合理的一种态度,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教师要注重课堂效果才会产生实效性的课堂。教师要是不进行回顾反思,只看学生成绩不论其发展,会使学生停滞不前,得不到发展也就没有了课堂的实效性。

结束语:

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解读课改的实际要求,积极主动去学习新鲜的方式,认真挖掘教材内容,综合了解班级同学,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虚心回顾教学的优劣,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落实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