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

2019-12-17袁铭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袁铭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学校,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地图教学中具备的显著特征即为地域性特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为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各个地理事物之间所处关系,使初中学生能够有效获取相关地理知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地域性特点突出,地图中所包含的内容、资源丰富,教师需要积极应用地图做好学科教学指导工作,为初中学生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将根据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一、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价值分析

初中地理地区教学,能够强化知识学习印象,加深地理知识记忆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这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知识学习印象,加深地理知识记忆程度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知识讲解的方法[1]。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地图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法等模式,调动学生读图的热情度,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深入学习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地图辅助的方式下,能够强化学生知识学习的印象,加深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程度[2]。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地图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借助地图获得更多信息,收集及整理相关的地理数据资源。地图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引导与创新效果,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的融入,能够使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积极思考。随着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也会增强[3]。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原本的基础上强化自身读图意识,更加清晰了解地图的作用。在地图的辅助下,地理知识更加直观,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寻找地图中所蕴藏的信息与潜在知识等等。在相互交流、相互探究的过程中,构架互动型、生成性教学模式。

二、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地图,增强识图能力;准确描绘地图,提升读图能力及学习绘制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等方式,有效发挥地图教学的引导价值。

(一)仔细观察地图,增强识图能力

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尚不够清晰,在鲜少应用地图的情况下,则会造成看不懂地图的问题,缺乏基本的识图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灵活应用地图教学,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在观察地图的过程中,对地图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期间,则可以应用各类教学辅助方法,比如地球仪、地球平面挂图等等,指导学生观察地图,一图多思。在这种方式下,则能够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多种训练方式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二)准确描绘地图,提升读图能力

地理教材中包含着大量插图,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在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基础上,对地图实施描述。学生需要对地图中细节进行观察,比如地图中所标识的符号和文字等,要读懂地图中的文字以及相应的线条的含义。比如在学习黄河的地图时,作为我国第二大水系,则地图教学中,则需要根据黄河的源头、流经的地区以及黄河的支流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黄河被称之为‘天上河’呢?”等。在适当的问题引导方式下,提升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增强学生读图能力。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描绘地图,解读地图,使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借助地理教材中某些图表,让学生说明某个地理位置的资源分布情况,区域的特点等等。以青藏高原为例,邀请学生根据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解说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等。在这种方式下,增强学生地图分析能力、地图解读能力,进而增强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习绘制地图,培养学生思维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指导学生绘制地图,能够使学生有效识别地图中的模块,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影响较大。

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的方法,将自己熟悉的地理符号绘制在相应的地图上。教师在讲解地图的过程中,也可以邀请学生自主予以绘制,简单地绘制且予以解说。这种方式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也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创造能力。

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能够发挥较好的辅助效果。教师可以在仔细观察地图,增强识图能力;准确描绘地图,提升读图能力及学习绘制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等方式下,提升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及地理学习兴趣的生成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需要灵活开展地理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