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农学专业实践课教学探究

2019-12-17孙小君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孙小君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 阜新 123200)

中职学校的办学目地是为了很多因为客观因素影响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提供继续上学的机会,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继续选择更高学历的学校学习,也可以选择就业。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但是传统的中职教育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主进行学习,还是偏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这其实不太符合当前学生的发展状态,未来学生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1]。

一、中职农科类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未来的就业素养。也是当前我国对基层技术人才输送的主要阵地,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尤其是专业对口的人才,所以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和个人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也显现除了当前中职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更多问题。以农学专业来说的,首先就是学校的教材版本老旧,技术理论也跟不上现代化发展,在实践教学中还要让教师从其他渠道获得更新的知识和技术来充实课堂内容。其次社会发展迅猛,教学设备和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中职学校的教学的方式和设备度不能及时得到更新。最后,中职学校为了能扩充更多的生源,在招生时学生的层次也在逐渐降低底线,学习水平差异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容易丧失,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理论课程也是兴致缺缺,所以加强实践教学。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始培养,进而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二、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最基础的道具就是教材,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就教材本身而言,农学专业的教材资源的结构单一,理论知识和技术分析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的生产发展需求,而且中职学校农学专业的教材一般都会采用全国统编教材,但教材内容还是会有南北差异,所以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更好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深入分析教材,对于滞后的知识点和技术分析要做出及时调整和改进,使之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为前提和导向,将教材内容巧妙地延伸到课外资源,以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专业操作能力,从实质性的教学来弥补补教材落后于生产的不足,从生活化角度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农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课的教学目地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中得以操作,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加深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验证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深浅程度,而且学生对于实践课的体验也更加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可以有效的组织学生开设第二课堂,积极参与一些实地调研活动,比如田间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更能近距离的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环境,还能够实时掌握农业新技术,这样你能够有效弥补教材知识落后的缺陷。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的进一步深化,真正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也能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度有所加强[3]。

四、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更多的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以此鼓励学生积极热爱所学专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最好的验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所以,针对农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校可以多组织学生有计划地深入到农田实践场所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学习,比如对一些果园、稻田、蔬菜大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很好的将所学知识进行精准消化。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开展一些市场调研。了解什么叫做“三农”,并且热爱“三农”,从中体会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更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认知。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为国家培养真正的农学专业人才,也是让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能有更强的适应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想要更好的加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首先要强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进教材内容,积极提倡实践教学的方法,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农学专业的教材范围也能适当的延伸到户外实验,以此来弥补教材知识陈旧的缺陷呢,从整体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使中职学校农学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的未来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