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红大果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
2019-12-17刘增庆李贵林隋鹏超
刘增庆李贵林 隋鹏超
(1宾县太平山林场 哈尔滨 宾县 150400;2七台河市龙山林场 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即将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实施。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1′58″~131°21′48″,北纬45°35′53″~45°45′24″之间。
1 推广的主要技术及内容
1.1 种源选择。樟子松选用2年生苗木,沙棘选用2年生深秋红大果沙棘。优秀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树种——深秋红大果沙棘,是在引进芬兰沙棘种质基础上,通过实生选种选育的无性系品种。主干明显直立性强、侧枝分层呈乔木形态;植株健壮、根系发达、长势强劲、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于中亚沙棘。深秋红大果沙棘的特点:①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能耐-40℃以上低温;②根系发达,成活率高,一般情况下成活率可达95%以上;③产量高,栽后第二年平均结实量可达1.5 kg/株,第三年可达5 kg/株,第四年可达10 kg/株,盛果期平均株产量可达30 kg。④冬季挂果,可进行冬季采果作业,工作效率高,节约劳务开支,不用冷库贮存,成本低、效益高。同时,沙棘分蘖能力强,使林区快速郁闭,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有效地拦截了风蚀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土地增绿。
1.2 示范林营建技术
1.2.1 造林地选择。营建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兼顾采果为目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乔木树种选择耐瘠薄、耐干旱的樟子松,灌木树种选择深秋红大果沙棘营造乔灌混交林,造林地选择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荒山坡地。深秋红大果沙棘改良土壤效果明显。沙棘根有大量的根瘤,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1.2.2 造林密度。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方便抚育管理、果实采摘、抑制杂草生长。造林密度采用3 m×3 m的株行距,苗木配置采用樟子松与沙棘隔行混交,三角型配置,沙棘雌雄配置6~8∶1。
1.2.3 培育壮苗。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苗木健壮可直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决定林分的质量,可以减少或者延缓干缩病的发生。造林应选用经过换床的2年生苗木,要求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直立不弯曲。采用容器袋育苗可保证造林时苗木根系不受损害,栽植后不缓苗,可保证造林成活率。
1.2.4 栽植方法。本地区的造林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按造林设计在穴状整地的基础上,按株行距挖穴,穴的规格为30 cm×30 cm×30 cm左右,视苗木规格而定,苗木规格最好整齐一致。植入苗木后踏实,随即浇水,可顺垅漫灌,也可采用抗旱桶拉水穴灌。如果栽植后长时间不下雨,需每隔10~15 d浇一次水,直至稳定成活。
2 建设地点 规模
2.1 建设地点。七台河市林业和草原局龙山林场9林班10小班、19林班10小班。
2.2 建设规模。建立30亩深秋红大果沙棘苗木繁育圃,营建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示范林面积270亩。
3 预期经济技术指标
3.1 营建樟子松深秋红大果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种植面积270亩,造林成活率90%以上。扦插繁育深秋红大果沙棘30亩,扦插出苗率达到80%以上。
3.2 发表沙棘育苗及造林方面的论文1篇。
3.3 组织技术人员和林农培训,举行专题讲座,培训人员200人次,印发技术手册500册。
3.4 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营建樟子松深秋红大果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面积2 000亩。
4 项目预期效益
4.1 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推广示范规模270亩。3年后,沙棘开始采收,按照每亩产值5 000元计算,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50万元。通过增收效益的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林场、乡村群众从事林下中草药种植,辐射带动面积按2 000亩计算,3年后可实现经济收入1 0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2 社会效益。沙棘产业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发展中草药产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繁荣农村社会文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当地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和发展,每年可带动大批劳动力从事药材种植、加工、销售、运输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农民工、下岗职工创业或就业,从而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