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探索

2019-12-17

新营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剪刀特质评判

(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一、引言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不少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解和理论探讨都涉及经济增长的优劣问题。毛健(1995)将经济增长质量概括为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他认为这种优劣程度可以通过宏观上经济运行的状态和结果,以及微观上企业运营的状况和效率来反映。有学者将经济增长质量定义为一国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配置和满足社会需要上的优劣程度(焦艳玲,1999;梁亚民,2002等)。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指在实现产品总量增长的活动中,其过程、方式、途径、效果及所达到目标等方面的优劣程度(单晓娅、陈森良,2001;李延军、金浩,2007等)。李俊霖等(2009)认为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国民经济在有效性、稳定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及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劣程度,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何伟(2013)等。任保平等(2017)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评价我国经济发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些研究在讨论经济增长质量时都考虑到了经济增长的优劣问题,但并未以此为出发点对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做深入架构。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思考经济增长的优劣问题,进而探寻满足可行性、合理性和逻辑性的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体系。

二、对质量的理解

质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表示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①可见,当把质量概念应用于经济学时,应取后者意义,即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按此意,商品的质量即商品的优劣,经济事物的质量即经济事物的优劣。当我们提问或回答质量如何时,我们总是会保留质量的表述,而不是直接回答优劣。这样做,一是为了与提问或回答词项数量相区别,二是形式上的意义,表示在对“质量”提问,质量代表被提问的内容。以某商品为例,如剪刀。对剪刀质量的提问:这把剪刀的质量相较于别的剪刀是高还是低?注意这里不是在问剪刀的数量。可见,对质量提问时我们关注的是词项数量之外的特质。对质量提问就是在对该词项重要特质的优劣或平均优劣程度提问。这些特质是除词项数量之外对词项的多方面考察,这些特质构成了质量的主要内容。下文的特质都指这个意义。对剪刀质量的回答:这把剪刀的某一种或多种特质,如锋利度的量比其他剪刀或潜在剪刀大,在锋利度的量大为优的评判标准下,判定这把剪刀的质量是高。注意这里也不是在回答剪刀的数量,而是在回答剪刀特质上的区别,回答剪刀质量的高低。由以上分析可知,对某词项质量的探讨,常涉及提问、特质、评判和回答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特质和评判。提问可以不限定特质或评判,但是回答必须以特质和评判为前提。

三、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架构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定义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对经济增长质量下定义。经济增长质量指经济增长的优劣,是对经济增长诸特质的评判。经济增长的数量指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量或增长率。经济增长的特质指除经济增长数量外的对经济增长的考察。遵循上文理解质量的思路,讨论经济增长质量同样涉及提问、特质、评判和回答四个方面的内容。本章下文对这四个方面内容展开探索。

(二)提问经济增长质量

问某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如何,即询问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劣。比较完整的提问为某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或该地区不同时点或时段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这些提问方式都未直接点出特质和评判的内容。

(三)经济增长的特质

经济增长的诸特质构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内容,质量代表了这些特质,因此质量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特质。本章考察的经济增长的特质,即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内容的构成是基于对经济增长以下视角的考察:投入产出、经济运行、经济福利等,见表1。由于经济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以及人的认知局限,无法洞察到经济增长的全部特质,因此,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内容的范围会受到限制,另外基于不同目的和重要性的考察也会使得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内容的范围产生变化。

表1 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内容

(四)经济增长质量的评判

经济增长质量的评判主要包括特质的量和特质量的比较两部分内容。要得到特质的量,必须先将特质具体化。特质具体化是指将特质具体化为带量的评判指标。因此,评判指标的量就是特质的量,特质量的比较即指标量的比较,比较内容见表2。特质具体化原则:目的性、重要性、可量化。满足该原则的特质被具体化为诸评判指标,然后可开展进一步的比较。当指标数大于2时形成指标体系,可见构建评判指标体系的过程就是特质具体化的过程。实际应用中被比较的对象应该存在现实参照或理想参照。

表2 特质量的比较

(五)回答经济增长质量

某区域经济增长质量高或低,某区域经济增长优或劣,比较完整的回答如通过合理和客观的特质选择和评判,某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或本地区的不同时点或时段经济增长质量高或低。

四、理论架构的应用

本章对第三章所阐释的理论架构进行简单应用。首先被提问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为四川和重庆。主要关注的经济增长的特质是投入产出项下投入要素的子项劳动力要素状况。具体化劳动力特质,可得指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②,见图1。由此,本应用为单特质单指标量评判,可直接比较指标量的大小。显然,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我们希望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越好,因而其为正指标。比较依据为指标量越大则经济增长质量越高,反之越低。

图1 四川和重庆各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③

由图1可得,在观测时间段内,两地区的指标数量基本都呈现出后一年较前一年大,数量逐年提高的趋势。可以基本判定,两地都为质量增进型区域,且后一年比前一年的经济增长质量高。再比较两地指标数量可以看出,在观测期内,重庆的指标数量均高于四川。可以基本判定重庆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较四川地区高。

五、展望

本文对探索经济增长质量是什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主要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基于本文思路的后续研究也可以继续深入,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如对特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指标体系评判的相关内容和复杂应用等。希望通过学者的共同努力,逐渐揭开经济增长质量的真面目,达成共识,破除迷思。

注释: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689.

② 指标由各学历层次年限乘以其所占总人口比重加总而得,其中设定文盲为0,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和中专为12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16年。

③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猜你喜欢

剪刀特质评判
交流与评判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钝剪刀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风有一把剪刀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小小金剪刀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