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排放交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2019-12-17

新营销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规制试点污染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言

近年来,气候变化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天气模式的改变使粮食生产面临严重威胁,海平面的上升使发生气象灾难的风险也在增加。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科学家以及联合国就已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倡议各国携手解决这一问题。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走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求缔约方遵守减排目标。2015年,为了共同创建一个可持续、低碳的未来,各缔约国在巴黎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即《巴黎协定》,其核心目标为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威胁做出全球性回应,实现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制在1.5℃。它首次让所有国家共同致力于实现相同的目标,做出大胆努力以应对气候变化并适应其影响,加大力度支持发展中国家做出同样的努力,为全球气候工作规划新道路。

环境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特征。所谓公共物品,就是指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对环境资源的大肆攫取和“搭便车”行为使环境很难通过市场手段得到改善。同时,环境资源的配置具有外部性。污染主体个人收益和成本不对称使环境问题的解决并不容易。个体为保护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可以为大多人共享,但同时个体为赢得高额收益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得不由大多数人一同承担,经济学上有名的“公地悲剧”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外部不经济行为使得环境保护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这里就提到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多使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探讨二者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G.Grossman和A.Kureger(1991)提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形的关系,即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增长,会先恶化,之后慢慢改善,这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了环境质量和污染带来的问题,不断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资,采取多项措施颁布多项政策法规以改善环境质量。中国积极探索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愿望,积极探索经济—生态—民生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把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寻找一条满足扩张的能源需求的转型之路,同时实现减排的目标。

就业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策制定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有效的环境政策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是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因此,研究环境政策对于就业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也是评估环境政策的重要层面。

二、文献综述

环境规制分为两种,一种为政府直接投资,加强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行为进行监测控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另一种为间接的方式,通过督促施放污染的主体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手段对价格、准入等进行限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高污染产品的流通和使用。同时,政府可以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收取排污费,征收环保税,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已有研究已经表明,环境规制会对制造业企业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很难直观看出(Liu et al.,2017)。一种观点认为,政府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就业创造之间的权衡。其背后的逻辑为,污染的减少,更严格的环境监管意味着被监管行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但市场上对于该产品的需求随之减少,企业对于投入品的需求随之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降低,导致就业的减少。这就是经济学上的产出效应。然而,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企业要遵守更严格的环境规制,需要雇佣工人安装和维护污染治理设备,或改变生产工艺以便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其中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就很难直接说是增加还是减少。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替代效应。具体而言,一方面,环境规制的实施会使企业不得不购进昂贵的机器设备来达到环保要求降低污染,会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一些制造业企业劳动力需求减少(Chen et al.,2018)。但是,环境规制也会促进创新,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影响企业的就业需求(Porter & Van-der Linde,1995)。综合来看,环境规制在因减少污染造成一部分就业机会损失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陆旸,2012),并且环境规制影响的是被管制行业的就业,是各行业之间的就业分布,而不是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就业水平(Kenneth J.Arrow et al.,1996)。环境规制对于就业的总效应是所有效应累加的综合结果,所以其影响是不确定的。理论上来说,我们无法预测到哪种效果将占主导地位,因此环境规制对于就业的影响需要进行实证调查。梳理已有文献,我们发现这种不确定性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一些文献如基于洛杉矶盆地空气质量管制的研究(Berman & Bui,2001)和2001年美国造纸业的管制(Gray et al.,2014)发现,环境规制对于就业没有显著影响。Mogenstern等(2002)发现单位污染治理支出对于造纸、塑料、石油和钢铁行业的边际就业效应并不显著。但也有文献发现环境规制对于就业的总影响显著为负向,如对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的研究和对于《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研究就有学者发现负向影响,这些文献都表明环境规制会显著减少就业岗位,缩小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国内的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环境政策的减排效果等,较少从微观层面研究环境政策对于企业就业的影响。

三、实证研究

本文使用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推行的碳排放交易政策,其中试点行业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电力、航空,其余为非试点行业。首先,筛选试点地区的试点行业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的上市公司,剔除ST和*ST公司,剔除缺失值样本。数据来源为手工处理过的Wind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设置双重差分模型如下:

其中,lnlabori,t为企业i在t年的员工人数(自然对数),这是被解释变量。2012年为时间分界点。设置虚拟变量Year表示政策是否在该年份开始实施,开始实施为1,否则为零。Treatq为虚拟变量,表示所在省市是否被纳入碳排放交易,被纳入为1,否则为零。X为控制变量表示总资产(对数)、ROA、企业杠杆、企业年龄、企业性质(国企为1,否则为零)、现金比率、固定资产合计(对数)。系数β衡量了效应的大小。

表1 碳排放交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续表

表1展示了碳排放交易政策对于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交互项一直显著为正表明了碳排放交易政策在政策实施后对于试点地区的就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表明政府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企业间“买卖碳”的行为改善环境恶化的现状,同时促进就业的增长。

表2 平行趋势检验

续表

图1 平行趋势检验

接下来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在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时,平行趋势检验必不可少。表2与图1表示,平行趋势检验中,前几年交互项不显著,说明政策发生前,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就业情况并没有显著差别,平行趋势的假设成立。2014年开始显著表明政策的效果有两年的滞后,这表明在2014开始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随着时间增加,显著的正向效果也不断增加。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碳排放交易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交易政策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了碳排放交易政策作为市场型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局面。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市场型环境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促进就业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增多,恶劣天气多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大幅减少,水资源、土壤、空气等污染状况严重。中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平均气温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冰川的融化都表明了中国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而经济与就业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碳排放交易政策为进一步完善环境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规制试点污染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范畴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