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晋南襄汾“转身鼓”的舞蹈元素
2019-12-17陈思彤
陈思彤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转身鼓的发展脉络
转身鼓的前身为王室贵族重要的礼器,曾经学名叫“鼍鼓”,迄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这种鼓的造型呈竖立的筒状,材质上是采取纯天然的树干,将外部的树皮刮掉,再把树干的内部掏空,一个简单的鼍鼓就完成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外部开始添加彩绘图案,鼓腔上口部蒙以鳄鱼皮,整体呈圆柱形。转身鼓也叫“翻身鼓”这种舞蹈并没有伴奏,全程是由四个大花鼓、八名演奏员、两人对击一鼓所组成,击奏起来以转身为基本动作,因此叫做“转身鼓”。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局限于四鼓八人,在现代的一些大集会展示中转身鼓已经形成了气势磅礴的众人群舞。不过最根本的说它是在迎神祭祀活动中专为神表演的,是隆重仪式和庞大仪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身鼓从明代开始就一直为令伯、夏梁两村所特有。其实在最早的时候,转身鼓只有在祭祀神灵的仪式中才会出现,那时候物质不像当今这么丰富,所以任何生产资料是不会随便使用的,加之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相信鬼神的存在,所以想通过转身鼓来向神明祈福保佑自己。随着科学的普及,物质资料的丰富,人们思想得到解放,所以逐渐破除了转身鼓能驱鬼祈福的迷信认知。至于翻身鼓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建国初期,村民们打着“转身鼓”来庆祝自己翻身解放。所以它以其独特的民俗性、特殊性以及艺术内涵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二、舞蹈元素的种类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是有其自己的艺术元素的,常见的舞蹈元素是: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也就是在跳舞的过程中表演者的面部表情以及动作表情,除此之外就是跳舞过程中的节奏感,是快还是慢。至于构图则是一个艺术行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构图决定了舞蹈的整体性,尤其是在人数众多的大场面舞蹈中,对于构图的要求更是重要,转身鼓就是其一。还有民族民间的舞蹈三要素:内容上的民族精神与时代气息,形式上的民族特点与审美情趣,风格上的地域特色与新的韵律,所以简单来说就是趣、情、美。
三、转身鼓的艺术形态与动作特点
转身鼓顾名思义就是以在击鼓的过程中加入转身动作而闻名。所以其艺术形式也就离不开击鼓和转身。在击鼓方面一般采用敲、打、撩、挑、擦、碰、磕等方法,一般来说是击打其鼓心、鼓边、鼓帮等,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击打方法与不同的击打位置来演奏出不同的声乐。转身鼓不同于其他击鼓声乐的地方就在于鼓手不仅是鼓手同时也是舞蹈者。鼓手在跟着击鼓声乐的节奏中要做出灵巧的踏步、悠步、掏腿、迈鼓、转身、换位、转圈等高难度击鼓动作,从而做到一边击鼓一边跳舞,击鼓跳舞两者结合的地步。从表面来看,击鼓的手法并无太大难度,转身舞蹈的动作也并不复杂,但真正的做到跟随击鼓的节拍去起舞那就有难度了。更何况这并非是一个人的独舞,一般都是伴随着团体组合的演出,更有甚者是百人转身击鼓的宏大场面,在人数众多的前提下,在做到击鼓与转身踏步的完美结合,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其实转身鼓的表演特色就体现在一个“转”字上,所以转身鼓的舞蹈元素也体现在这个转字之上。
从舞蹈的三个基本元素来看,转身鼓可谓是全占了。从舞蹈表情来说,作为鼓舞的核心,鼓手从开始起鼓到舞蹈结束全程都展现出了击鼓之人的豪情与洒脱,表情其洋溢其含蓄,一方面展示出击鼓之乐的厚重一方展示出北方之人的豪情。大场景的转身鼓舞蹈需要把控好舞蹈构图,构图一词虽然出现于绘画当中,其目的是在作画前就已经预想好完成图的大体布局,一幅好画其必然是一幅构图优秀的作品。舞蹈同样,尤其是多人表演,更需要对整体的舞台布局有严控的把关,否则便会失去东方独特的美。转身鼓同样,鼓与鼓的位置摆放,每一组鼓手之间的间距,中心在哪里,前后左右的关系等等都是舞蹈构图需要思索的。而作为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体,转身鼓本身就具有了很强的舞蹈节奏,因为其舞蹈动作是伴随着击鼓节奏来展开的,在表演时,鼓手们通过绕鼓做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击鼓。在整个舞蹈的过程中一般讲究三点:一个就是动作的对称性,这不仅体现的是构图的对称,同时也是动作和音乐上的对称,往往后几拍的动作同前几拍动作对称,方向不同、左右交替表演。其二是左右转身击鼓,这个动作较为简单,虽然这个动作花样较少变现单一,但依旧是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动作被传承了下来。最后一点就是对转击鼓,就是在以前不变位置的基础上,鼓手之间开始互换位置击鼓,此动作的加入让转身鼓的表演增加了一丝的欢快和热情。
四、结语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同样作为一种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身鼓带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因为它蕴含了当地的人文情怀,拥有当地沉淀的历史基因以及大众审美观念,所以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乐器舞蹈史上的大事,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大事。研究学习转身鼓,分析其舞蹈表演中的舞蹈元素构成,更有助于深层次的剖析转身鼓的发展,为转身鼓的创新发展做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