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9-12-17毛勇
毛勇
(四川省江安中学校,四川 宜宾 644200)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刷新,高中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体育这门学科。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与创新的分层教学模式完美融合,能够使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主张的是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运动能力以学生的差异性为目标,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起到为学生缓解负面压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掘运动天赋,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重要作用。此外,分层教育的过程中还可以发掘体育素质高的学生,为国家储备体育人才,以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模式概念模糊
想要使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教师必须先明确分层教学的概念。但是,一些高中体育教师却没有摸清分层教学的概念。例如,在“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教学中,男生更擅长引体向上,女生喜欢立定跳远的比较多,而教师没有按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进行分层,只是进行简单的分组,导致喜欢跳远的去做引体向上,擅长引体向上的被分到了跳远的组里。这种“分层”和“分组”的概念混淆,造成的错误模式让原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升[1]。分层目标的制定绝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分层”和“分组”也是有根本的区别,教师应该顾及学生的爱好和感受,自行划分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分层教学的概念,以学生差异性作为分层的根据才是构建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的前提。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问题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目标分层不合理的情况。因教师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导致其在对学生各方面情况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制定的层次划分出现问题,导致学生身心素质得不到进步。例如,在“跑步训练”教学中,教师让耐力强的学生短跑,而把爆发力强的学生划分到长跑的层次,耐力强的学生优势在长跑,爆发力强的学生优势在短跑。分层的错误导致两个学生在错误的项目里都得不到最好的锻炼,长跑的没完成,短跑的成绩不理想,学生在训练中没有获得成就感,并且对课程和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其对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分层计划,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提升,树立健康的体育意识。
(三)教师的评价方式无创新
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是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前期教师对了解学生差异性、身心各方面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进行了创新的分层,最后的评价方式如果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太过于单一。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就已经知道,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教师如果采用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创新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差异性的需求,同时也缺乏公平性,很容易打击学生对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自然就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成果[2]。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完善分层教学的模式,应该本着“以人文本”的教学目标,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状况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多耐心,但这却是完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基础和前提,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否取得成功,这一步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这就需要教师不怕繁琐和复杂,积极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并且不断地随着实际教学内容变化了解学生的需求,时刻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变化,以便于将分层教学模式的完善落到实处。
(二)分层教学层次制定合理化
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后,就应该开始进行分层教学层次划分了。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尽量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划分。例如,在高中体育课程的日常训练中,当进行“篮球和排球”这两个训练项目时,根据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男生会更喜欢篮球,女生则更喜欢排球。这时,教师就不能采取强制的分层措施,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自主选择分组和层次,并且在实际学习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合理人性化的分层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喜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分层教学模式在实际高中体育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3]。
(三)教师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也应该采取灵活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体现出分层教学模式的层次性特征。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比如,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适当降低标准,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适当提高标准。而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不是唯一的考核方式,教师还应采取让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方式,让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这样多角度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更多角度的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更全面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主张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分层教学模式。构建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差异性调整教学层次,能够使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树立终生的体育意识。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构建教学模式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做出合理分析,进而让分层教学得到充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