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12-17张冬

魅力中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

张冬

(重庆市渝北巴蜀小学,重庆 渝北 401120)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刻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历史遗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又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历史责任。

一、创设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校园环境,构建传统美德教育平台

校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能。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用一些带有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布置,例如在校园的通道挂一些励志警句、书画作品、优秀诗文。让学生在行走、活动之间受到教育。在班级还可张贴《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句段,让学生时刻耳濡目染。每周的校会节目、广播站还可以宣讲传统美德的小故事等。以丰富生动的教育内容、优美的校园环境来浸润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只要在校园布置的选取上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显浅易懂的方式创建校园文化,小学生们就会在浓浓的校园氛围中接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收到继承发扬的目的。

二、让传统文化课程走进课堂,渗透学科知识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学习国学经典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让国学经典进课堂,用传统文化之光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可以开设有关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班队会、故事会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传统美德的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宣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传统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苦学”的古人古事。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例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区别善恶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他们爱国爱民、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立志勤学、求索攻坚的道德意志;养成他们天下为公、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整洁健身的道德行为,为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美德的形成添砖加瓦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还具有教育性。通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任何学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具有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通过各学科进行渗透,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形式多样、角度多变,会使受教育过程变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由于各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各有不同,渗透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能牵强附会地“穿鞋、带帽、贴标签”,而要认真挖掘本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贴切、自然、合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规范的沉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当今,传统美德教育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传统美德的教育渗透在各科的教学中。

(一)在语文科中落实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而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 语文学科的教学一向倡导“文道结合”。我国教育家刘国正曾说过:“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而人文素养又包含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上述内容指出了注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语文老师应当充分发掘文本中内涵,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如:在教学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游子吟》时,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孝义”的教育,让学生感知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二)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进行教育

数学学科表面看似和传统文化的联系不明显,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也能找到其中的切入口,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数学本身不只是一些数字、公式、图形,它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每一个内容背后都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给学生讲一些相关的数学史、数学趣闻或是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等学习活动,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提供这样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大约在两千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长方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步相乘得积步。”其中的“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说:长方形面积=长×宽。阅读这个材料之后,同学们都会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而感到自豪!

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道德境界,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只要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贤思想的滋养,就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鲜活的精华,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做人美德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