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绘画中的线
2019-12-17范瑞芳集宁师范学院
□范瑞芳 集宁师范学院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考工记》中的“画缋之事”,就是将线和色作为中国画的基本特征提出来的。“缋”是涂颜色,“画”是勾线,绘画由线与色构成。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无线者非画也。”然线由点连接而成,面由点扩展而得,所谓积点成线,扩点成面是也,故点为一线一面之母。”
南齐谢赫制订了品评人物画的六条法则,即“六法”,现在其不仅成为品评人物画的最高标准,也成为品评中国画的准绳[1]。其中作为线的表现形式——骨法用笔,古人对此早就有了探索,晋代顾恺之也提出过骨法的要求,但他尚未与用笔联系在一起,通过一千多年来中国画的不断实践,人们对骨法用笔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体会。现在人们还在用这一方法指导绘画,这既应体现其原有的本同于人的结构,又应体现用笔之骨力。单从用笔的要求上,荆浩还提出过筋、皮、骨、肉的四势之说,更加丰富了不同等线的变化。在用笔方面,古代的线法描法到现在有了更多的发展。
中国画线条是有形有色、有骨有神、有气有韵的具有高超表现力和强大生命力的线。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无不以线的流动、婉转为主旋律。总括起来,线在中国画中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造型的元素和手段,即“以线造型”;二是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即“以线传情”。画家不仅用线条去画轮廓,也用它去表现质感、明暗、情调以及画家的个性与感情。“线”作为中国画的表现载体,其特定的表现手段在崖画中就已经存在了。它除了作为造型手段之外,还带有人的主观感情因素。性格化的线条中包含着作画者的审美情感、学识修养以及对世态的观点和看法。
中国画的线条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两种:描法和皴法。
“线”的描法即线描。古代不同时代、不同流派所形成的表现方法也多有不同,因而其线条的用笔力度、笔迹形态也各具特点。自明清以来,有人总结不同的勾线方法,特别是在人物画方面,根据画家勾画对象时所使用的不同笔法,归纳为十八种,称为“十八描”。“皴”是线条进一步丰富、拓展的产物,是中国画特征之一。从唐代开始到五代、宋元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皴法。“皴”就是一笔下来阔仄不一,浓淡有异的线,有别于一般的线。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皴法繁多,大约可分为以线为基本表现形态的、以面为基本表现形态的和以点为基本表现形态的三大类。线类皴法有披麻皴,面类皴法有大小斧劈皴等,点类皴法常见的有米点皴。画家应用这些皴法去表现物象的阴阳、向背、凹凸等不同的形态和质感。
上面列述的种种线条形式不仅表现了历代画家对客观物象高度的概括能力,也表现了他们在笔法上经过苦心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用笔方法。“线”从“描法”到“皴法”,是中国画线条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线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在中国绘画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中国画家用线把中国画的精髓和玄妙表现得淋漓尽致。线的不断发展变化记录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中国画中的线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这就决定了它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质感、空间感和层次。它千变万化,形式多样,还具有表现情趣、传达情意的独特性。
我国绘画的线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时期的彩陶画、战国时代的帛画、楚地漆画及汉唐的壁画,这些都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尤其是仰韶彩陶纹饰,运用简洁、活泼、疏密有致的白描式线条描绘了圆点纹、三角纹、漩涡纹以及人面鱼纹、蛙、鸟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稚拙、率真的美。魏晋时线条得到高度发展,顾恺之画作中的线条如“春蚕吐丝”般遒劲连绵,似“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唐代线描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而发展到了鼎盛。吴道子是唐代绘画大师,他画作中的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和节奏感,用线波折起伏、错落有致、飘逸洒脱,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审美特征,史称“吴带当风”。南宋梁楷运用简略笔法,“写”出生动人物,史称“简笔画”。历代中国画家都在线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领地,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线,来表现自己独特的造型特点。
当然,以线造型不是画家的终极目标,而“以线写神”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理论,从而确立了神高于形的美学观,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里程碑。他的“传神论”的提出影响了以后的很多画家,如倪瓒,吴镇等。“以线造型”“以形写神”成为中国绘画的美学指导思想。中国画之所以用线造型,笔者认为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画精神内涵的基石——儒、道、禅三大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史上,画家们学道参禅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直接体现在他们以线造型的作品和画论中。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国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画家们注重“外柔内刚”“无往不收”的用笔之道,线条要有一波三折的变化和力透纸背的沉稳。齐白石在用线造型上强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了儒家中庸的美学思想。道家崇尚“清淡”“自然”“简约”,追求纵欲放达的生活和超然物外的精神。范宽深受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山水画中线条平和、含蓄,体现了祥和淡雅的朦胧的意境美[2]。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应用“简约”的线条来描绘山石树木,表现了空寂荒冷的艺术境界。
第二,“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延绵数千年而不衰。究其原因,除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心理之外,还有赖于中国特有的毛笔和宣纸。毛笔的笔锋尖而有弹力,蘸墨之后能在纸上画出不同的线条。宣纸根据性能可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纸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发挥水墨的晕化,水墨干了之后,还可以出现水的气韵和灵变以及墨的层次多变。用不同质地的笔在不同性能的生宣纸上能够画出不同的线条,形成多种层次,产生微妙的变化,这是其他纸所不能替代的。
第三,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发展,使“线”成为中国画的必然选择。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与衍变,中国书法的形式与书体也愈加丰富。人们掌控笔墨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对线条的艺术性也更加重视。绘画中线条形式美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是以书法作为基础的。“以书入画”理念的形成,使中国画加强了对笔墨的重视和发展。用笔的“提”“按”“顿”“挫”来塑造各种粗、细、曲、直、圆、方、粗糙、光滑的线,这些线在相互制约中增强了中国画的形式美感及节奏韵律美,从而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效果[3]。尤其是在文人画兴盛的年代里,书法用笔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他们常画的“梅、兰、竹、菊”,在用笔上讲,就是书法中点、线、撇、捺的组合,在行笔过程中注意线的长短毛涩、轻重缓急、干湿浓淡、顿挫转折,来表现植物的体积质感、神态轮廓、明暗虚实,从而使画面形神兼备,且富有真实而浪漫的特性。
“线”在中国画中是以“用笔”来展示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尤其重要。
中国画对笔墨、笔力、笔法都十分讲究,画家通过线的轻重转折、速度的快慢、墨色的干湿浓淡来展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宋朝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一书中曾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必须有机结合,相互映发,这样产生的线条才能完美地表现物象,表达意境,使画作神形兼备、气韵生动。黄宾虹在《画学臆谈》中说:“中锋之说,不必纯取把笔端正,要使笔尖之锋芒八面生出,有藏有露,藏者为中,露者为侧,皆是用锋,则落笔圆浑,自然不为板滞。”概括了用墨用笔的基本要求。黄宾虹又说:“气关笔力,韵由墨生;笔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韵,有气韵而后生动,有笔力然后可观水墨之干湿浓淡,以笔法之强,能使墨法变化从心。”“先以笔蘸浓墨,再将笔略蘸清水,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似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绵里藏针是驾驭水墨神化的关捩。[4]”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线,墨色的变化也可以决定线的审美性,画家通过多变的笔墨创造出丰富的线条,进而表达不同的生命形态。
用线营造时空是中国画线条的又一大特点。中国画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可以将不同时间的事物表现在同一个空间里,也可以将不同空间的事物出现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中国画家用线的虚实、长短、强弱来陈设布置,用墨的干湿浓淡来表现物体的层次,塑造一个二维或三维的空间效果,画面上除了可以直观看到的线以外,还有我们直观看不到的无形线,无形线在画面上进行布局、定位、分割组织成线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例如,明代画家沈周的山水画《庐山图》就是典型的“S”构图,通过整幅作品的开合、承接、转折来表现庐山的真实性与艺术性。
线条作为东西方绘画的共同语言,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被应用,如中国的岩画、西方的洞穴壁画都是用简单的单线勾勒出对象。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结构、不同审美欣赏习惯、不同的绘画工具的影响造成了东西方绘画对线条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东方绘画留意线条的审美价值,注重笔墨情趣,运用形态各异的线条传达无限丰富的情感。西方画家虽然也很重视线的韵律美,但在线条的韵律美和物体的团块美相比时,他们更加侧重表现对象的空间感、质感和体积感,他们用明暗法把握物体的实体性,把物体塑造得非常准确、逼真,色彩绚丽,形式优美,虽然也会产生一定韵味,但这和东方绘画中相对具有独立意义用来传情达意的线条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画家更重视线的意境、灵性、气势、神韵,以达到“以线造型、形神兼备”的绘画品质。
结 语
总之,线是中国绘画的灵魂,线能展示它本身的抽象美,还能抒情表意,正因为线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才使中国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常开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