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019-12-17陈爱华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小蝌蚪想象力事物

陈爱华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山东 潍坊 261021)

李艳红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文中指出国家的快速发展与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在创新能力的推动下才创建了多项科学成果,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够快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提升。国家教育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而能力培养最有优势的阶段是从小学抓起[1]。所以,教育改革中对小学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整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改革中,也提出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达到整改的要求。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约翰·D.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从此可以看出,成功来源于创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的初期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将思考的问题和结果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这一举措的原由是只有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才能从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在掌握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他的思维并非是拥有固定性,而是突发其想、标新立异。教师听到学生的质疑等言论时,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并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继续探究自己疑惑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向创新思维不断迈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捞月亮》一课时,有些学生对猴子的举止提出了问题:“水中的月亮能捞出吗?”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你们思考一下,水中的月亮能捞出来吗?”然后,教师再次提问:“能够接近月亮的方式,你们知道是哪种方式吗?”通过这样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动用自身思维去思考,创新能力需要具备思考能力,只有思考才能达到创新的目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赵建宏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文中指出丰富的想象力再加上思考习惯,能够将想象的事物进行实际创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而想象力的来源是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想象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鼓励学生对某件事物进行想象[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我是什么》这篇课文时,先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让学生猜测:“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到底是什么呢?”小学生会积极举手说出自己的猜测,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立即更正,而是要让他说出自己猜测的原因。最后,教师再给出答案,并鼓励那些说错的学生“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那你们可以再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是水,你们想成为哪里的水?原因是什么?”通过课文的内容,让小学生自己想象,使想象力得到提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拥有观察能力,通过有效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在本质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多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认真的观察事物。在观察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动用自身思维,带着问题去观察事物,让学生深刻的掌握事物拥有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水里的动物,教师在阅读课文之前,需要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后是什么动物吗?”部分学生能够回答,而大部分学生由于对动物的知识少,所以无法回答。教师无需将最终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用引导的方式:“小蝌蚪长大后拥有四只脚、宽嘴巴,绿色的皮肤,你们可以带着这个特征去阅读课文,看最终的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当读到小蝌蚪找到乌龟时,教师要让小学生放下书进行提问:“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小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说:“应该不是,乌龟的皮肤不是绿色的呀!”教师再带领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当读到小蝌蚪看到青蛙时,教师再停止小学生的阅读进行提问:“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吗?”小学生看到描写青蛙的外表时,和四只脚、宽嘴巴、绿色的皮肤相同,赶紧回答说:“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通过这样引导式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条件进行观察,使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是纸上谈兵,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将自己创新的思想成为现实,并能够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准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解知识时,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思维发现事物的规律,并采取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将事物拥有的规律性展现出来,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事物的规律更为深刻,作为创造过程的基础。教师从旁只负责引导作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无法突破时,教师只需要从旁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将遇到的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亲自验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创造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实践而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将实践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培养力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当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国家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人才的创造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国家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教育从小学阶段开始实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教学举措使创新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达到现时代下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小蝌蚪想象力事物
看见你的想象力
美好的事物
打开新的想象力
小蝌蚪
小蝌蚪
奇妙事物用心看
小蝌蚪
小蝌蚪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