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符号学视角下的新中式建筑
——以苏州市博物馆为例

2019-12-17陈昕昊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符号学中式苏州

□陈昕昊 韦 婕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新中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对人民大会堂设计提意见时提出过建筑艺术形态的优劣顺序,他认为风格上“中而新”最好,其次是“西而新、中而古、西而古”。这里最上品的“中而新”中的“中”,便是对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继承,对中国传统历史文脉的发扬与延续,是中国传统审美的体现。“新”则代表了新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设计与世界先进的设计思想相结合,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方面。总体而言,“中而新”是中国传统元素与新时代的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建筑形式[1]。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新中式建筑应运而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中式建筑趋于商业化,许多仿古、复古建筑随之出现,并披上了新中式的外衣。这些建筑设计方式杂乱无章,并被伴随着许多问题,如一些设计者在新中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仅仅浅显理解了新中式的表层含义,模仿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设计出的建筑不符合现代生活和社会的需求。许多建筑一味以新中式为噱头,将中式建筑符号与现代建筑生硬结合,在不美观的同时拉低了审美水平。所以,新中式建筑不应该只停留在表层阶段,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将其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最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中式建筑。

二、符号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出现于20世纪初,起初人们对符号学没有相对统一的定义。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对符号进行研究,着重研究符号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美国哲学家皮尔士从逻辑学的角度对符号进行研究,着重研究符号的逻辑意义。直到20世纪60年代,符号学才开始真正成为一门学问研究。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可以将设计手法和设计的基本元素便看符号,设计的过程就是对这些符号元素加工、重组与整合,进而达到表达、传递信息的目的[2]。设计符号作为人类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同时也可以映射、表达人的思想与内心世界。符号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整合这些符号,将其作为空间语言,从而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过程。

(二)符号学的内涵与外延

符号的外延一般具体指符号所具有的、外在的、确定的、有共识性的意义,是文脉中特定元素的直观性体现,通过设计作品中的具体符号可以直接对作品本身的内容进行说明[3]。

符号的内涵一般指具体符号同特定事物所具有的特征之间的联系,如特定符号中所包含的个人的联想、特定的意识形态、特殊时期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文脉等潜在关系。

三、符号学理论在苏州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

(一)符号外延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南方古典民居具有很强的建筑艺术特色,粉墙黛瓦,雨巷幽深,小桥流水,叠落山墙都是其特点的体现,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以这些符号为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使其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蕴,又符合现代建筑的要求。

1.造型符号

叠落山墙,又称马头墙、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等,为徽派建筑的典型标志之一,其特点是建筑两侧的山墙高出屋顶,沿着屋顶瓦当的斜坡呈两侧对称的阶梯状排列[4]。苏州博物馆在建造墙体时,提取传统马头墙元素,对其进行简化、重新排列,形成高低错落的叠落山墙。苏州博物馆选取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造型符号,没有将其直接运用在建筑中,而是将其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去掉繁复的部分,将其简化和抽象,在保留其造型感的同时与建筑完美契合,使建筑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具有抽象的线条之美。

片石假山,堆山叠石一直是中国传统江南园林设计建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拥众多经典园林的苏州,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假山将造园中的堆山叠石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结合,将石头嵌入墙中,以壁为纸,以石入画,加上水面的倒影,呈现出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卷,将中国传统元素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加以表达。使看惯了传统园林假山的人们眼前一亮,获得新的视觉体验,同时又传达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2.色彩符号

粉墙黛瓦。苏州博物馆不仅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型符号,同时也运用了色彩符号[5]。粉墙黛瓦,雨巷幽深,是苏州江南水乡古老韵味的真实写照,江南民居的建造取材讲究因地制宜,发挥地方建筑材质特征,与周边山水环境相协调。因此,白色墙面搭配青瓦成了传统江南民居的主要色调。同时,这种自然的色调也源于江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吴文化,并与苏州太湖水系清雅秀丽、青黛秀逸的主体色调相互搭配。同时黑与白的应用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道家主张“知其白,守其黑”,在色彩观上喜好黑白等平淡素净之色。

苏州博物馆采用了这种色彩符号,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其简化,使其兼具东方水墨意境美和西方抽象画的形式美,传统的色彩符号加上现代的造型处理,真正做到了“中而新,苏而新”。

(二)符号学内涵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文化传统富于象征表现。通过各种记号手段传达思想和感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是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新中式建筑在注重表象中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元素运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对符号内涵的运用,即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表达。

1.虚实相生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虚实结合这一观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设计中有意缩小了建筑的面积与高度,增加了庭院和水池的范围,在它们上方形成留白空间,这些留白空间减少了建筑的压迫感,增加了场所氛围中的灵气,留白空间为“虚”,建筑为“实”,虚实相生,相互结合。

2.隐喻内敛

对中国传统精神人格的追求是苏州园林及南方地区传统建筑的特征之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对中国传统精神人格内敛、不张扬的体现。苏州博物馆在设计时注重同周围环境的协调,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与忠王府完美相连,做到了中而新、中而古的完美衔接。同时在选材和色彩运用方面,也尽量保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

结 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各文化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尤为重要,在接受外来文化冲击时,更应做好对于自身本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6]。通过对苏州博物馆设计及新中式建筑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符号学在新中式建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建筑外观加入中国传统符号,而是以符号学作为理论支撑,从符号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入手运用符号学理论。

内涵方面,在注重外在文化符号表现的同时,也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表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优秀的成分,并将这些观念用符号语言表达在新中式的建筑中,营造一种氛围。外延方面,因地制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符号,并非将其简单地直接运用,而是像波普艺术创作一样,通过变形、抽象、夸张等手法,将其与当代设计及审美相结合,并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激活古老的文化符号,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符号学中式苏州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全国应用符号学与多模态研究论坛征文通知
蓝光·雍锦湾中式雅奢样板房
中式餐厅包间设计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