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文化对于音乐的影响研究

2019-12-17仙桃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吴越东北特色

□黄 玲 仙桃职业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世界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这给文化研究者和文艺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往不断密切,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交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人民需求下,我们应该积极思考中国地方文化的发展对于音乐发展的影响,大力促进地方文化对音乐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地方文化的特色及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文化都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并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从而产生了各地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中国主流的地方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东北文化、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

东北文化又被称为黑土文化,因为当地白山黑水,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封建王朝时期,当地人民以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乡土气息浓厚,人民淳朴。人民崇尚勤劳勇敢,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性格,追求英雄主义。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东北人民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掀起了爱国主义的高潮。

中原地区是整个中华的核心地带,土地平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来王朝的建都之地。这里发生了无数的政权更迭,士族们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斗争经验,形成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政治军事文化。同时,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民间的音乐种类也非常丰富。

春秋时期,吴越尚属夷狄之地。吴越争霸,战乱不断,人民的生活较为贫苦,当地宗教文化的发展迅速。但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吴越地区的优势也不断凸显。吴越地区水源丰富,水稻种植和桑蚕业十分发达,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足。

二、文化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东北的农牧业较为发达。封建王朝时期的东北民歌大多数节奏欢快,旋律性强,并且常常搭配舞蹈、二人转这些表演形式,不仅生动活泼,而且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民歌中常常运用四季、月份来取缀唱词,表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特色。当地的少数民族众多,形成了长调、呼麦、说唱说部这些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

到了抗战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的音乐大多表达了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希冀,以及战胜侵略者,光复国土的坚定决心。“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歌在抗战时期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仅表达了人民对于家乡的怀念,更是表达了人民赶走侵略者、重建家园的渴望。

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便是儒家思想,其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当时的音乐风格华丽多彩,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歌词内容多以歌颂统治者贤明和富足安康的生活为主。再加上地理位置优越,中原地区的音乐吸收了各地少数民族的特色,乐器种类也极为丰富,这在宫廷音乐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吹拉弹唱,琴瑟锣鼓,无一不有。民间的音乐形式也丰富多彩,有风格粗狂质朴的唢呐吹唱,有细腻伤感的二胡音乐,也有慷慨激昂的鼓文化音乐,更有融合了各种少数民族特色得板胡、坠胡音乐。

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音乐大多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后来又融合了佛、道、巫等多种宗教元素。随着经济发展,当地人民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依山傍水的吴越之地民风越来越柔和,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成了当地人的新追求。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因此歌颂爱情的音乐逐渐兴起。在当地的越剧中,往往以女艺人为主角,音乐风格上多表现女性文化的细腻柔美,内容上也多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例如,昆曲就以辞藻华丽、曲调婉转而著称。

三、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促进音乐发展

如今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将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带有各地文化特色的音乐兴起。多举办带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给这些音乐带来更多的听众。文艺工作者更要自己把握机会,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多更好地展示带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音乐。同时,文艺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只有自己观念更加积极,创作出来的词曲内容才能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改变一些群众对于传统音乐的误解。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潮流,汲取带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养分,推陈出新,将当地传统文化与当今的音乐潮流相结合,写出符合当今大众审美和时代需求的音乐,从而为地方音乐的进步做出贡献。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对于音乐而言,文化便是音乐的灵魂。只有富有文化底蕴的音乐才是有血有肉的。只有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才能创造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不一样的地方文化造就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也是地方文化赋予音乐多元化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只有根基于地方文化,音乐才能在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吴越东北特色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特色种植促增收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吴越春秋》“折易”新解
大东北的春节
吴越“双绝”的千年相逢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河流
吴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