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漫谈

2019-12-17艾琴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艾琴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初级中学,江西 南昌 330104)

数学概念教学构成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于数学概念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推理和判断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把握。在进行推理判断前,对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完全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初中学生对数学概念不能做到有效的把握。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发展特征,在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教学提出的新规定,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竭力打造高效率数学课堂。

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战略发展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也不断加大。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教师教学目的的实现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中,探讨如何进行高效率数学课堂建设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概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概念教学是适应于初中生心理发展和年龄发展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数学定义和数学概念的不断强化中,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最终理解,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增长。同时,数学概念是数学整体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元素,利用好数学概念可以培养初中生的概念思维能力,相比较于传统的教育灌输方式,概念教学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数学概念融会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它通过空间思维定义和数学关系的有效结合,迎合了初中生学习兴趣点的集中,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学概念教学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

(一)由现实生活导入

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概念通过实例导入到数学教学中,让数学概念不再乏味。根据教育心理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后表明,由于初中生思维的专注能力发展有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知识形式过于单调,学生将无法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于同一个问题。但是,研究同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我们的具体生活实践活动越相似,那么学生对该项知识的掌握时间越快,掌握效果更好。同时,新课程下提出建设初中趣味课堂,在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模式中,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对学生的课堂参与作出了新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教师一般采用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这样,对数学的学习将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在对数学概念探索过程中,初中生一般会采用实践观察、举例论证、概念归类等主要方法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习惯,还可以调动其他学科方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归纳教学的合理运用

数学教学中,特别强调对知识的及时归纳和总结,最终形成一种综合联系的概念体系。因为数学作为一门体系科学,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结构性,因此在教师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整体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而不是对数学概念的单调把握。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形成一套严密的概念设计体系,使学生更好的对概念进行把握。同时,初中数学知识比较零散,对概念的把握要求一般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归纳方法的不断采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这是由于初中生由于自身还没有形成严密的逻辑归纳能力,他们的整理归纳能力较低,一般只是对习惯经验的总结。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显著的特点就是数学概念的明显增多,数学概念不仅内容复杂而且相当抽象。但是,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却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以及学生成绩的进步。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好数学概念的整理和归纳,同时,要有针对性的逐步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对数学概念知识的准确把握后,能够了解概念的前后联系,最终使数学学科知识的获取转变为对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最终实现高效、新型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