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2019-12-17陈彦宾
陈彦宾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东史端中学,河北 保定 072550)
一、教师要做到有效备课
(一)备课中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在新课改前,教师传统备课中常会采用一些较为模糊的词语来描述教学目标,例如了解、理解、掌握等等,这些抽象的词语常常让学生不知所措。如今,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尽量用“知道”这样的准确的动词,使学生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学习,最终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这些方面的三位目标达到一个合适的“度”。
(二)确定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都是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都有不利影响。新课改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核心理念,确定了学生的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以作为教师要重新定位课堂上的角色,一切活动开始前都要换位思考一下,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充分有效的利用教材
教材都是众多专家反复洗练出来的,其中都是众学者的学习结晶,所以教师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刨除传统备教过程中只重视章节重难点的观念,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利用。教师一定要“用”教材而不是要“教”教材,就是说要全面分析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的选择和排序。
二、教师要做到有效讲授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生物多研究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课本上的很多案例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生物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明学习的目标及重难点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变的多样化,虽然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却可能使学生只记得热闹与开心,而抓不住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课程开始前将学习的目标指给学生,在课程进行中提醒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结束后对课程的教学成果做一次总结,再次将目标及重难点为学生指明。
(三)保持讲课节奏,控制好教学过渡
好的音乐需要节奏,同样,好的讲授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课节奏是需要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想适应的,这样的节奏不仅使教师的“传道授业”变得轻松,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容易,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也很有帮助。此外,在讲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要改变话题的情况,这个时候一个好的过渡就至关重要了。过渡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应该备课过程中准备好过渡的相关材料,以有条理的、简洁的完成过渡。
三、教师要做到有效提问
(一)提问内容要有易有难
课堂提问是不可免除的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关注力一直在课堂,还有益于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但提问的问题要有易有难,简单的问题能使得大部分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时机恰当是,提出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留给学生适当时间思考,教师作出相应的引导。
(二)教师的问题要有价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提问的问题,学生都会在课本中找到标准答案,有效提问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再者,教师要减少无意义问题的提问.
(三)进行小组讨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每个学生的想法,最后总结并解决小组内的共性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师要做到有效倾听
交流涉及到双方,教学也需要师生间互动,因此,教师希望学生能耐心听课的同时应当自己做到耐心倾听,学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获得知识,这过程中并不是老师所说所做都是对的,所以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耐心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意见,从而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希望学生能立即回答,以便节约时间,一旦学生出错,教师就会打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是学生有挫败感,也会容易产生自己不被重视、关注的心理,造成学生学习负面情绪,因此,教师一定要等学生完整说完答案,并给学生一些回应,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要耐心听完并解释,热情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这过程无形中就会拉近师生间距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简单来说,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正确则鼓励”的激励法,还要更加细心地引导学生。
五、结束语
综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实施创新教育,丰富课内外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