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梦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
2019-12-17秦宇
◎秦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其不仅对其内涵以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还将其细化为三个部分,即我国国家的建设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国未来社会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是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我们国家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敬业以及诚信和友善。这三个方面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阐释,还是对其具象化的一种说明。本文就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教育和宣传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普及
在当代社会,要想积极有效地对人民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首先就要将这些先进科学的国家建设与发展理念传递给大众,让他们在心理以及思想意识形态上对这种先进的国家建设以及人民培养理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铭记在心中,深化在思想中,外化于行动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民思想意识的觉醒,从而对人民塑造科学有效的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以及文明和和谐是我国未来国家需要建设并完成的目标,是中国梦核心内容之一。国家只有在教育和宣传中对人民不断普及这些理想和想念,才能真正地让人民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与意义,从而以此为目标,共同进行努力,力争尽早完成这样的国家建设目标,使我国真正迈入世界级强国的崭新时代。
教育与宣传是人民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建途径之一。只有在当代青年以及下一代中教育实施核心主义价值观普及和渗透,才能真正深化这种思想和意识,从而使他们树立奋斗目标,进而为国家建设目标以及中国梦实现而矢志奋斗。国家和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当代的教育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加入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从而完成对下一代的普及,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国家还要对各级宣传部门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各种全新的手段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从而对人民群众进行一次有效、科学以及全面的普及,从而完成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构建,为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人民的塑造打好基础。
二、在文化和思想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文化与思想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文化和思想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广大群众在先进文化和意识的引领下,加强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完成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促进国家建设以及人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是我国当代以及未来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之一,只有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对人民进行文化与思想的培养,才能真正完成这种普及,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在具体的实践中,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实例深化这种理念,从而有效促进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丰富以及思想内涵的外延和扩充,从而在不断研究和完善中,使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发展并深化于文化与思想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组织和开展各类核心价值观的研讨以及文化普及活动从而有效扩展其发展人群,促进核心主义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三、在发展和实践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深化
核心价值观告诉我们,当代和未来我们在中国梦理念指导下的国家公民基本道德包含着四个部分,即爱国、敬业以及诚信和友善,这四大部分不仅包含着我国未来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包含着国家未来以及社会发展对于公民自身的基础标准。我们只有在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实践中进行有效深化和提升,才能真正完成这样的目标,从而达到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与社会发展是不可能的一帆风顺、毫无阻碍的,路上有很多波折和苦难。因此,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我们也一定要有这种直面苦难,勇于奋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发展和实践中能够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调整思路和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实施策略的有效性,用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对于人民的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塑造,促进国家建设以及人民思想的提升和发展。
结语
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国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家,而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真正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在各个领域以及环节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渗透,从而完成其普及和深化,完成对于人民群众的塑造,使他们真正树立正确的认知意识和理念,最终为中国梦的实现和国家昌盛贡献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