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格教学理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2019-12-17黄诗珑
◎黄诗珑
微格教学理论符合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需求,将这一教学方式运用到提升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方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理论教育落实的需求。本文解读了微格教学理论,提出了运用微格教学理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对策。
一、微格教学理论解读
微格教学法产生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强调技能的分析示范、实践反馈、客观评价等环节。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其特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教学训练,而且训练目标单一,并且能够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让教师能够找到自己教学之中的不足与优势。微格教学开展的程序包括:教学前做好准备与研究工作,对微格学习的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提供培训示范的模本;形成微型课堂的教学示范,并且播放重复录像;最后形成讲课过程的自我分析与讨论评价。
二、运用微格教学理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一)将“说课”引入微格教学
运用微格教学理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将“说课”引入到微格教学中。一直以来,微格教学演示播放都是录制教师的授课过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探索是符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要求的。但是,说课也是教师能力需要提升的关键,很多教师讲课表现很好,但是在说课的时候就不是那么优秀,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说课能力,就可以利用微格教学的模式。说课的内容应该有主要的研究方向,例如:“中国古代瓷器欣赏”一课教学难点的确定以及怎样攻克这些难点,在此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学法,做此选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等等。这样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美术教学设计学科的应用理论特色。在提高理论修养、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使学生有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微格”增加教学交流
运用微格教学理论能够增加教学交流,小学美术教师素质的提升需要借助教学交流来互通有无,平时办公室内的交流活动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就应该利用微格教学来观察每个教师的表现,进而让教师能够互相交流每个人的表现,吸取每个人的优势,提升个人教学素质。在进行微课过程中,教师就变成了学生的身份,通过试讲来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通过录像资料,进行反复观看,收获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首先要观察教师自身必须所具备的教学技能情况,然后再分析自己对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每一名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应该进行客观、真实地评价,最后进行教师培训。总之,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把教学技能分割成若干个部分进行训练,所以对微课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有助于准确而且迅速地找到改进教学技能有效方法,进而形成教育能力。必须从根本上考虑美术学科的本质、育人价值以及其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从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形成“指导”提升教师素质
微格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的教育类课程偏重理论灌输的局限,使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操作技能的锻炼得到有机的统一,所以教师有力的指导是小学美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首先,校方应该设置小学美术教师带头人,最好是校内培养,如果不具备人才条件,就需要从校外聘请,在微格活动之中对美术教师的表现进行有效地指导,通过指导来提升美术教师的素质;其次,外聘的指导人才往往不能总是亲自指导,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平台等进行交流,网络平台支持的教师指导式微格教学、网络平台支持的自主备课式微格教学和网络平台支持的协作学习式微格教学,这三种方式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网络平台最为简单的方式还可以进行录像的传输,形成指导意见后互相交流。最好能够创建指导团体,这样指导团体的老师就能够针对每一名美术教师的开场用语、板书规划、时间把控、课堂组织、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等内容进行评价。
结语
现代美术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的素质教育,美术教师的专业化能够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微格教学方式能够快速提升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要将“说课”引入到微格教学中,通过“微格”增加教学交流,形成“指导”提升美术教师素质,形成教学研讨与培训的多元化平台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