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艺术特色人才培养新途径研究

2019-12-17薛成梅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幼师课程设计素养

◎薛成梅

一、当前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院校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很多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把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了文化课、教育理论上,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例如院校安排的艺术类课程课时比较少,艺术类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例如声乐和舞蹈教学中,实践课时不足,学生训练时间不足,艺术素养的提升比较缓慢。

(二)艺术教育课程和幼儿教育衔接度不够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师,艺术素养又是一个幼师的必备能力,艺术类课程也是幼师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窗口。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设计应该和幼儿教育紧密衔接,根据幼儿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来开展教学。例如声乐课应该以儿歌和童谣教学为主,而不是以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为主,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的歌曲更适合幼儿学习;在舞蹈教学中应该以身体律动为主,避免一些高难度动作的教授。

(三)艺术教育课程设计不合理

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上以教育理论教授为主,针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课程很少涉及,课程设计不太合理。例如没有针对幼儿艺术教育特点,开设简单乐器教学,例如打击乐器教学,例如手鼓、摇铃的演奏;虽然开设了绘画课程,但是针对幼儿的简笔画、卡通画的讲授基本没有,针对幼儿舞蹈编舞设计的课程也很少涉及。

二、学前教育艺术特色人才培养新途径

(一)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也得到高度的重视,要做好幼儿艺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幼儿教师。因此,各大院校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要提升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增加艺术类课程的课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例如院校可以定期开展校园艺术大赛,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声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表演形式参与其中,营造浓郁的艺术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能的舞台。艺术教育最终也是为幼儿教育服务的,考验的是幼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艺术大赛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机会,既可以引起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也可以让学校意识到艺术教育上不足,不断完善艺术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专业在艺术特色人才培养中,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做好艺术教育和幼儿艺术教学的衔接工作,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例如可以结合目前在幼儿园火热的手工DIY活动,开展手工DIY剪纸作品评比,指导学生以创意剪纸为主题,设计一堂艺术课,让学生走上讲台体验幼师的角色,把剪纸艺术和教学艺术进行糅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此外,还可以开展废旧材料手工艺品设计大赛,变废为宝也是当前幼儿艺术教育的热门主题,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符合幼儿审美、认知规律、动手能力的幼儿教具或者是玩具,例如利用废旧包装盒制作城堡模型、利用粘土和废旧塑料瓶制作的插画艺术品。学生通过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对幼儿艺术教育和幼儿身心特点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三)构建艺术特色课程体系,建立艺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以采取学分制度,设计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艺术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结合本校的综合水平制定一个标准。例如可以开设口琴课、简笔画课、漫画课、手工课等,学生至少要选修2-3门课程,才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这一举措旨在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艺术特长。对艺术特色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这需要有艺术教学课程,还要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对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还要提高唱歌、跳舞、弹钢琴、画画、讲故事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育儿,早教等知识深入掌握,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器材从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艺术特色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各个学校要综合考量幼儿艺术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完善艺术素质课程体系,推广艺术教育在学生中的普及,培养学生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此外,还要增加艺术实践类课时,开展独具特色的艺术活动,让艺术之花盛开在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艺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

猜你喜欢

幼师课程设计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幼师之歌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我骄傲,我是毕节幼师人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