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投资乘数及“西藏文化资源大区,文化产业小区”的原因
2019-12-17周勇马冉
周勇 马冉
(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2;2.西藏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北京 100102)
为解决欠发达地区落后的问题,社会各界作出广泛、坚持不懈的尝试,这其中包括了学者中的经济学家。但直到今天,世界的区域性贫困并没有消除,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在加大。现实困境说明政治家和学者开出的治贫药方有效性还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思路和行动方案。本文拟从产业链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另辟蹊径。
一、投资乘数:从一个投资案例说起*案例根据现实经济事例改写。
某山区文化遗迹遍布,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文化旅游大发展,人类活动愈加频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多发,影响当地旅游开发。今年,该山区又暴发了一场大洪水,某村的公路又被冲垮了,通向山里的文化旅游链由此中断。
赶快修路。政府出资,村民集资,共投入100万元修好了路。基建队资金去向如下:
为修路,花20万元从工程机械公司购买了设备。工程机械公司得到20万元后,将其中的10万元用于再生产投资,10万元存入银行。
为修路,花10万元请了道路桥梁设计公司搞规划。道路桥梁设计公司得到10万元后,将5万元用于完善高级数据库建设,5万元存入银行。
为修路,花20万元从原材料供应公司购买了土建材料。原材料供应公司得到20万元后,将其中的10万元用于再生产投资,10万元存入银行。
为修路,花20万元雇了100个民工干活。民工得到20万元后,加总使用情况是,将其中的10万元用于生活开支,10万元存入银行。
为修路,需要攻克某个艰险路段的技术难关,花了10万元请高技术公司解决难题。高技术公司得到10万元后,将5万元用于高级技术人员培训计划,5万元存入银行。
其他开支20万元,用于其他部门,暂不说明去向,再投资和储蓄的比例仍旧是1比1。
以上案例仅涉及两轮投资,第一轮是100万元投资流入工程机械公司、道路桥梁设计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高技术公司、农户、其他部门。第一轮投资就使收入增加了100万元。第二轮是工程机械公司、道路桥梁设计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高技术公司、农户、其他部门的再投入,共50万元。显而易见,还会有第三轮、第四轮……投资。这样一来,社会各部门得到的收入之和将远远大于100万元。
这就是乘数效应,或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指支出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的形式引起最终量的变化。乘数是一种宏观经济效应,支出与其导致的总需求不对称,后者往往数倍于前者。
乘数是通过经济环节或者说产业链环节发生作用的。乘数效应也称作凯恩斯乘数效应,但乘数原理和思想并不是凯恩斯最先提出的,在他之前就有人提及,不过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乘数理论。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从上世纪的“大萧条”中走出来,凯恩斯乘数理论功不可没。但乘数理论还可以发展,尤其是面对二元经济问题及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时,乘数理论还可以有更广阔的解释空间。将产业链理论和乘数理论结合,可以产生新的分析意义,这是本文的一个理论主张。
以上公路投资的第一轮乘数实际上涉及以原材料供应公司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部门、以民工组成的基建队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部门、以工程机械公司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部门、以高技术公司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部门、以道路桥梁设计公司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部门。这些部门实际上又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链、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资本密集型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知识密集型产业链的代表。第二轮乘数分别又沿着上述几种产业链展开。
为简单起见,我们先简化以上案例中的不同比例部门分配,假定每一轮引致投资中的部门分配都一样,都是r。因为在经济生活中,支出除了投资还要有消费等其它开支,所以第一笔投入的每一次引致投资都呈衰减,但在前几轮中比例较大,为方便理解,我们假定只分析少数几轮投资,并且投资量一样,这样一来r是常数。通过这样抽象处理,就不需要用复杂的数学模型,用一个简单的式子就可以表达乘数效应。以R表示乘数效应,n表示引致投资的轮数,s表示产业链的条数,I表示首轮投资。那么整体乘数效应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达:
从上式可看出以下经济内涵:i
(1)产业链分工对乘数的影响
以上n越大,R就越大,n实际上代表了产业链分工,这说明产业链分工越细,或者产业链越长,投资对收入的增长效应越大。
由此可得出推论2-1-1:产业链分工越细,或者产业链越长,投资乘数效应越大。
(2)产业链健全对乘数的影响
以上s越大,R就越大,s表示产业链条数,实际上代表了产业链的健全程度,或者说产业体系健全程度,这说明产业链越健全、越多,投资对收入的增长效应越大。
由此可得出推论2-1-2:产业链越健全,投资乘数效应越大。
(3)产业链活跃程度对乘数的影响
以上r越大,R就越大,r表示引致投资数,实际上代表了产业链的活跃程度,投资数越大,产业链越活跃。在产业链需求下降、经济不乐观时,厂商才会减少投资。这说明产业链越活跃,投资对收入的增长效应越大。
由此可得出推论2-1-3:引致投资越大,产业链越活跃,投资乘数效应越大。
以上假定每个部门每一轮投资的数目相等,实际上这个假定太严格,现实生活中每个生产部门在其收入中能够用于再投资的比例是不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链附加值,相当情形下,产业链附加值越高,相关厂商再投资的比例也越高,原因之一是可以拿出更多的投资,原因之二是高利润刺激多投资。现在,把实际的引致投资量又转化成一个变量。假定每类产业链每一轮投入相等,但在不同产业链之间投入有差异,因此引致投资量被改为rs。以e代表附加值的比例,不同类型产业链的附加值比例用es表示。共6个部门,引致投资数为:
rs=res
整体乘数效应式子由此作相应更改。
(4)产业链附加值对乘数的影响
以上es越大,R就越大,这说明,产业链附加值越高,整体乘数效应越大。
由此可得出推论2-1-4:产业链附加值越高,投资乘数效应越大。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回顾和再考察
区域之间以及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入的产业链联系。以上只是说明了单一地区的投资乘数,实际上同样的投资对不同地区所产生的乘数是不同的。有些地方投资乘数效应大,有些地方投资乘数效应小。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投资乘数效应差异很大。
欠发达地区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关注点。发展经济学[注]本节以下的分析参考了王健,等:《现代西方经济学镜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等资料。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兴起,主要探讨贫困落后农业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脱贫、走向富裕问题。缪尔达尔在19世纪30年代出版的《货币均衡论》中论证了财政政策能够消除失业和协调经济波动;40年代又通过转向经济社会的结构分析,突出强调政治、制度、人口、历史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缪尔达尔只探讨了政治家和社会管理者应该如何解决贫困问题,而对于经济主体如何组织经济、经营实体、自主脱贫探讨很少,仿佛脱贫主要是国家层面的事,较少区域层面的事,更少直接经济主体的事。罗丹在1943年发表的《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一文中提出了“大推进理论”,认为增长理论绝大部分是投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投资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主题,包括中国。
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障碍,就必须通过全面地大规模地投资,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从而推动整个经济全面、均衡、快速发展,最终使国家走出贫困恶性循环。罗丹提出了拉动经济的投资有规模门槛和经济发展要靠各部门的系统投资,这一见解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比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大发展依靠的就是大规模投资,不仅有国内投资,更有海外投资。最典型的是全国各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深圳的投资,那时几乎全国每个省在深圳都设有代表处,都有大投资。不过在全面投资,整个经济全面、均衡、快速发展方面,中国的经济实践所体现的却有不同。直到新世纪初,中国的产业部门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然后,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互联网产业才大发展,起码在层次结构方面中国并非全面、均衡、快速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部门间的非平衡发展,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即便是发达地区也不可能是部门间的平衡发展,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的存在就否决了这种全面、均衡、快速发展的思路。不过,笔者相信,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尽管不可能所有产业部门均衡发展,但在某些部门或者产业领域,还是需要经济的系统均衡,这由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决定,很简单的一个词,中国企业家喜欢叫做“产业配套”,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所以笔者尽管不同意罗丹提出的国家整个经济部门均衡发展,但却同意在优势部门内经济因素要均衡发展,笔者下文将要论述的“一个区域的重点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培育、补充、健全、升级、强化相关的产业链,使他们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体系,而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产业项目”,就体现了笔者的这一思考。企业家和一些理论工作者所说的“产业配套”一词在概念上还比较模糊,其真正的学理内涵应该就是笔者提出的上述思想,不过,大家已经在实际经营和工作中切身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我们仔细表达“产业配套”这个东西,并且充分探讨其规律,道理和内涵明白了,我们的思想可能更清晰,措施更得力,发展更能加快。
莱宾斯坦在《超越经济人》一书中将传统的生产要素扩展到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对于增长而言有意义,我们通过“生产”生产出了我们的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同时通过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我们也开展了生产。经济效率如何,与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有关。但我们要探讨如何提高管理技能和改善劳工关系时,有基本前提,起码有就业机会,有产业存在,才谈得上提高管理技能,欠发达地区的人并不缺乏天赋,但因为这些地方没有产业,也就没有就业机会,所以他们的管理技能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这些地方很可能因为产业的衰败或者产业的不稳定而陷入劳资关系的僵局。所以要改进莱宾斯坦所提出的管理技能和劳工关系,笔者认为先要建好这些落后地区的产业链。是产业链而非产业,是产业链而非产品,笔者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存在资源要素禀赋缺陷等方面的原因,欠发达地区几乎难以建立起自己的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有充分竞争力的、能够不依赖外在联系的产业或者生产出自己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有充分竞争力的、能够不依赖外在联系的产品,它们只有通过开放性发展,引进先进地区的产业链,补充自己的产业,强化自己较弱的产业链,才可能进入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发展。笔者一直以来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可以不多谈产业、产品,但绝不能不谈产业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都是通过区域产业链协作出来的,非他们单独意义上的产业,他们的产业不具备“区域全部产权”,产品大都是通过区域产业链合作出来的,非他们单独意义上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基本不具备“区域全部产权”。
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教育确实能够促进经济,但对于不同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真能够促进经济吗?这不一定。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高考分数线很高,教育一度是这些地方年轻人的唯一出路,而且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年轻人统统跑到发达地区或者条件更好的地方去了。所以,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大力投入后,其投资收入效应可能在发达地区,而不在落后地区。更极端的是,一些落后区域由于太闭塞,年轻人出去了就不再回来,区域的极端贫困由此出现,如果不让他们受教育,还可能有一部分年轻人留在落后地区,笔者不是否定教育,而是在说明教育有可能造成区域极端贫困。因此,舒尔茨只解释了整体和长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没有解释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教育的经济效应。教育投资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有投资乘数效应。如何发挥区域教育投资乘数效应,在下文的教育产业链乘数中笔者会论及。
普雷维什提出了贸易恶化论,该理论经索洛历史考察和辛格进一步完善,得到了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的认同。贸易确实可能恶化某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改革开放前,北京和石家庄之间的经济差别并不如现在明显,通过几十年的资源要素产品产业交流,尤其是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后,北京不断成长为经济巨无霸,而石家庄则发展缓慢,不能说北京的发展石家庄贡献了多少,石家庄的发展缓慢绝对和北京有关系。对于一些偏远贫困山区而言,现代工业品不断取代传统产品,这里面还包括用工业方式生产的粮食替代传统方式生产的粮食,从而让这些地方仅有的一点传统产业也不保,随着区域产业的变动,劳动需求也流动,人们只好异地打工异地搬迁,留在落后地区的人更加贫困。一个国家可能允许某个区域贫困,因为通过移民搬迁和扶贫,能够解决这些地方人的基本民生,但一个国家绝对不愿意看到自身整体贫困落后。因为贫困落后就意味着挨打,甚至可能灭亡。如果不采取措施,一个发展条件不利的国家很可能在贸易的背景下恶化,所以面对贸易有可能带来的经济恶化,一个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的对策是封闭,还是开放,或者某些产业领域开放,某些产业领域封闭;如何开放,如何封闭,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发展经济学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论述,在总体思想和宏观政策设计方面关注较多,中观和微观操作层面探讨较少。中观和微观层面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在分析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时,没有分析更多转入产业问题。即便是作了产业分析,因为面对的是现代产业分工空前细化、产业体系越来越庞大、产业概念越来越模糊,其分析也很模糊。增长和发展理论还是应该多从产业链角度进行分析。
投资带有区域烙印,产业链也有区域烙印。在这里要区分几个区域产业链乘数差别:(1)因为每个地方的产业链分工不同,产业链健全程度不同,产业链活跃程度不同,产业链附加值不同,产业链的基础资源禀赋不同,同样投资对每个地方的收入增长效应不同。(2)除非所有的产业链都本地化,否则投资乘数就会存在外溢现象。(3)实际生产中,经济体往往不同程度开放,鲁滨逊那样的小岛封闭经济几乎不存在,所以产业链的跨区域联系很普遍。(4)决定一个地方能够获得多少本地投资效应的因素在于产业链分工程度、产业链健全程度、产业链活跃程度、产业链附加值多少、产业链基础资源禀赋拥有,这种拥有包括量、种类、质。(5)决定一个地方能够获得多少外地投资效应的因素在于本地和外地之间产业链分工程度、产业链健全程度、产业链活跃程度、产业链附加值多少、产业链的基础资源禀赋拥有的竞争。
三、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一个民族手工艺企业为例
西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特色文化保护地,是文化遗产大区,文化资源利用潜力、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西藏文化企业达4000余家,主打藏文化元素[1]。西藏民族手工艺是藏民族在千百年来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集中体现了藏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气质。品种繁多,如唐卡、藏刀、藏香、氆氇、木刻、银器制品等,这些手工艺品做工精致,在选材、图案的设计和颜色的搭配上都极具藏民族的特色。但在文化遗产大区、几千家企业、品种繁多的背后,西藏的民族手工艺业难免整体上弱势。不仅民族手工艺业如此,西藏除文化旅游外的其他文化产业部门也同样呈现着这种文化大资源小产业格局。先看一个典型文化企业A公司。
A公司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经营领域为民族手工业。公司开办时集中了拉萨市部分老艺人和一部分生活贫困的鞋业工匠,以800元人民币起家,自筹生产材料、生产工具,联合了6个生产合作组,成立了最初的前进合作鞋业社。1989年该公司正式更名为城关区残疾福利民族手工业综合厂。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截止2015年,从原来的固定资产不足35万元、流动资金不足2万元的社会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590万元、流动资金337万元的民政福利企业。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创新,公司从原来的四、五种单一民族产品,扩宽为包括藏靴、藏纸、藏香等民族手工艺品等在内的400余种产品。现有职工43名,其中:残疾职工26名,占生产职工人数的70%以上。2004年,该公司从福利厂正式改制为A公司。
该公司[注]参见刘力:《新浪嘉宾访谈,让藏族手工艺品走向世界》,2009年4月27日。拥有诸多的社会荣誉,是拉萨民族手工艺企业中的领头羊。以下关于该公司更详细的说明根据新浪网与中国西藏新闻网联合邀请嘉宾的有关访谈改编。
该公司关注社会责任。为残疾人士积极创造就业条件,关心他们的生活。孩子们在这里活泼可爱。午饭后,懂事的孩子会自己动手洗碗;好学的两个小女孩在中午也不愿意休息,在埋头写作业;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围坐在太阳下嬉戏打闹,看到来访的客人有些害羞。在经营的同时,公司承办了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学生以残疾人和孤儿为主,半工半读,也就是半天在福利厂学习,半天在福利学校学技术;既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又能够学到一定技术,并最终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学生们如果想读大学,该公司会承担他们所有的经济费用。对于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如果他们毕业后想留在厂子里工作,公司会安排他们留下;如果愿意到外面去发展,公司还会给他们一些帮助。
董事长精干且有远大社会抱负。他有三重身份:民间手工艺人、董事长、校长,瘦瘦高高,穿着朴素,面目慈祥,笑容可掬。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中,却有着要将西藏传统民间手工艺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远大愿景;同时还在默默践行着一个孤儿、残疾人父亲、校长的角色,有着一颗最朴实的善心。原来在文艺队工作,后来又被分配到这个厂的前身—制鞋厂工作,先当徒弟,当时有8名老艺人,各掌管一些不同的手艺。干了4年多以后,被列入骨干,经培养当了会计。
该公司的创办历史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和西藏特色。其时代特色是上世纪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地方特色是西藏的特殊政策。上世纪60—70年代,一些西藏的民族手工业有失传的危险。后来国家对民族手工业比较重视,借着改革开放的路子,厂里面一些比较能干的、有经验的、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都从厂子里面离岗到外面去发展。但当时还在当会计的董事长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留下,既对得起自己的师傅,也有必要把民族手工业发展起来。那时留在厂里面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后来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既能把民族手工业发展下去,又能够解决这些人的生活。接着,董事长把原来的鞋业厂改制成拉萨市城关区民族手工业综合厂,那时叫福利综合厂。福利厂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因为在工作中大部分跟残疾人和孤儿打交道,于是觉得很有必要在办福利厂之外再办一个福利学校。
该公司工艺种类经历了几轮扩展,在办学的过程中实现工艺种类扩展。1993年办福利学校的时候还是试点,是半工半读的性质。目前是完全小学性质。刚办学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因为所依托的福利厂转过来时以鞋业为主,只有一两个工种。后来根据残疾学生的生理状况和他们的需求,费了很多工夫,从社会上聘请了一些缝纫大师,包括西藏最有名的缝纫大师;还有一些绘画老师,通常两三个老师带一些徒弟,当时绘画找工作比较容易;此外还有木雕,就业机会也多。
该公司收入和经费稳定。收入和经费方面,一是营业收入。公司员工大部分是残疾人,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残障儿童和孤儿,经费主要来源于福利厂的利润,从纯利润里提取3%作为学校的生活保障金。二是低保经费。部分学生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城镇最低保障金。三是公司的产品有民族特色,一些媒体和旅客到这里来购买东西的同时,会提供一些捐赠。
该公司关注民族文化资源抢救、文化传承和创新。1990年,董事长开始充分利用西藏自治区政府给予民族手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濒临失传的藏纸制造技艺进行抢救、挖掘、恢复和保护,使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得以恢复并传承下去。他亲自带队深入到西藏的阿里、日喀则、贡布、康区、尼木等地搜集民间藏纸制作资料,千方百计寻师访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藏纸制造的第一手资料。他又参与藏纸的研发工作,并派专人前往印度、尼泊尔等地学习藏纸的制造技术。经历无数次失败后,1993年,董事长和他领导的研发团队终于制造出独具西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藏纸。在此基础上又逐步研发出藏纸、牛皮纸、彩纸、印花纸等数十个新品种[2]。
四、投资乘数角度的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A公司得到了持续发展,堪称西藏民族手工艺业的排头兵,但荣誉、责任、抱负却掩盖不了该公司的弱势,以及整个西藏民族手工艺业的裹足不前,该公司的发展是西藏近年民族手工艺业,甚至其他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选取几组事实来加以说明。
(1)该公司竟然没有市场销售机构。公司和学校在一堵封闭的围墙之内,平时没有客人来访时大门紧锁。据说原来有一个销售门面,因为市政拆迁,门面被撤掉了。公司的产品销售仅靠多年熟客的帮衬和媒体采访或者游客参观时的购物和捐助。
(2)该公司没有与同行开展任何合作与交流。不仅仅市场营销部门,该公司其他部门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对外生产协作。在调研中问及区外协作时,也只在四川订购过一回鞋底。后来,因为业务量少,成本高,仅有的区外协作也完结了。即便是近在眼前的拉萨同行,彼此之间也极少来往。
(3)该公司没有产业链外化的动力和激励。首先是产量低,产品能够轻易被拉萨市场需求消化。其次是该公司对民族手工艺产品具有文化和技术上的独占性,一般社会人员和实体还做不出他们这样的产品。还有,该公司是老厂,货真价实,有很高的产品声誉。由于没有外在竞争压力,所以该公司几乎把所有的生产工序都内化在企业之内。
(4)该公司劳动力先天素质不佳。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素质和发展程度,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人力资源素质和使用量。发展水平高,发展力旺盛的产业部门往往拥有一个社会的精英劳动力。由该公司的劳动力使用情况可看出该公司的社会竞争力并不佳,同时民族手工艺部门在社会其他产业中的竞争能力也不佳,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干民族手工艺,这从本文后来的调研中也得到了印证。
(5)该公司属于前文理论分析中所指的现代原始企业。该公司拥有4大产品系列,共计400多种产品,几乎除了原材料,所有的生产环节都由该公司完成,对外生产协作极少。而该公司现仅有职工43名,其中大多数是残疾人,而且所有产品都属于民族手工业,靠人而不是靠机器完成,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分工程度可想而知。该公司属于典型的小而全企业。
由于产业链的极端封闭,既不能协作起更多的经营实体,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使该公司的业务更多向外面扩张,同时,自己的生产又得不到同行的支持,生产能力不能扩大,也就是说既没有外在生产链对自己生产经营的支持,同时也没有自己对外在生产经营链的创造,由此导致自己的产能和技术水平裹足不前。
以上仅是西藏民族手工艺业的一个例子,其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试举调研中遇到的另一个案例。
B民族产品有限公司。2008年,该公司股东之一拉巴在拉萨鲁固社区开了一间缝纫室。期间结识了拉萨市残疾人福利院,知道社会上一些残疾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2012年,通过自身努力,自筹资金20余万元,招收无法就业的残疾人员,在江苏东路市酒店对面小巷子承租了约320平方米的房间,挂牌成立了公司。目前公司员工共计18人,其中13人属于残疾职工。公司对员工从最基础的缝纫工开始培训,生产富有民族特色的帐蓬、门帘、顶棚布、横帘等传统产品,同时承接装修、制作藏式家具等业务,产品受到广大新老顾客的好评。该公司为方便所有职工,在公司内建立了员工宿舍,提供生活所需用品并解决员工的吃饭问题。邀请民族服饰缝纫师等各种民间工艺师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培训,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技术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从而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公司为残疾人员提供工作,在保证工资按时发放的情况下,还为他们购买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保障他们长远的利益。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寄予很高的期望,初步计划扩大经营场地,修建新的生产厂房;购置更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希望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人尽其才,实现自己的梦想。
由于整个行业大量存在这样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经营实体,行业产能和技术水平也裹足不前。在西藏,同样的案例不仅仅是民族手工艺业,还包括与文化资源利用相关的其他文化产业部门。
以西藏的影视产业为例,产品产量很低,甚至几年都出不了一部精品。大量西藏题材作品并非由西藏自己拍摄制作,而是外来产品。西藏电视台的影视栏目成了转播栏目,在一定意义上,除了新闻时事节目播出,西藏电视台成了事实上的转播台,缺少自己的节目。西藏是文化大区,却是影视产业小区。这种事实的背后就是西藏文化产业链分工的不发达,缺少动漫产业生产端的、供给端的产业链分工,产业链乘数效应极小。
五、结论
综上所述,西藏文化资源大区文化产业小区局面形成最直接的原因是传统经营思想下的产业链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链内化,产能规模约束下的产业链分工缺乏,缺乏外在竞争下产业链推不出市场。由于主导产业链既拉动不了生产所需的产业链,又推动不了供给所需的其他社会产业链,投资既缺乏需求乘数效应,又缺乏供给乘数效应,所以多年来产业始终长不大。当然,这种长不大是一种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西藏多年来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这其中也有文化资源的贡献。但是,起码在文化产业领域,西藏自身在发展,但是与周边地区,甚至不发达的比邻地区相比,差距却是越来越大。在全国经济、世界经济的大格局中,西藏文化产业地位难道不是越来越低,文化资源大区的西藏难道不是越来越文化产业小区吗?因为文章篇幅有限,所以笔者不打算在本文提出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拟把它留待后续进一步研究。在经济研究中,只有先明确了症结所在,才可能找出有效对策。对很多人困惑的“西藏文化资源大区,文化产业小区”原因的分析值得花一篇论文的篇幅集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