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9-12-17刘光春

赢未来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案化学多媒体

刘光春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红莫中学,四川凉山 616753

1 充分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知识,促进其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导学案形式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工作的极佳起步点,以导学案形式呈现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课前有所明晰。首先,教师在课前归纳教学内容,厘清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预设学生的学习障碍,有针对性地设计导学案、设置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学习,减少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预习效果。其次,教师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充分赋予学生自助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善于主动思考,扩展思维的多样性。最后,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化学知识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学习的障碍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整合这些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提出,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更有效率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多媒体设备在当今课堂中运用广泛,将其运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易于理解,激发并保持其化学知识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知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神州飞船发射过程视频,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视频中思考神州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化学反应热量变化的关系。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对化学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通过时下热点的动态视频,激发学生课堂学习与深入探究的兴趣,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多媒体设备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呈现化学知识,营造轻松、活跃的初中化学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不仅是对方法的创新,也降低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无形中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在课前整合教学内容,预先制作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有助于教师授课效率的提高,增强教学质量[2]。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这个过程,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现,更是小组团结协作的磨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学习要形成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发散思维,巩固知识基础,挖掘知识难度。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学会归纳总结,主动发表言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作意识,学会与人交往。教师并不是处于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地位,而是在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教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赋予学生初中化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带领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

4 进行课后教学评价,调整完善教学方案

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要在课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在课程结束之时分析总结问题,更好地促进下一次师生课堂质量的增强。对学生而言,采用相互评价的方式,通过他人的眼光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优于纯粹进行自我评价。而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应充分审视课堂教学的每一处小细节,通过学生的前一步骤的评价反馈,以问题设置、课堂趣味性、内容充实度、重难点把握等方面反思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劣处。其中,教师尤为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同一教学方式不一定适用于班级的所有学生,教师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教师进行课后评价反馈所要注意的内容之一。课后教学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初中化学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真正学有所得,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争做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初中生[3]。

猜你喜欢

学案化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乡愁导学案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