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
2019-12-17袁源
袁源
江苏省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江苏南京 210000
1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革新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地理教学方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和创新。在《海陆的变迁》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着重注意联系实际的生活案例去培育和发展学生们的读图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地理地图分析能力以及在地图里面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育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创新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
2 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这个部分的知识是陆地和海洋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就是讲述了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具体分布情况,是对于大洋以及大陆知识的递延和发展。让学生们去进一步认识地球的海陆面貌是什么样的,进一步深化知识。也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地球表面也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学生们应该用运动的观念看问题。
3 案例描述
3.1 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的设定
能够让学生们用实际的案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以此来让学生们对于海陆不断的运动有一个科学的概念;让学生们了解大陆漂移说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及了解海陆的具体分布形成步骤;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且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去解释和阐述相关的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内容是海陆变迁的原因;使用板块构造学说去阐述地震带以及火山的分布以及运动关系。
3.2 情景引入环节
为了能够将海陆的迁移这个新的地理知识和概念引入到教学课堂中,我在正式上课之前把图瓦卢整个国家迁移的新闻消息在多媒体上面给放映了出来,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用这个情景开引入这节课程。让学生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图瓦卢需要迁移呢?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小组之间的讨论来对于这个问题和现象做出阐述和说明。
3.3 小组合作探究
在对于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迁移进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顺便思考一下我们人类的活动是否能够引起海陆的变迁呢?我在小组合作的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们去开展想象,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升华和训练,这样的分组合作形式也能够让他们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然后,我让学生们去仔细的观察一下非洲板块以及南美洲板块的大致轮廓,看看如何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并且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样的发现?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让学生们去探究大陆大洋各个板块之间存在的关系,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大陆漂移假说的具体内容。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动手操作,让教学的知识更加形象了、直观了,学生们探究的欲望和热情也都有所提升和进步。
之后我给学生们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展示了大陆的漂移动画,让大陆漂移的抽象知识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学生们理解起来更加高效和深入。
3.4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为什么需要把鸵鸟还有一些海牛等动物看做为陆地的变迁的证据呢?这些动物到底能不能成为证据呢?使用这样的趣味性话题来带领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分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的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化的重要证据。我让学生们去自己阅读板块的运动,去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观点是什么。让学生们回答一下我们地球的表面可以被分成哪些板块?板块之间的运动方向是什么样的呢?两个板块之间是不是存在着相互碰撞、相互排挤、相互撞击的问题呢?让学生们用一些东西来模拟一下板块之间的运动。然后在我提出这些问题并且引导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实验之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火山还有地震带的分布情况。
3.5 课后的训练
在学习完海陆变迁这个部分的知识以后,我让学生们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去说明和阐述一下亚洲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能不能成为全新的大洋呢?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和思考一下在欧洲和非洲之间存在的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的缩小呢?运用板块的构造学说去解决这些课后的问题会让学生们把这个部分的知识运用的更加高效。
4 案例反思
这个部分的知识是抽象的也是非常繁琐的,它涉及到的内容和跨度比较大,学生们正处于初中时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也不够全面,这些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虽然学生们已经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有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知识,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注重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完善和创新地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更加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利用小组之间的动手拼图、讨论分析和互帮互助的环节来看,地理教学工作完成的相对顺利,促进了学生们去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也被有效提高了。
但是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实际的操作动手环节时间的安排是不太合理的,小组内部学习效率也不如预想的那样高效。针对于这些问题还应该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完善,来让学生们更加高效的、高质的投身到地理科目的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