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伦理学70年发展述要

2019-12-17王小锡

伦理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伦理学伦理

王小锡

我国伦理学70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是有坎坷有辉煌。就其发展总体过程来说,道路曲折,艰难前行,是改革开放给伦理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使得伦理学学科建设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一、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①

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前30年的伦理学理念乃至伦理学学科的孕育期、从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伦理学学科的初创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期。

1.前30 年的伦理学理念乃至伦理学学科的孕育期

我在《中国伦理学60年》的序言中说,“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前三十年伦理学基本被作为‘伪科学’而无法进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殿堂,中国伦理学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中”②。而且,尽管“客观上讲,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必然蕴含着伦理道德,它总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也不能摆脱生产和生活中伦理道德内容,因此,人们在思考经济和社会问题时,不管人们承认与否,自觉不自觉地涉及伦理道德维度的考量,从而形成了特殊时期的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③。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国诸多老一辈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深入研究并阐发了诸多学术观点。但是,伦理学始终没有正当的学科“名分”,客观上严重阻碍了学科的正常存在和发展。不过,有人和人群体就有伦理道德,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也始终或弱或强地展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理论问题也时不时地出现在学者们的思索视野中。

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受到左的和相关偏颇思想影响,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思考或研究人的言行和人际关系处置之应该不应该的理念、规范和行为。尤其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了“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道德规范。而后,一批诸如冯友兰、张岱年、周辅成、李奇、周原冰、冯定、罗国杰、许启贤等老一辈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们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相继发表了许多研究伦理学方面的理论文章和相关著作,阐述了涉及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问题,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道德的起源、演变和社会作用,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原则、幸福范畴、人生观、道德评价等诸多理论问题,使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伦理道德观开始逐步趋向完整展示④。就是在“文革”十年,全社会倡导学“毛选”(《毛泽东选集》),学“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看上去是政治要求和政治行为,其实这些经典文献中内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精神和当代的伦理道德理念。换句话说,虽然左的和相关偏颇思想影响下不宜着力宣讲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思想以“若隐若现”的方式体现时代精神、充实伦理道德主张,且在影响并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2.从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伦理学学科的初创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伦理学的学科建设工作也逐步开始恢复。一是初建学科学术平台: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并组建了伦理学教研室,之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伦理学教研室也相继建成,昭示着伦理学有了正式“名分”,其教学和研究工作已经有了立足之地;1980年,全国第一次伦理学代表大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在研讨了相关伦理学理论问题的同时,中国伦理学会随之成立,标志着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有了重要的交流和合作平台;1984年,中国伦理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会刊《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5年改为现刊名《道德与文明》)公开发行,展示着伦理学界有了自己特有的学术领地。二是伦理学学科建设成就也开始凸显: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受国家教委委托,举办了两届(1981年和1982年)有80多人参加的全国高校伦理学教师进修班,为新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培养了第一批重要的学术骨干,预示着伦理学学科建设的高潮即将来临;1982年,罗国杰主编的新中国第一部伦理学原理教科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问世(先是作为人民大学的内部教材),说明我国有了自己的伦理学理论体系;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我国最早获得伦理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标志着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大致成型,这为伦理学学科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期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给思想解放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伦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在这期间,伦理学学科建设平台不断提升和完善。一是湖南师范大学继中国人民大学之后成为我国第二所具有伦理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自此往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获得伦理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今,全国包括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内的伦理学专业博士点就已达20多家。二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湖南师范大学的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先后于2000年和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是由中国伦理学会委办、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专业期刊《伦理学研究》于2002年创刊,它和《道德与文明》一起同被列为中国伦理学会的会刊。四是中国伦理学会先后设置了一批分支学术机构⑤。五是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建立了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工程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型伦理学研究机构。六是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诸多高校创建了伦理学图书室和学术信息库,且图书资料可以共享。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经济伦理学研究所合编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00年以来,并特设“伦理学前沿”)更是为学界提供了系统的经济伦理学乃至伦理学的发展境况。以上这些是我国伦理学学科发展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为推动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础。

在这期间,伦理学理论建设、中外思想史研究和实践应用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后,在首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项目中就列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先进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观点研究”的重大课题。而后,《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史》重点教材编写也被列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已正式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之中。同时,诸多有关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等先后立项⑥,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和学术信息库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伦理学应用也已经凸显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非凡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魅力,充分展示了伦理学学科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的现时代风格和品位。

在这期间,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日渐频繁。在伦理学的学术交流方面,除了中国伦理学会的年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的基地分别不定期召开的学术大会外,中国伦理学会各分支机构每年也例行召开全国性的与“应用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环境伦理”“政治伦理”“网络伦理”“教育伦理”“民族伦理”“慈孝文化”等相关的学术会议。区域性、地方性学术会议每年更是接连不断。国际学术会议也不时地举办,其中,定期不定期召开的“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经济伦理学大会”,以及一些诸如“儒学与全球伦理”(2012)、“全球化时代的传统价值、德性与当代社会”(2012)、“公民道德与现代文明”(2013)、“信任与医患关系”(2014)、“道德责任与人的品性”(2016)、“道德资本与企业经营”(2017)等专题性国际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伦理学学科国际化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伦理学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有请进来、走出去讲学的,有学术对话交流的,更有围绕相关专题研讨、切磋的。同时,我国学界引进并翻译了诸多国外伦理学方面的重要著作⑦,我国学者的著作也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海外出版⑧,有的在全球发行,使得我们在了解世界伦理学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让世界知悉我国伦理学学者的创新思维和学术成果。换句话说,我国的伦理学在世界学术平台上展示了独有的风采和魅力。

总之,70年来,中国伦理学跟随着中国“雄狮”醒来的步伐,也已经屹立于我国乃至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伦理学学术成就

正如前面所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伦理学还处在孕育期,学术成就还只能是阶段性的、碎片化的展示,故,作为学科的伦理学的系统学术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得以完整体现。

1.伦理学原理日趋成熟

在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学界承继前30年来虽碎片化呈现但具重要学科知识节点的关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道德的作用、关于道德的起源、关于道德的继承性等相关观点,不断提出了具创新意味的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路和方法,并均以不同视角创造性地阐释并建构了伦理学体系,为伦理学原理的完善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学术和理论元素。

伦理学原理的最早完整展示是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⑨,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伦理学研究对象、伦理思想发展史、道德演变史、道德本质、道德特征、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实践等方面做出了适时精当的阐释,有许多概念和理论是第一次提出,可以说这是我国伦理学原理的开山之作,也标志着我国伦理学已经屹立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林。时至今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伦理学》⑩在首席专家召集人万俊人主持下,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完成了最新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叙述,形成了具时代特征的伦理学理论体系。书中吸收了我国历来的伦理学研究成果,在以新颖理路概括伦理思想传统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伦理学创新,以新的视角阐释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内涵及其道德规范体系,凸显了道德心理和道德情感、道德传播、道德培育等等的理论角色,探讨了系统工程视域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等。

在形成今天的伦理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学者们力图以新的视角探索和完善相关理论,展示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和具启迪意义的理论思路。

有的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道德作出了独特而深刻的探讨,并在批判式或对比式叙述中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释,尤其是依据充分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存在理由和实质、基本原则和规范、社会价值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等道德实践(应用)之美好愿景等。凸现的道德自信不仅展示在道德批判中和道德认同中,而且表现在人、社会、民族、国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人与国家关系等各个相关理论节点上11。尤其是学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之道德的理解,直接影响其对伦理学理论体系的认知和阐释。有的认为,“所谓道德,它必须是确实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时代特征,体现了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民族或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实际利益和本质要求,确实是从这些实际利益和本质要求所引伸出来的,并且为这一定阶级、一定民族和一定社会集团的人们所真实奉行,而在实践行动中得到了证实的行为规范”12。有的认为,“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3。有的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并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自愿的生活实践;它用善恶、是非、正义非正义等概念来评价人们言行的道德价值”14。有的认为,道德涵指一切可以作善恶评价的社会道德现象,它既包括个体的道德品质,也包括社会客观的伦理关系,又包括社会的风俗习惯与道德评价,它是人伦秩序和个体品德修养的统一15。有的认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或品德修养和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16。有的认为,伦理学研究对于人的好的生活,研究实践和实践理智的性质,研究社会人际交往中的正确的、正当的善行为,是以一种包含善、正当、正义、正直、良心、权利与责任、友爱与仁爱等道德理念在内的系统的哲学的伦理学理论体系17。笔者在阐释道德本体是“应该的应该之应该”、道德本样是“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道德本真是“知、行常相须”的基础上,认为“道德是指不断回归于应该的人立身处世与集体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18。

有的建议并试图从大伦理学视角架构颇具特色的道德理论体系,指出,“‘道德形上学’只能到人的社会存在中去探寻,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也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所赋予人的历史使命中去确定和追求。这就深刻地表明,中国现代伦理学要真正能够肩负起自己极为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就必须首先科学地确定自己应有的价值视域,即:它应当立足于当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应当深入到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脉搏之中,应当直面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诸多的生活矛盾,并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19。因此,伦理学应该有当代新技术革命和人的发展的宏观视域,应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市场理性的构建与培育的中观视域,应该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精神生活的矛盾和思想道德建设视域。同时,“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的过程,本身也必然是一个适应和引导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变革,实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科学地借鉴和吸纳西方伦理道德文化的积极成果,就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条件”。还指出,中国特色的伦理学更需关注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价值选择和价值定位,当然,“道德体系既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价值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结构严密的自组织系统”,并有着内在的运作机制,因此,“在对道德运作机制的把握中,既要从道德体系之中作出思考,又要从道德体系之外的社会大环境中作出思考,这样才能完整地认识道德的运作机制”20。

有的在寻求世界道德共识并作深入考察和深刻阐释的基础上,给构建现代伦理学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启迪理念。因为,“生活在多种类型的文明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仍然存在着某些道德共识,无论是一些基本的道德直觉还是一些基本的道德文化观念,譬如说,人们经常讨论的那些道德的‘黄金规则’,像‘不偷盗’‘不奸淫’‘不无故伤人’等等。这些基本的道德规则形成了人类千百年来维持道德生活和伦理秩序的基本规范,也使得人类世界有了达成某种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基础”。“然而,这些道德共识仅仅是一般观念上的,甚至是‘道德直觉’层面上的,并不意味着生活在不同类型的文明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对这些观念性的道德共识的理解和实践必然相同,恰恰相反,人们的理解和实践可能会因为他们各自所接受的道德文化传统的滋养熏陶各不相同,他们的道德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以及,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道德实践的社会生活条件和道德伦理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使得他们对这些道德共识的观念理解和实践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甚至相互冲突。在此意义上,任何道德共识或普世伦理的理性主义推理证明,都必须落脚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明语境和道德文化传统语境,否则,所谓道德共识或普世伦理就只能是一种抽象观念,也只能停留在抽象观念的层面而无以实施。”21这就说明,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道德共识,创建国际伦理学是如此,构建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伦理学更是如此。

有的试图从人本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等方面创制一种新的伦理学体系,这对我国伦理学理论的发展不失为是一种有启迪意义的探索路径和建构模式22。

特别指出的是,伦理学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研究和提出能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体系。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道德规范体系建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出了“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出了“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求为规范。2001年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最全面系统的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道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履行是一致的。

若干年来,许多学者在伦理学体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阐释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就原则来说,有的坚持集体主义的唯一原则,有的则认为,除集体主义以外,还应该有多条道德原则,诸如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正、互利、同情、诚实信用等都应该是道德原则。就规范来说,有的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求为规范。有的在坚持“五爱”规范基础上,将现时代的“保护生态环境”“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理念作为道德规范。有的则将公正、义务、良心、荣誉、幸福、尊严、诚实等道德范畴纳入道德规范的内容。还有的承继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将明德、贵生、节制、勇敢、中庸、修身、齐家等也作为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内容。学者们在提炼和阐释道德规范时,既注意到规范的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又注重规范践行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案。这些观点和做法,对完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乃至伦理学理论体系有着不同视角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不断探索、发展和成熟是我国伦理学理论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24。

2.伦理学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伦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成熟,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伦理学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也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它们以强有力的发展态势支撑着伦理学学科建设之“大厦”。

(1)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发展史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早在1991年章海山就撰写出版了我国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的第一部力作《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25,该书在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基本方法并深入研读原著的基础上,按照经典作家代表前后不同阶段,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的伦理思想、列宁和斯大林等人的伦理思想以及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人的伦理思想进行了详尽的叙述,既展示了不同时期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又揭示了前后不同阶段伦理思想的承继关系及发展规律。

继章海山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之后,学界分别研究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的相关伦理思想的著作不断涌现26,他们均从一定视域和一定角度对经典作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概括和阐释,逐步夯实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发展史,使得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及其发展史的研究的高度、深度和精度在不断加强。

(2)中外伦理思想发展史形成了中国话语。中外伦理思想发展史的研究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开始并快速发展的,期间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点。

就中国伦理学发展史的研究来看,近代有日本三浦藤作撰写出版了《中国伦理学史》27,我国蔡元培撰写出版了《中国伦理学史》28,而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许多学者专注于中国传统伦理学史的研究,出版了系列代表性著作29。其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以伦理学的时代理念考察和“纵”“横”归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史,使关注的人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史有一种完整、系统、深刻的感觉。二是注重研讨各历史时期的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而揭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依据和特点。三是注重研讨各历史阶段的伦理思想的承继关系,进而自觉把握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四是注重研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为滋养当代中国伦理精神提供建设性意见。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政治伦理思想、军事伦理思想、传媒伦理思想、教育伦理思想、法律伦理思想、科技伦理思想、宗教伦理思想、文学伦理思想、家庭伦理思想等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30。展示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可喜的发展前景。

就外国伦理学发展史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以学贯中西的姿态,研究撰写了具中国智慧的外国伦理学史31。其主要特点是,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阐释外国伦理学的发展进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规律,并力图揭示中外伦理学发展史上的异同。二是认真知晓外国伦理思想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熟悉和理解外国学者的理论视角,客观分析外国各阶段伦理思想和各种伦理思潮,尤其是认真地辩证地研究和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主要观念,自觉摈弃片面、腐朽落后的伦理观念,把握可以汲取的合理的伦理思想。三是对伦理思想的研究自觉融合中外伦理学理念,为我国伦理学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作出了厚实的理论铺垫。

(3)应用伦理学研究与时代同步。我国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态势也是发力强劲,“特别是经济伦理、生态(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生命医学伦理等当代世界性热点领域的应用伦理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相关成果急剧增加,一些方面的研究已经融入国际学术前沿,产生了显著的国际学术影响”32。一些学科或学科方向由于直接注解社会生活实践问题,有效引导和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用伦理学成了被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更是成了伦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多年来,由于学界同仁的努力,应用伦理学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具开创性意义或具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33。从这些成果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来看,有的将直接促进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有的将改善甚至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的将指导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建设并产生明显的物质和精神的效益。甚至有的研究成果将直接嵌入人们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成为人类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可以说,没有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没有道德作为工具理性之作用的充分认识和发挥,就会丧失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软实力核心要素的道德的作用,就将影响伦理学学科应有的地位,甚至将会导致伦理学学科的衰落。

3.伦理学特色范畴(专题)研究展示学科魅力

在伦理学学科的发展进程中,一些开创性和拓展性重要理论,增强了伦理学学科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1)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它是新时代中国的世界关系观、国际社会观的集中概括。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的内涵,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发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里有理性处理国际关系、“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并进而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生态的等等理念要素,同时内涵深刻的国际关系伦理精神和伦理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实践指南,也是构建国际关系伦理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源泉。就命运共同体思想来说,它是我们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需要确立的新境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宏伟目标34。

(2)关于道德本质。对伦理学原理的重要理论方面的道德本质的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和概括要数夏伟东的专著《道德本质论》。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审视道德的本质时,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宏大的背景上,超越以往一切伦理学流派,并科学地解释道德的外在根据和内在根据”,因此,只有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弄清楚道德与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之有机相连的理论,“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理解的道德本质观,又能在道德本质观的各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同以往伦理学的根本分野,表现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对道德本质问题的阐释方面,所作的科学的变革”。在此基础上,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理解在三方面,即道德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历史性、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在于它的特殊的主体性。这一观点,一直在影响、指导着学界对道德本质的理解。该书最后十分明确地指出,“对道德本质的全部探讨,归根到底,无非是要确证道德的性质,确认从古到今一切道德形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担当的角色的性质,一句话,是要确证道德是什么,确证道德有什么用”。“我们的全部证明,仅仅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道德,就是人类社会中这么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通过善恶规范、准则、义务、良心等形式,来反映和概括人类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同完善所谓客观的秩序需要,并用人类自我觉醒、自我约束的实践精神方式,来表现人类对现有或实有世界的价值评估,表现人类对未来或应有世界的价值追求,从而以人类自我需要的内驱力的方式,激励和推动人类上升到更高的文明世界”35。这样的道德本质观,将有利于对伦理学理论体系的认识、把握和发展,有利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认识和推动。

(3)关于道德资本。道德资本理念是经济伦理学或伦理经济学的原创学术观点。主要观点是,道德是提高资本增值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资本科学运动的过程中,道德能够通过激活人力资本和有形资本促使价值增值;是生产力中人的精神要素之核心,它直接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是人性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灵魂,它对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缩短单位产品劳动时间并进而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市场信誉之源,用户信任度的提高和信任感的持续取决于产品的道德含量和产品售后服务承诺的兑现程度;是互联网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前提,诸如信誉、公正、平等、理性等道德要求将成为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的利益和利润多寡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凝聚企业力量之关键,企业员工的认同度、忠诚度、劳动积极性和企业凝聚力,取决于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情感、生活、交往等等的关注度和关怀度,即决定于体现为人文关怀的企业道德管理水平。综上所述,道德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也足以说明道德也可以是资本。当然,道德资本或作为资本的道德具有自身的逻辑边界,提出和认同道德资本概念,并不是要从道德上来粉饰资本、美化资本,甚或使道德沦为资本增值的伪善工具,而是强调道德可以而且应该为获得更多效益和利润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且,事实上,道德一方面充当资本的盈利手段,另一方面却是对资本作“内在评判”,以避免“资本逻辑”的无度扩张或资本本性的非理性膨胀。同时,道德资本概念中的“资本”并非马克思使用和论述的经典资本概念,而是“资本一般”视阈下的生产要素的资本范畴,即社会道德能够以其特有的引导、规范、制约和协调功能作用于生产过程,促进经济价值增值。而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看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不是物,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经济范畴,更是经济关系范畴,它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雇佣劳动的关系。因此,“资本一般”的道德资本与被马克思批判的作为“资本特殊”的资本概念并不是一回事36。道德资本理论,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道德可以帮助企业赚钱,而且说明了经济建设离不开道德,更是从根本上说明道德的社会作用和存在理由。

(4)关于道德生产力。道德乃经济发展的特殊力量。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凡先进的生产力一定有快速发展的经济。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取决于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换句话说,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提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不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37,而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构成,而且物质的生产力依靠精神的生产力才得以成立或形成。没有人及其观念导向,即没有精神生产力或“主观生产力”,生产力将是“死的生产力”,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说过,机器是死的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主观生产力的人去激活作为死的生产力的机器,社会生产力才得以形成。而道德是精神生产力或主观生产力的基础和核心内容。这是因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而劳动者的道德觉悟直接影响他们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最终直接决定劳动成果和生产力水平。至于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要素和劳动对象要素,在其体现生产力水平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道德。劳动工具的认识、改造、利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适时的对劳动工具的改造和更新,抱残守缺、不愿创新的境界是无法主动更新劳动工具并不断提升劳动工具水平的。同样,就劳动对象来说,并不是体现为劳动对象的资源越丰富就意味着生产力水平越高,其实不然,是否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下对劳动对象作生态性开发和利用,即是否在作用劳动对象时既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又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不仅直接影响当下的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未来持续提高问题。一味地考虑当前或当代人利益,忽视甚至破坏了后代人的利益,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在破坏生产力水平,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说明,生产力水平的评价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考评,而人们的道德觉悟会直接影响考评对象的内涵和状态。所以说,道德也是生产力。道德生产力的提出,有利于完善对生产力内涵的理解,也有利于影响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8。

(5)关于伦理生态。伦理是人及其关系的“应该”状态,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理性和谐样态。而生态作为一种哲学——伦理学意义上的概念,亦可用以重新审视和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由此可见,伦理与生态有着某种内在的契合性、通约性与一致性,这是构建伦理生态概念之学理依据所在。要言之,所谓伦理生态,就是指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性和谐状态,也就是一种合理性的人的理性生存样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应该”状态。这样的理性和谐状态,将会将不必要的摩擦消耗降到最低,而将互利共赢提升到最高水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总体上,伦理生态关涉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它既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关,更与当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关联。作为一个创新性的概念范式,伦理生态的提出,为重新框定伦理学研究的理论旨归与方向、实现伦理学研究范式转换与革新以及构建整体性的伦理学学科视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39。

(6)关于道德悖论。道德悖论的提出,源于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道德困惑”的理论思考。作为道德现象世界中一种特殊的矛盾,道德悖论是社会和人在道德价值选择和实现的过程中显现和形成的特殊矛盾,它既是道德生活实践中发生的善恶同在的“自相矛盾”的价值冲突事实,也是评论价值冲突的“见仁见智”的意见分歧事实,是由“价值冲突事实”与“评价分歧事实”二元融合的矛盾统一体。在其本质上,是由于给予型和评价型这两种不同道德生活实践之间不能契合而造成的实践逻辑悖论。道德悖论现象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道德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有助于特定时代的人们客观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在道德评价和道德建设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对道德哲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能力、培育人们的道德智慧、化解道德实践悖境,对我国的现实道德建设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40。

(7)关于道德风险。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它是指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中潜藏着的并可能出现的与道德有关的危险境况。道德风险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负道德下的道德风险。负道德即负能量道德41,也就是不讲道德,而不讲道德当然有风险。故负道德即不讲道德与风险同在。第二,正道德下的道德风险。正道德即正能量道德,也就是讲道德。就正常实践规律和基本学理来说,讲道德是不可能有风险的,但是,在经济社会运行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的社会状况中,讲道德吃亏、不讲道义的往往大占便宜是常有的事。第三,亚道德下的道德风险。亚道德即为社会道德状况不理想但也不是恶德流行,换句话说,崇尚道德没有蔚然成风,但不道德现象也没有形成气候,善恶态度不明是人们的基本道德生活态。在这种社会道德状况下,道德风险来自于人们的“道德麻木”或“道德冷漠”症。第四,零道德理念下的道德风险。零道德理念即是指不认为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道德问题,认为在社会生产或生活的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段不存在道德问题。零道德理念让人们不关注道德,甚至主张社会不要讲道德,而不讲道德的社会一定是恶者乘机更恶的社会。第五,无道德下的道德风险。“无道德的道德”是后现代主义道德,是“一种鼓励异调与杂音、追求相对与变幻、强调当下体验与情绪解放的游戏化和审美化的道德”,它信奉主观随意性,主张身体的快乐的道德,没有既定的价值信念和理想42。这“无道德的道德”实际是一种相对主义的道德,其理念和行为的发展甚或泛滥,社会将失去基本道德准则,人们将承受经常不断的“道德灾难”。在伦理学意义上对道德风险概念的探讨和阐释,将为扩展道德理论视域并避免道德风险提供了新的理论维度43。

(8)关于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是指在现代多元的社会中,人们可以追求各式各样的生活和生产目标,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这其中,人们需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目标,需要遵守与之相符合的行为准则。然而,不同的人群体、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存条件等,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有着境界的不一致和行为方式的差异。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原则和规范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底线。强调遵守道德底线,并不是降低道德要求,更不是意味着道德有高或低、好或差的区别,而是要求人们坚守大家在生活和生产中形成共识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因为,突破道德底线,是不道德行为的起始,那就意味着有可能滑向道德堕落的深渊。道德底线的提出,可以启迪伦理学原理的完善,也可以促进人们的道德底线思维,以确保全社会崇尚道德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44。

三、当前我国伦理学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及其未来展望

如前面所说,我国伦理学的70年发展历史,虽然进程艰难,但毕竟哲学社会科学之林有伦理学的一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伦理学的显学地位凸显。不过,问题尚存,需要我们正视,并努力克服之。

1.尚需正视和改进的相关问题

我国伦理学学科发展进程中,在一定角度和一定程度上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1)学术尚需进一步抓好“顶天”和“立地”之两头,衔接好“顶天”和“立地”之逻辑关系,以免造成理论没有根据、现实没能升华的局面。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基本的学理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更缺乏较高的学术共识和理论支持”45;一些玄乎、晦涩得让人读不通的语言、看不懂的内容,似乎高高在上,其实缺少实质性内容;一些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解不开,理不清,是也非也,善也恶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时的理论也似乎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正由于此,往往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时刻,伦理学发声微弱,作为也甚微。

(2)学科理论建设尚需进一步走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并全面、系统、正确地理解经典作家及其思想,以避免对经典作家思想作形而上学的理解,甚至仅仅是为了贴标签。同时,尚需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客观科学地把握西方学者的思想内容及其特点,以免要么囫囵吞枣、要么断章取义、要么随心所欲地选用他们的一些观点;尚需进一步正确对待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的精华,以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妄自菲薄、不屑一顾。事实上,只有走进原著,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地汲取中华传统伦理思想之精华,正确吸收西方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这也才有可能在伦理学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进程中充分展示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3)学风尚需进一步纯正。学界应该避免“学术自恋”,即没有学术比较的自信,缺乏学术创新的自信,脱离实际的自信,自说自话的自信。这其实是不自信的自信,最终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自信;应该避免“翻烧饼”式的所谓学术研究,即资料搬弄,翻来翻去,文字游戏,没有创新,而且,有时反而翻乱了理念,翻乱了精神,翻成了“焦烧饼”;应该避免一味地学术单干,不善于合作交流,导致相互学习、支撑不够,导致集体攻关课题甚少,导致协同解决现实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力度不够,不仅如此,学术包容性、理智的批评性欠缺,甚至不读不研,妄断是否,相互间的学术支持和鼓励成了稀缺资源;应该避免为学术而学术,以免造成学术与应用、学术与实践相脱离,进而出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应用问题研究边缘化的现象。诸如此类学风客观上将影响我国伦理学的正常发展。

2.伦理学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应对新时代我国伦理学的现实发展态势,需要确立以下主要理念。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新时代的实际情况,兼容并蓄地承继中华优秀传统伦理精华、吸收外国合理的伦理观念。在当前,尤其需要认真地、系统地读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展开学术研究和理论阐释,以学术创新的姿态推动伦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唯此才能真正创建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学。

(2)面向社会,走进社会,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工作,切实了解和认识现实社会问题,用伦理学学科视角及其理论分析方法真正解释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并及时地、科学地发声,以独特的学科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应该树立学术为人民的理念,用学术研究的理论成果解析和说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同时影响、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唯此才能推动学术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真正的统一。

(3)净化学术风气,让学术回归学术。要避免仅在书斋里的闭门造车式地做学术、形而上学地做学术、简单问题复杂化地做学术,避免没有交流与合作的所谓学术、“自恋式”的所谓学术、“拾人牙慧式”的所谓学术、“炒冷饭式”的所谓学术,更要避免东拉西扯、生搬硬套、移花接木式的“幼稚学术”等。唯有让学术回归学术,伦理学才可以不断彰显实力并雄踞哲学学科乃至社会科学之林中有一席之地,甚或成为显学。

(4)要进一步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底气地打造具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伦理学。可以说,没有这“四信”,就很难树立我们的道德自信乃至伦理学学科自信,而没有道德自信乃至伦理学学科自信,也就无法打造和展示伦理学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所以,唯有坚持“四信”才有学术动力,才能实现我们的学科建设预期目标。

我国的伦理学学科建设将与新时代发展同步,未来的伦理学将在承继70年可喜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凸显于哲学社会科学殿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杠杆”和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宠儿”。愿中国伦理学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注 释]

①王小锡等著《中国伦理学6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2-10页。

②王小锡等著:《中国伦理学6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2页。

③王小锡等著:《中国伦理学6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2页。

④诸如周原冰著:《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1956),冯定著:《共产主义人生观》(1956),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958),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1964)等。

⑤主要有:青年伦理工作委员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传统美德专业委员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等。

⑥见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的“立项课题”栏目。

⑦主要有:《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伦理学译丛》(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经济伦理学名著译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等。

⑧诸如《道德资本论》(英文版、德文版、泰文版)、《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日文版、塞尔维亚文版)、《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韩文版)等。

⑨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该书正式出版前印制成上下两册内部教学用书,而后几经修改正式出版。

⑩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张善城编著:《伦理学基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周原冰著:《共产主义道德通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罗国杰主编:《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王小锡、郭广银主编:《伦理学通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万俊人著:《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章海山、罗蔚主编:《伦理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廖申白著:《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马工程”重点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王泽应编著:《伦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甘绍平著:《伦理学的当代建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唐凯麟著:《伦理学》,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等。

12 周原冰著:《共产主义道德通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13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14 李奇主编:《道德学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15 宋希仁主编《道德观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16 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17 廖申白著:《伦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

18 王小锡:《论道德之应该的逻辑回归》,《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6年第21期)。

19 唐凯麟著:《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0 唐凯麟著:《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唐凯麟编:《伦理学》,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21 万俊人著:《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7页。

22 王海明著:《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韩东屏著:《人本伦理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李义天著:《美德、心灵与行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2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页。

24 参见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周原冰著:《共产主义道德通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李奇主编:《道德学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甘葆露著:《伦理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江万秀著:《伦理学探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郭广银主编:《伦理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何怀宏著:《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版;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刘可风主编:《伦理学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高兆明著:《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海明著:《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韩东屏著:《人本伦理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王泽应编著:《伦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龙静云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唐凯麟著:《伦理学》,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等。

25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 主要著作有:宋惠昌主编:《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安启念著:《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宋希仁著:《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夏伟东、王小锡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王锐生、景天魁著:《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余达淮著:《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刘琳著:《<资本论>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徐强著:《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夏伟东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王泽应著:《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吴潜涛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刘广东著:《毛泽东伦理思想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唐能赋著:《毛泽东的伦理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魏英敏主编:《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廖小平著:《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李时权主编:《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王小锡、郭建新主编:《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秀华、程瑞山著:《为政治立“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

27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翻译出版了三浦藤作《中国伦理学史》(上、中、下)。

28 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个出版社再版。

29 主要著作有:陈瑛等著:《中国伦理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沈善洪、王凤贤著:《中国伦理学说史》(上、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1988年版);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姜法曾著:《中国伦理学史略》(中华书局1991年版);李书有主编:《中国儒家伦理发展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樊浩著:《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张锡勤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焦国成著:《中国伦理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唐凯麟、王泽应著:《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伦理思想史》编写组:《中国伦理思想史》(“马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李兰芬著:《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述要》(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

30 主要著作有:赵枫著:《中国军事伦理思想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顾智明著:《中国军事伦理文化史》(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王联斌著:《中华武德通史》(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唐凯麟、陈科华著:《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汪洁著:《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乐爱国著:《中国道教伦理思想史稿》(齐鲁书社2010年版);徐朝旭、徐梦秋、席泽宗著:《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曹志平著:《中国医学伦理思想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等。

31 主要著作有:章海山著:《西方伦理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罗国杰、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中国人大出版社1985、1988年版);石毓彬、杨远著:《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王小锡主编:《当代西方人生哲学》(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万俊人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992年版);戴茂堂著:《西方伦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孙伟平著:《伦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李培超著:《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唐凯麟等著:《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张霄著:《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14年版);江畅著:《西方德性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陈真著:《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乔洪武著:《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全三卷,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等。

32 万俊人:《百年中国的伦理学研究》,《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2期。

33 主要著作有: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联斌主编:《军人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正平著:《教育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王昕杰、乔法容著:《劳动伦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潘靖五、茅鹤清主编:《体育伦理学概论》(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周纪兰著:《应用伦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仓道来著:《律师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吕大吉著:《人道与神道:宗教伦理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刘湘溶著:《走向明天的选择:生态伦理学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曾耀农著:《文艺伦理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张怀承著:《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版);王伟、高玉兰著:《性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王小锡著:《中国经济伦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罗国杰主编:《道德建设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熊坤新著:《民族伦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周昌忠著:《生活圈伦理学》(上海社科出版社1997年版);苏勇著:《管理伦理学》(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曹开宾等著:《医学伦理学教程》(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严耕、陆骏、孙伟平著:《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黄建中著:《比较伦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厉以宁著:《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余谋昌著:《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崇明、张爱琴著:《生物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陆晓禾著:《走出丛林——当代经济伦理学漫话》(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陈泽环著:《功利 奉献生态 文化——经济伦理学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李向民著:《精神经济》(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任剑涛著:《伦理政治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万俊人著:《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吴灿新主编:《政治伦理学新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肖巍著:《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欧阳润平著:《义利共生论——中国企业伦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培超著:《自然的伦理学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王伟等著:《行政伦理概述》(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黄瑚著:《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陈汝东著:《语言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曹刚著:《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李建华著:《法律伦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伦著:《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余潇枫著:《国际关系伦理学》(长征出版社2002年版);裴广川著:《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徐大建著:《企业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张康之著:《公共管理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李桂梅著:《乐在天伦——家庭道德新探》(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向玉乔著:《生态经济伦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罗能生著:《产权的伦理维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乔法容、朱金瑞主编:《经济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万俊人著:《现代公共伦理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淑芹等著:《信用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孙春晨著:《市场经济伦理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詹世友著:《公义与公器: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王莹、柴艳萍、蔺丰奇、田克俭著《现代商业之魂》(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彭定光著:《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曾建平著:《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思想探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杨通进著:《环境伦理:全球话语,中国视野》(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林春逸著:《发展伦理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左高山著:《战争的镜像与伦理话语》(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露璐著:《乡土伦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吴恒斌著:《电力伦理学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倪愫襄著:《制度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王珏著:《组织伦理——现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学悖论及其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孙慕义主编:《医学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郭建新等著:《财经信用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甘绍平著:《人权伦理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版);肖平著:《工程伦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版);俞树彪著:《海洋公共伦理研究》(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杨明著:《宗教与伦理》(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梅世云著:《论金融道德风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陈寿灿等著:《社会主义宪政的伦理价值研究》(金城出版社2011年版);王小琴著:《音乐伦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刘可风主编:《企业伦理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曹孟勤著:《人向自然的生成》(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周中之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消费伦理》(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任丑著:《人权应用伦理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版);涂平荣著:《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伦理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周祖城:《企业伦理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王小锡著:《道德资本论》(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赵建昌著:《旅游伦理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毛郁欣、赵亮著:《大数据时代电商伦理前沿问题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曾钊新、李建华著:《道德心理学》(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韩作珍著:《饮食伦理——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下》(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贾磊磊、袁智忠著:《中国电影伦理学·2017》(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王明旭、赵明杰著:《医学伦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版);肖群忠等著:《日常生活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

34 王帆、凌胜利主编:《人类命运共同体》,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5 夏伟东著:《道德本质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 王小锡著:《道德资本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

3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8 王小锡著:《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自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138页。

39 晏辉:《伦理生态论》,《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4期;张志丹:《论伦理生态——关于伦理生态的概念、思想渊源、内容及其价值研究》,《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2期。

40 钱广荣著:《道德悖论现象研究》,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1 负道德即负能量道德指的是与正道德相对的一面。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德是中性词,道德有讲道德与不道德之分、新道德与旧道德之分,这样一来,负道德即负能量道德是存在的。不过,我们的语言习惯中,一般指的道德就是正道德即正能量道德,也就是讲道德。

42 万俊人著:《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5页。

43 王小锡:《道德风险及其规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25日。

44 何怀宏著:《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5 万俊人:《百年中国的伦理学研究》,《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伦理学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