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预警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

2019-12-17郝颖

山西档案 2019年4期
关键词:预警危机心理健康

郝颖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 400067)

大学生是推动我国更好发展的主力军,其成长与发展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关注。当前,高校校园恶性事件频发,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成为了重点与难点。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需要建立起基于心理预警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并通过配套管理,更好地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基于心理预警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策略探究

(一)全面排查新生心理健康

对于高校来说,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生进入校园,此时,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普查测评。在测评中,需要让学生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应对效能自评量表以及心理健康学识自评量表等专业心理测评量表。结合这些专业量表的结果信息建立心理预警库。同时,必须要将测查过程中显示适应能力差、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列出,并将名单交给系主任和班主任,作为长期关注引导对象。对于心理咨询教师来说,则需要根据学生近段时间的表现,预约为其做心理辅导,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二)完善学生心理预警档案的内容

第一,个人基础信息。在进行大学生心理预警档案的建立中,需要完善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班级、寝室、联系方式、家庭成员及基本情况、建档日期、心理普查记录、情绪的自述与他述、记录人等[1]。同时,可以选择性填写心理预警信息,即学生在特定时间点出现的心理异常情况,帮助相关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整体情况。第二,心理预警信息分类。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因素相对较多,最常见的几种因素为学习、恋爱、人际关系、经济、就业等。因此,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应对学生情绪及心理变化,必须要归纳其变化原因,完成心理预警信息的分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针对性地完成干预方案的制定,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第三,心理预警信息的描述。完成心理预警信息类别的划分后,相关教师需要进一步展开描述,并在档案中填写主要的干预方法。其中,在进行学业类别的预警信息描述时,要包含其学业困难的原因与表现。应对方式可以为教师鼓励、学生帮扶、参与心理辅导缓解压力等。在描述经济类别的预警信息时,要包含其家庭经济情况、学生行为表现等。应对方式可以为学校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团体活动与心理团体咨询等。在描述就业类别的预警信息时,要包含就业压力表现。应对方式可以为其提供就业技巧培训、帮助其认清自身优势、克服其负面情绪等。第四,跟踪回访情况。针对完成心理干预的大学生,相关教师还要展开跟踪回访,并将相关情况填入大学生心理预警档案。判定一次干预的成功与否需要观察咨询结束后个体独自面对生活、学习或是工作的情况,且在长时间不会产生同样的心理危机。

(三)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心理危机监控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产生不同问题。一般来说,新生会出现适应性不好等问题,而其他阶段的学生则会受到学业、恋爱、经济、就业等多方面因素产生个性化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在测查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观察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情况,完成心理危机的监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班级内部安排心理委员,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同时,要引入辅导员与心理委员双向沟通的方式,即辅导员定期向心理委员询问情况、心理委员机动性地向辅导员汇报问题,提升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速度。

二、基于心理预警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预警档案的管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多方面资源的支持[2]。基于这样的需求,在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对应的保障体系,为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人员与物资的支持。其中,在人员保障方面,高校需要聘请行业专家,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的同时,完成心理预警档案的标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档案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效果。在物资保障方面,高校要为心理预警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专业的教育心理健康中心。

(二)重点保证档案的时效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成长发生动态变化,因此,想要确保心理预警档案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要在管理工作中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保证其时效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重点完成以下两项工作:第一,新入档学生的心理变化信息更新。该项工作的展开主要针对入校新生,利用心理普查、走访,完成档案信息的填写与更新。第二,原有档案记载学生的心理变化信息更新。对于已经入档的大学生,要利用回访、跟踪调查、心理委员定期汇报等方式完成信息的更新。在干预后测评、跟踪或回访调查中,显示该学生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则应当降低关注频率与等级。

(三)及时完成档案整理与归档。在高校中,每年除了会有大量新生入校,还有大批学生毕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预警档案也要及时展开整理与归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危机程度、个性特征等进行档案筛选。对于一些应激情况相对严重的学生,相关教师应当将其心理预警档案保留一到两年;对于一些心理应激情况尚未完全缓解的学生,可以将其心理预警档案放入毕业档案中,转入单位、社保局或其他学校;对于其他学生,应当将其档案进行封存。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相关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权衡档案留存,为学生心理负责的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其受到歧视。

(四)优化档案的使用率。在大学生心理预警档案的管理中,必须要重点提升档案的应用价值,发挥出其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因此,相关教师要优化档案使用服务,提升其使用率。可以为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以及相应的辅导员教师提供档案信息查阅的权限,使得学生本人、家长以及辅导员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此时,需要重点保护学生的隐私,严禁其他人查阅档案内容,提升学生的认可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而言,要全面排查新生心理健康、完善学生心理预警档案的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心理危机监控,结合完善档案的保障体系,保证档案的时效性,及时完成档案整理与归档等管理工作的落实,提升大学生心理预警档案的应用价值,保证干预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猜你喜欢

预警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预警个啥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