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019-12-17李红坦

传媒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信仰群体马克思主义

文/李红坦 周 柯 金 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院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地位,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媒体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兼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倡导媒体跨界共融的融媒体时代快速到来。“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是融媒体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信息传播模式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媒体互融、全员发声”成为信息传播的常态。这种传播样态为青年群体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开展效果。如何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创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路径,就成为我们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融媒体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本质目的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精神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与现实意义为内容和主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宏大谱系的内涵特征与底层逻辑的理解与认知,对现实生活进行理性化、理想化的改造与评价,使受众在主观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价值判断积极消化并进行有效再输出,从而整体提升人们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精神修养,最终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和成熟的科学理论,而信仰则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高度整合而成的一个有机融合体。在融媒体背景下,各类信息输出口径呈裂变式增长的状态,信息传播“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年的信仰选择也日益呈现出泛化和多元化的倾向。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本质目的,就必须在把准当前媒介样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青年的特点和需求,有效发挥融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进行有效传播与凸显,这样才能实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张力”与“现实征服力”向青年群体的完整叙述,最终实现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

二、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1.“把关人”去中心化。“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提出来的。该理论提出,在群体信息传播渠道中存在着一个 “把关人”群体。“把关人”基于群体规范和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只有那些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信息传播的渠道”。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和政工干部群体既是教育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的“把关人”。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下,他们主要通过专业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等人际传播途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输出到青年群体的意识框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作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能够根据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进行信息的过滤和选择性传输,从而帮助青年群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但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自媒体共同组成了信息的输出源,这种多样化的信息供给来源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平台从校园拓展至整个社会。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原本那种“自上而下”不对称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能同时传递至信息的输出方与信息的接受方。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及政工干部已经无法独立完成“把关人”的角色,需要联动各类主流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才能完成信息的筛选和把关。但在现实中,由于管理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把关人”群体联动机制不畅、效率偏低,“把关”技术更新迭代不及时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未经“把关”的、落后的、消极的、错误的思想和信息通过自媒体平台大量传播,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群体在信息消化的过程中,因无法及时辨别各类消极的价值取向和错误的政治立场而出现各种不良的价值取向和选择。

2.传播者去中心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曾将信息传播的路径分为环状网络和星状网络。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属于典型的“一对多”环状网络。在该模式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界限分明,角色定位非常清晰,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居于绝对的中心地位。然而在融媒体时代,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一个“多对多”的星状网络。这种模式下,一个人既是受众,同时也可以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成为一名信息传播者。这种传播者无中心化的样态,使得信息的消化、解读、加工频次明显提升,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原有信息进行点评、加工继而完成传播。在此过程中,信息接受者与信息传播者可以随时进行角色转化,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时效性明显提升,但信息被曲解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大大提高。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除强调及时性和参与性外,关注更多的还是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者(传播者)作为信息的唯一输出源,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将信息“一对一”传递至青年群体(信息受众)。诚然,这种信息传播模式的时效性和参与性较差,但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却得到了充分保证。但在融媒体信息传播模式下,信息的传播时效大大提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加频繁,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急剧降低。一些“非马”“反马”“反社会主义”的内容混杂在各类教育信息中,在部分青年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容易造成青年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动荡。

3.传播内容去中心化。美国社会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曾经将媒介的内容分为低级趣味内容、无争议内容、高级趣味内容三个范畴。从传播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典型的意识形态教育,强调政治规范、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是其教育内容的突出属性,其传播内容明显属于高级趣味内容。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倡导的各类主旋律内容占据了传统媒体的中心,并且以其政治化、理想化的特征而与通俗文化的生活化、娱乐化形成鲜明对比。但从大众传播学的视角来看,通俗文化中那些较为戏剧的、趣味较低的娱乐内容永远是最能吸引信息受众的内容。在融媒体时代,流量经济、分享经济大行其道,作为通俗文化载体的低级趣味内容因契合大众的信息需求和媒介资本的利益诉求而迅速成为信息传播内容的中心。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政治性导致其在创新方面带有诸多限制,其传播内容、传播形式、话语方式的创新很难跟得上青年群体的需求变化,其在与通俗文化的竞争中因缺乏受众聚焦能力和评价动力而逐渐遭到部分青年学生的冷落。

三、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

1.提高“把关人”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联动效率。“把关人”群体政治责任意识不强和联动效率不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出现鱼龙混杂现象的主要因素。要提升“把关人”群体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联动效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把关”责任群体。在当前“把关人”去中心化的背景下,除了高校教师、政工干部、主流媒介之外,也应将商业媒介、自媒介、信息监管部门等纳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信息“把关”责任群体,并通过加强立法、完善制度等途径明确其“把关”权限和职责。二是及时制定完善“把关”联动实施考核机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把关”责任群体界定明确后,就需要逐步建立相关的联动考核机制,制定科学明确的“把关标准”,并对相关责任群体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培训、监督、考核,制定评价机制,进而有效提升“把关人”群体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联动效率,从而确保信息输出的源头不出问题。

2.强化受众群体信息传播行为的引导和监管。融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被教育者(受众)成为教育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其信息传播行为直接关乎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开展成效。当今社会上绝大多数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信息内容都是被教育者通过自媒介进行传播的,更有个别事件成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因此,强化对被教育者信息传播行为的引导和监管也就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训。通过各种教育、宣传途径,鼓励青年群体积极学习网络传播道德知识,全面提升其信息鉴别能力、信息自律能力和媒介认知能力等,引导其将网络道德意识外化为自己的具体网络行为。其次,要强化法制监管,保证青年群体的信息传播行为的合法规范。法律作为国家规范公民行为、引导舆论的强制性手段,在规范信息传播行为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就是国家在强化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法律监管方面做出的重要举措。第三,要运用互联网最新技术,加强信息传播行为的技术监管。当前,智能监管已经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新手段。在智能监管之下,各种信息的产生和传播轨迹一目了然,网络舆情能够实时、动态、多维地呈现在监管者面前。因此要大力推进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智能监管的普及率和准确性,从而提升信息传播行为的监管效率。

3.创新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融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倡导的主旋律内容产品不再居于绝对中心地位,其内容产品以及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信仰教育内容的现实期待,因此必须不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产品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改造。一是实现信息传播内容的创新。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青年群体需求和时代特征为出发点,改变原有信仰教育内容“泛政治化、泛理想化和泛统一化”的现状,增强其包容性和层次性,构建既弘扬共同理想又兼顾个体追求的“和谐德育”教育内容体系,提升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认同感。二是实现传播方式的创新。具体来讲,就是要适应网络空间技术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发展状况,以提升青年群体的“参与性”“亲和性”为重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构建包含新型审美表达方式、以受众认知荷载能力为核心的叙事方法、具备高速率传播的内容产品矩阵,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北京时间”传媒团队在十九大期间所推出的《祖国力MAX》《我会永远持有中国护照》《中国,新style》《红色经典对我来说》等系列短视频,就是在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

四、结语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融媒体作为媒体融合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体,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各类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类去中心化问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针对去中心化的突出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把关人”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联动效率,强化受众群体信息传播行为的引导和监管,创新信息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等途径,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推动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信仰群体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