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分析
2019-12-17张秀敏张志勇
张秀敏,张志勇
北华大学,吉林吉林 132013
1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1 校外网络舆情弥补大学生对“窗外事”关注度的缺失
伴随着传播路径的丰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已然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他们需要有效地完成对于校外的“窗外事”的关注,进而精进自身的见闻与综合素养。
1.1.1 校外网络舆情拓宽了大学生的科研视野
网络舆情的内容丰富且多元,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打破校园的“壁垒”,积极探寻与学习校园以外的专业领域前沿问题与研究成果,从而审视到自己的不足,拓宽自己的专业科研视野。以高校传媒相关专业为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类型,传媒类专业的大学生,可以积极利用专业学科领域内网络舆情迅速了解业界言论的聚焦点,从而结合自己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并加以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1.1.2 校外网络舆情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下的精英群体,他们正在完成或即将完成高校内的素质教育,他们在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层面的学习与养成逐步成熟,但是在专业实践方面还尚显青涩。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非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校外网络舆情传播,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快地感知社会与行业的温度,准确予以自身的价值定位。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多样网络舆情的交汇,实现对自身的比照,对榜样的对标看齐,从而在查缺补漏中实现对自身不足的弥补。并且,非专业学科领域校外网络舆情的接触,可以有效补充大学生对于课本的认知依赖,从而懂得去向生活“取经”,进而形成其自身的综合审视视角与整体观、大局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1.2 校内网络舆情引发大学生基于“关己”的良性反应
大学生作为全日制教育形式下的群体,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身处于校园之中。因此,对于校内网络舆情而言,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生产者;他们正在“事关己”的前提下,与校内网络舆情进行捆绑。
1.2.1 校内网络舆情增强大学生专业转化能力
当下大学生的学习都有明确的专业学科领域范畴,他们的学习路径清晰,培养目标明确。因此,大学生对于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校内网络舆情的关注,可以及时地获取到本校、本专业的动态实况,从而对于整体的学习环境进行评估,对后续的学习计划进行微调。以高校的选修课为例,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和收集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校内网络舆情,为他人贡献自己的真实感悟,作为其评估课程与自身所需契合度的参考,并且也可以实现自身对于那些课程的客观认知,准确地根据自身所需完成心仪所选。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依据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完成理论的学习,进而以理论为指导,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独具特色的专业能力。
1.2.2 校内网络舆情促进大学生关切问题的解决
校园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常住地,其领域内的网络舆情发酵,除了上述的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校内网络舆情,余下的大多数便是围绕校园生活而生发出的非专业学科领域的校内网络舆情。非专业学科领域的校内舆情,多是由于大学生对于某一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的关注而产生,它们由最初的个别言论而累积为整体意见。但是这种意见受线下繁复的反映通道的限制,往往不能及时地得到解决。因此,依托于互联网舆论通道方便化、及时化、聚合化等优势特点,使得大学生受众的舆论阵地逐渐的由线下向线上转移,非专业学科领域的校内网络舆情由此越发的得以壮大,从而越发的具有影响力。在这种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的作用下,大学生关切问题解决的时效性,这对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相互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2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2.1“鱼龙混杂”的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误导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高速化时代,互联网触及社会大众的方方面面。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拿起手机,受众就可以随时成为“新闻发布人”或者“新闻评论者”。而在此时,“把关人”、“意见领袖”等筛选枢纽的设置却存在滞后问题。在此情况下,大量为博取关注度的虚假消息和充满负面能量的评论,充斥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之中,使得网络舆情环境变得“鱼龙混杂”。在这样的传播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由于存在自我认知不完善、对社会信息认知存在片面性、缺乏信息甄别能力等短板,更容易遭受到负能量的网络舆情的冲击,从而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认知的偏差与负面情绪的产生。在现实环境中,这种由网络舆情带来的认知偏差与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及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产生一定的误导。
2.2 媒介记忆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会留下损害性印记
媒介记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罗琳·凯奇提出,她认为“媒介记忆是作为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而提出来的概念,试图从中探讨在媒介运作中是如何通过扮演一个记忆代理角色来完成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互动过程。”高速化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得社会大众从信息匮乏的时代,转向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裹挟”着社会大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发展完善等原因,更容易受到“信息裹挟”的危害。大量虚假信息与负能量的网络言论,会对高校大学生产生损害性影响,这种影响表面上稍纵即逝,但在量的积累下却是深远持久的。一方面,就被动接受而言。长期沉浸于未净化的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会产生网络世界比现实社会更加真实的错觉、负面情绪激增、认知标准扭曲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大数据的媒介记忆中不会被有效处理,反而会成为带有个人分析价值的数据,进而转化为相应的同系列推送,导致其同质化问题信息不断在大学生认知上加以巩固,这种巩固会在无形中造成伤害的加深。一方面,就主动参与而言。人的情绪是会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但网络媒介作为一种工具,并不具备与人同步的情绪调节能力;因此,当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存在问题的网络舆情予以言论参与或跟风情况下,容易出现客观审视后的后悔,但媒介记忆却使其言论发表具有了瞬固性。在媒介记忆的存在下,人可后悔,但言论不可追回,这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3 结语
当下,网络舆情借助于网络媒介载体,正在实现线上覆盖面的不断拓展,其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当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群体相联系,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舆情对于这一特殊群体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利弊影响。这样,既可为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科学的走向设计,又可为高校对网络舆情的把握提供准确的动态指向;亦可为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辩证认知与言论发表敲响警醒之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