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9-12-17阮桂玉

赢未来 2019年30期
关键词:实验室创设化学

阮桂玉

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吴江明珠学校,江苏苏州 215200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同学思维

1.1 创设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中,化学学习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能有效指导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是化学知识。比如,在二氧化碳的提取实验中,一般是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这两种物品进行实验,老师会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设置问题:“今天我们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可不可以用其他物品来制取吗?有没有别的方法来制取?”一提出来这个问题,同学的注意就会被立刻吸引,从而热烈讨论起来。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借助实验结果,同学明白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选择是稀盐酸和石灰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其发现到化学的奥妙和神奇。

1.2 创设情境问题,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难度比较大是化学实验的特点,枯燥难懂也是化学理论知识的特性,这要求同学有很高的思维品质和理解能力。在化学课堂上,老师要致力于提高同学们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到化学课堂学习中。老师创设问题情境要有趣、符合同学年龄特点,游戏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使同学们在课堂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同学在课堂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神妙以及化学的生趣。

1.3 创设层次问题,实施针对教学

初中生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也更喜欢思考和探究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借助不同的策略方法,把握同学特点,借助恰当合适的提问,来创设不同层面的化学问题,以提高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在探究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思考、掌握以及运用。

2 体现同学主体作用,健全同学动手能力

看,即观察。指引同学带想法去看,如以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查阅化学材料,尤其是化学实验的材料,同学可以借此加深化学知识的理解。

想,即思考。老师引发同学思考,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比如在酸碱盐的反应中,通过实验展示:将紫色的石蕊试剂分别滴在不明的溶液中,有的变红,有的变蓝,有的没有变化。同学接下来自然就会想:为什么产生的现象不一样呢?老师就要通过实验方式指引同学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同学思考能力。

听,即倾听。我们老师全面刺激同学感官,借助化学实验,给同学传播听得化学,老师借助说的方式引导,使每个同学都能学到化学知识。

说,即表达。因此,老师在化学学习中,借助化学实验,尽量给同学表述的时机。老师给不同层次同学表述的机会可以通过借助相关的实验过程。

读,即阅读。化学课本上包含了全面的化学规律、概念,并且有扩展的知识。老师要提升同学的自我阅读、主动学习的水平,可以给同学自主时间,让他们在教学中借助化学实验视频,自行阅读、体会与学习。

做,即动手。在教学中引进化学实验,通过同学实际操作。例如在溶解性实验中,可以让同学观察食盐、面碱、味精三种不同晶体形状的的物质,比较他们溶解性的大小。

3 把握实验过程,杜绝实验事故

3.1 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

我们知道,化学实验若不准守规范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虽然有相应防护可以减少事故,但是也要小心预防。因此,严格遵守必要的操作法规,并贯彻到整个实验中。

3.2 要严格控制实验用剂

有些化学实验虽然反应剧烈,但微量试剂并无危险,量大才会发生危险。如:在小剂量在氧红磷燃烧,反应非常剧烈,但低风险。在做实验组,让学生观察的红磷燃烧现象中的氧气,一定要把握剂量实验,否则会导致事故发生。

3.3 要确保实验环境空气流通

在进行有毒气体实验教学中,比如硫化氢、氯气等,或者是同学自主进行的实验,比如气体的可燃性。比如实验室制备乙烯、氢气等时,实验室要保持空气流通,这样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可以及时逸散到室外中,及时降低室内空气中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从而防止发生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所以必要情况下,实验室应装设换气扇、通风橱等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有效降低有毒气体、易燃气体浓度。

做到以上每一点,相信实验室事故能少很多。所以安全无小事,对于化学实验室,我们更需要谨慎对待,做到安全实验,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实验室创设化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