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2019-12-17啜敏敏
啜敏敏
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校,山西太原 030024
1 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1.1 在学习文化中提高动手能力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核心素养需要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才能真正考查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品质。
语文课程应该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语言运用能力。知识源于实践, 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基于真实的语言环境, 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要在实践中进行, 并在实践中检验。只强调文化学习,不重视实践应用,语言便失去它的意义,也丢掉了语文学习的初衷。只有将语文学习与劳动相联系 ,语文教学才能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设计与展开教学活动,让语文学习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渠道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把文化知识变为劳动能力,架起劳动与语文学习的桥梁,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价值。
1.2 在劳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个体的人文科学知识与能力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人的内在品质,“ 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指标。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我们现行教育体系下的教学活动过分追求高升学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机械的,一味地追求“纸上谈兵”,很少尝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虽然在“素质教育’ 的理念号召下,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我们语文教学还是倾向于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考试技巧的训练, 扼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 可以让学生对生活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实践活动中“润物细如声”般的实现人文素养的培养。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
2 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
2.1 儿歌诗歌中渗透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儿歌, 这些诗歌所选择的意象都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之物, 比如说农田、小动物、植物等等。众所周知, 儿歌有着朗朗上口的优势, 简单而易记。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四季》是描绘四季不同景色的儿歌, 这首儿歌形象生动, 简单明快,画面感强,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让孩子们明白不同季节特有的景物,如:“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形象地描述秋天丰收的场景,感受劳动的喜悦。
一些浅显易通的诗歌中也氤氲着劳动的芬芳,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光荣以及价值。认识到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会有丰富的回报。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真正走进田里,切身感受,用心吟唱这些浸润着生命之歌的儿歌、诗歌,拥有悲天悯人,感念劳动者的情怀。
2.2 经典阅读中渗透
统编版七年级下《老王》一文中,老王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在物质上、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卑微的,却在一个历史时间段里,与杨绛相识。 杨绛先生尊重老王,尊重老王的劳动,平等地对待老王。我们在教授本文时,可唤起学生对劳动者的怜爱甚至是敬重。
统编版七年级上《植树的牧羊人》一课讲述的就是在阿尔卑斯贫瘠的山地上, 一位苍老的牧羊人靠着自己的一双手, 把荒漠变成了绿洲。他——牧羊人,毋庸置疑,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空有理想抱负不行,更需要牧羊人日复一日地劳动,种子才能发芽,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 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分析牧羊人形象,感受牧羊人伟大的劳动精神。通过文本解读, 品味人物精神,引导学生犹如“ 春风化雨”般,被劳动精神所感染。
3 写作训练中渗透
“我手写我心”“写真事抒真情”这些是我们平时写作中常喊的口号,可是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书写“本真”,抒发“真情”?当然得回归生活回归劳动,在生活中找到灵感,在劳作中体会真情。因此,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进行劳动教育渗透,劳动教育的渗透也会促进我们作文教学的提高。如引领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劳动世界,组织学生参加适量的社会、家庭、自我服务等劳动实践, 获得劳动体验, 丰富作文内容等等则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时亟待解决的问题。七年级上册“ 学会记事” 与七年级下册“ 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部分都可以从劳动事迹或者劳动人物入手, 将劳动精神深入内化之后, 才可能写出一篇佳作。
希望在语文学科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劳动教育,能为劳动教育的在学校教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做出小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