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9-12-17山东省档案馆馆长李世华

山东档案 2019年4期
关键词:村级农业农村

山东省档案馆馆长 李世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山东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委立足山东实际,突出地域特色,统筹谋划,科学施策,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围绕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我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确定为调研课题,先后到济南、聊城、临沂、枣庄、济宁、德州等9市17个县(市、区)30多个街道(镇)、社区(村)档案部门,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充分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区位等因素,调研组发放600余份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87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村级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精神,按照国家档案局部署要求,对照初心使命,对标先进一流,深入检视我省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分析制约发挥档案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紧围绕“三农”发展大局,找准档案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的结合点、发力点,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农村改革、经济发展、文化振兴、管党治党等提供了较好的档案服务。1984年,省档案局根据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的改革需要,制定《乡镇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管理的意见》,服务指导人民公社时期档案的整理进馆和乡镇机关档案工作。1993年,制定了省地方标准《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DB37/182-93),推动乡镇档案工作迈向规范化管理轨道。2010年,按照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印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办法》,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推动开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迎来了一轮大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精准扶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的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在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使命担当。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山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新时代山东工作总要求的具体实践。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应延伸到哪里。准确把握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短板和弱项,全面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服务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牢记初心和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刘家义书记对全省档案系统批示精神,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的具体行动。

(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管好用好农村基层管理和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是基层组织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权力运行、预防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档案、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档案、惠农政策执行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档案的健全完善,做到“管权、管事、管人”的依法依规留档,进一步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同时,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也是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手段,是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最直接最便捷的渠道,是监督执纪中收集固定证据最真实最客观的来源,为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撑。

(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今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统一的“智慧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要健全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确定“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弘扬沂蒙精神,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的工作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治理的要求,都明确地指出了在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加强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保障。充分发掘乡村档案文化,对于服务乡村文化兴盛,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记忆工程等具有重要作用。

(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强保障。农业农村档案中保存了大量党和国家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内容,记录了类似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户口信息、惠农资金使用、集体产权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内容,这些档案的建立、保存和利用,确保农民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解决民事纠纷、邻里矛盾过程中有档可查,有案可稽,对于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强化政治担当,充分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在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的基础地位,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农业农村工作能力水平,取得积极成效。自2011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创建10个“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创建省级示范县(市、区)32个、示范乡(镇)258个,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省档案局与省农业厅等6部门联合制定《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规则》,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形成土地确权档案1585.6万余卷(件),其中纠纷调处类6049卷,照片51万余张,录音录像630盘,有力保障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近年来,分别制定了《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山东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2018年以来,按照国家档案局统一安排部署,在我省根据不同村情选取了章丘区三涧溪村、临沭县朱村、环翠区孙家疃社区、长清区马套村、兰陵县代村、茌平县耿店村6个村开展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试点。2019年6月14日《人民日报》第14版整版刊发文章《小村档案馆,见证变迁留住根》,报道了临沭县朱村建设山东省第一个村级档案馆,收藏会计、土地、文书、组织等10类7000多卷(件)档案,记载革命老区小村庄的历史巨变,发挥档案重要作用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省档案馆在国家档案局召开的全国村级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济南、淄博、济宁、临沂等市积极组织开展档案工作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新农村档案“十百千”工程等,认真贯彻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制定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村级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虽然我省在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国家档案局的充分肯定。但从调研情况看,对照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走在前列”“高质量发展”“山东特色”的目标要求,我们在农业农村档案资源收、管、存、用方面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在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积极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农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档案意识比较淡薄。调研中发现,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性质、价值、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的市县,不少村级组织的支部书记、村长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村民对档案缺乏了解,档案意识淡薄。虽然农业农村档案是规范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硬性考核指标、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能力差等原因,导致档案工作常常受到忽视。在问卷调查中,115个乡镇中有15个从未对村级档案工作开展过指导;141个行政村中,有28个村没有档案室或档案库房,65个村居的档案未采用以村为保管单位进行保管,由涉农部门分散保管,141个村中只有3个村有专职档案员,其余均为兼职或临时负责。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村级基层组织负责人受文化程度等因素制约,连档案的基本概念都不掌握,问他村里档案工作开展得怎么样,一脸茫然,最后从办公桌抽屉中拿出一个开会用的记录本,说只有这个。不少村缺少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和保管条件,从而导致如村民选举、低保费领取登记表等许多重要的档案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办公室或储藏室,部分村干部为方便使用将档案随手放在办公桌上或带回家中,给档案实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另外,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多人少压力大,在各种任务接踵而至的情况下,由于缺少足够的重视和考核,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投入的精力不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开展档案工作。同时,基层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关心和认知程度不够,虽然普遍认为类似于土地承包合同、惠农补贴、人员户口信息等方面内容需要真实、准确、完整地保存,但是对这些信息是否是档案、是否需要收集归档和如何进行利用在概念上缺乏清晰的认识。

(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一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各级各部门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2010年至2013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创建活动之后,在全省面上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持续推进不够,抓个别典型多,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相对少。市县档案主管部门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有些村通过不懈努力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局面,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生活富裕了,但是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传承文化精神时却发现原始档案资料没有留存,有的散存在村支部书记、村长或村会计个人手里,不齐全不完整,给工作带来很多问题。二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多年来,济南、淄博、济宁、临沂、青岛、威海等市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2012年至2015年,济南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1182个村达到示范村标准,3721个行政村通过规范化建档验收,77个不具备档案自管条件的行政村实现“村档乡管”,2016年起又开展了“千村示范”工程、新型社区建档示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淄博从2014年起连续3年开展新农村档案“十百千”工程,建成11个档案示范村,1000多个村建立了规范的档案工作。在调研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推进力度不同造成的这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础工作好的村(社区),档案工作保障有力,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分类标准统一,库房设施齐全,安排专兼职档案员,配齐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不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推进迟缓的市县,村(社区)办公场简陋陈旧,无法达到保存档案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管理人员不到位,档案散失问题严重。有些村存放档案的房间兼做存放农具、杂物仓库使用,未采取保障档案实体安全的相关防护措施,档案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三是农业农村档案门类收集存在不平衡问题。现阶段,村级档案中文书类、会计类档案占绝大多数,财务档案由乡镇统一管理,收集整体较为规范,基建项目类、设施设备类、照片类档案数量很少。而在文书类档案中,党建人事档案、村务管理档案收集较为齐全完整,但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档案等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归档不及时、不归档的现象。

(三)农业农村档案标准不统一管理不规范。一是农业农村档案存在分散管理的情况。根据国家档案局《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村级档案工作主要包括村级组织对村级档案进行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工作。”村级档案应当由村进行保管,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部门、“七所八站”为了方便使用,把相关业务的村级档案留存在本部门进行保管,这种分散管理模式不符合我国现行档案采用的全宗原则,破坏了全宗档案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和村级历史活动的完整性,给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后期的利用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二是农业农村档案法治水平不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从国家层面规范了村级档案管理。《山东省档案条例》和1993年省档案局制定的《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村级档案管理的要求。1995年,济南市制定印发《济南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立法的农村档案地方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但是在调研中我们明确感受到,由于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乡镇政府没有专门负责档案管理的部门,导致了相关档案法律法规和制度在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出现了断档,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造成一些村干部档案法治意识淡薄,存在不少故意隐匿、损毁、丢失、涂改、伪造档案的现象,这不仅违反了档案法律法规,也为逃避违法违纪行为监督和问责制造了条件。三是档案标准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在问卷调查中,141个村中有70个村没有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绝大多数档案分类方法与村级档案管理规定不符。村级档案归档范围比较混乱,有的明显不属于档案的一些图书、资料和档案一起归档;分类标准不统一、不一致,造成后期档案查阅困难;存在重收集轻整理的现象,档案随意堆放、未编制目录、案卷排列无序的现象不在少数。四是档案安全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造成的安全隐患,比如档案库房未采取防火、防盗、防水(潮)、防光、防尘、防磁、防高温、防有害生物等措施;比如缺乏技术支持没有根据不同载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管措施以延长档案寿命;比如对损坏的档案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修复,等等。另一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比如档案工作人员因麻痹大意、不遵守规章制度或档案保护意识不强,使档案实体受到损害,比如有关人员为了个人目的和利益,有意识地破坏、损毁、涂改档案等。

(四)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不到位。一是制度保障不到位,有的市档案主管部门在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方面服务指导不到位,村级档案工作干什么、怎么干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有些制度在制定过程中缺乏调研,不接地气,看起来“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却“空假虚”,脱离农村工作实际,作用发挥差。二是资金保障不到位,一些经济薄弱村在硬件设施、档案工作人员劳动报酬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硬件配套不齐全、破损陈旧设备更新不及时,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档案人才队伍保障不到位,有的村级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需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在部分行政村由村会计管理档案的情况比较普遍,村会计全面负责村里的文书、报表工作,兼顾从事档案工作,多数村会计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档案培训,对档案法律法规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标准规范等缺乏基本了解和掌握,并且普遍存在年龄较大、学历水平偏低、计算机应用不熟悉等现象,难以真正担负起档案收集、整理、利用等工作任务。在档案工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档案工作能否政策开展完全依靠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个人喜好,档案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五)农业农村档案的利用开发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档案的价值体现在利用,长时间不用落满尘埃的档案难以体现档案的价值,档案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不能为乡村治理服务、为民造福,也反过来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济南市平阴县孝直村、临沂市临沭县朱村等充分挖掘村史红色档案,开展家风家教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档案进行维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发挥档案凭证作用解决邻里纠纷等,都让村干部和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档案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档案工作、协助开展档案工作,有力促进了档案工作开展。但在有的地方,有些村干部出于各种原因,担心人民群众看到档案,甚至拒绝村民合理的查档利用诉求,致使部分档案收集后就被束之高阁,锁在柜子里躺在档案架上睡觉,群众不支持甚至抵制留存档案,许多档案由村干部包办代替,真实性、凭证性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而且不少村级档案室的设施设备比较简陋,档案整理不规范,难以达到方便利用的条件。农业农村档案的开发利用、编辑研究工作在许多地方都处于空白状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传承红色文化、民俗民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基层稳定方面发挥档案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初心和使命,认真开展检视反思,深挖问题根源。一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对国家档案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贯彻落实不坚定不自觉,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持续推进的韧劲不够力度不大。二是对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没有在心中牢固树立起来,还没有把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上升到践行初心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三是依法依规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2016年8月,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对我省反馈意见中指出,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既无行政编制也没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履行行政职能时名不正言不顺,影响了法律赋予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县级档案局馆分离,“三定”方案未明确,局馆职能需要进一步理顺,不利于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四是省级档案部门在加强调查研究,为基层档案部门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高有效制度供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征求意见中,有的市县档案部门提出我们深入基层调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的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这些问题在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五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深入抓落实的作风还不够扎实。对档案工作长期抓、抓长期的认识不够,工作中重部署安排、轻督促指导,没有做到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充分发挥村级档案试点作用,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抓落实,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实现创新发展上还存在不小差距。

三、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农业农村档案是我国档案资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是各级档案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责使命,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依法治档,创新思路举措,加强指导服务,推动形成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整体合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档案部门积极贡献。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刘家义书记对全省档案系统批示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从更高政治站位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矢志不渝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认真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对照初心和使命,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坚持问题导向,深刻分析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根源,深入检视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存在的差距,找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点和切入点,以对档案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要机遇,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各级档案部门各司其责,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推动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跟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二)进一步强化档案意识,明确加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山东档案》杂志、山东档案信息网、“山东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齐鲁兰台”头条号等媒体的作用,宣传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宣传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对于加强乡村治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度,进一步重视支持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基层档案部门要结合“6·9国际档案日”“12·4国际宪法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法治宣传活动,强化档案法治意识,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把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首先解决档案收集和档案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宣传、服务指导、制度规范和监督问责等措施,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特点,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分类施策,确保先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材料齐全完整收集起来,条件暂时不具备的可以“先收集、再规范”,注重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努力做到收集齐全完整、档案安全保障有力,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服务手段,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资源的规范管理和挖掘利用,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在服务乡村建设、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维护地方稳定等方面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积极作用,让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档案资源的重要作用,以更有效的档案资源利用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标准规范体系。认真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健全村务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围绕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充分发挥制度的强制、规范、调节作用,通过健全完善的档案制度体系来推动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将档案工作制度体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制度体系中,把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作为综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制度建设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创设新制度、改革旧制度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有效制度供给水平,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掌握农业农村档案资源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各地档案工作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和档案工作基础等因素,健全完善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业务制度规范,对农业农村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全过程进行规范。加强与组织、民政、农业、财政、国土、水利、畜牧等涉农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档案工作机制,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四)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档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加强统筹规划。结合《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认真研究档案部门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干什么”“怎么干”,制定中长期规划,推动农业农村档案有序规范开展。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考虑各地农村发展实际和发展水平,不搞“一刀切”,对档案工作起步晚,发展不充分的地区,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档案资源收集、保管和安全保障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对基础一般的地区,要通过档案规范化建设,逐步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的制度化、标准化,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上水平;对基础较好的地区,大力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档案信息化工作和开发利用工作,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新路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问题短板,创新思路方法,推动整改落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确保农业农村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加强村级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村级档案员的业务水平、能力素质。加大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保障档案工作基本条件,依法依规保障农村档案员劳动报酬。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构筑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防范体系,重点强化防火、防水和防盗等安全措施,坚决杜绝档案安全事故发生。创新思路举措,充分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和现实需要,把档案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紧紧抓住乡村文化振兴的机遇,依托“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把村级档案室建设融入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之中。总结部分市县试点经验,积极探索“村档乡(镇)管”工作新模式,本着村级组织自愿的原则,对领导班子不健全、集体经济薄弱、不具备保管条件村居的档案依托乡镇档案室实现集中管理。

(五)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档,为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规范有序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充分认识依法治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档案立法、档案执法和法治宣传工作,切实做到档案工作依法治理。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国家档案法规规章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扎实做好档案法规规章的清理、修订、补充、完善等工作。结合我省档案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工作进展情况,做好《山东省档案条例》和政府规章、相关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做好上位法落实落地工作。依法依规认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敢于较真碰硬,严肃查处各种档案违法违规行为,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积极移交村干部故意损坏、涂抹、丢失、隐匿档案行为中的违法违纪线索,充分发挥依法治档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加强档案法治宣传工作,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手段,进一步普及档案法治知识,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法、懂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各级档案部门要跟进做好《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落实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梳理汇编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相关规范标准,编辑《村级档案管理服务手册》,为村级档案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农村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交接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级档案部门分工负责,开展分级分层、多种形式的农业农村档案业务专题培训,帮助乡镇、村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业务素质。开展经常性、制度化的档案业务服务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档案业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推进村级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认真总结村级档案工作转型升级试点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召开专题座谈会、现场推进会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六)进一步提升档案开发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档案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作用。改变过去档案工作“开门守摊”方式,将工作重心由重保管、重整理转变为重征集、重利用上来,强化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形式,充分满足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对档案的需求。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产业、红色教育、民风民俗等地方乡村特色,积极构建起多元化美丽乡村档案资源体系,让“档案记忆”为美丽乡村建设增色。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档案资源利用开发水平,通过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推动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围绕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积极开展档案服务,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拓宽档案利用渠道和手段,探索服务新模式,深化全省档案目录中心、档案查询利用平台建设,加强宣传引导,推进逐步向乡镇和村级拓展,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实现“网上查档”“异地查档”“就地取档”,切实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为服务全省八大发展战略,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档案部门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村级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