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国外高校的创意课堂

2019-12-17林小鱼

故事会(蓝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琼斯墓碑墓地

@林小鱼

墓地里的采访课

琼斯教授给我们上第一课时,所有同学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笔记本电脑屏幕闪亮。

“把东西收拾好,我们去外面上课。”琼斯教授如是说。所有同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小雨中步行了15分钟后,教授带我们走进一处墓地。阴沉的天空,潮湿的空气,加上墓园中随处可见的长了苔藓的石碑和墓志铭,略显阴森的氛围让我们几个女生心中忐忑。

直到走到墓园中央,教授才让我们停下来,指着一座墓碑对我们说:“第一课,请大家分为两组,找出这块墓碑主人是否真正埋骨于此的证据。”

墓碑上只有主人的姓名:约瑟夫·豪,还有生卒年月:1804年12月13日至1873年6月1日。

分好组后,所有人开始找线索和证据。比如这座墓碑很高大,墓地面积不小,墓主人很有可能比较富有或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人迅速搜索了这个名字,发现约瑟夫·豪是一位政治家,甚至能找到印有他头像的邮票,印证了这是一位“大人物”的猜测。

考虑到人物年代,我们认为只有档案馆或者图书馆能够找到相关资料。小组人员立刻从不同角度入手,有人找到他的家族谱系,有人找到逝者的医疗记录、死亡记录,还有同学找到墓地缴费底本。一位幸运的同学在此时找到了他的传记,书中引用了旧报纸内容,是一位记者参加葬礼、亲眼目睹约瑟夫·豪盖棺下葬的过程。抽丝剥茧地从档案馆的微缩胶片找到当日报纸和报道原文后,这位同学终于拿到了教授要的证据,赢得了课堂奖励:一大盒当地特色甜品。

你“审问”过教授吗

琼斯教授曾复印了几百页的警方审讯记录。这些记录通过向警方申请公开而获得,审讯对象是加拿大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罗素·威廉姆斯。威廉姆斯非常狡猾,我们要从记录中分析嫌疑人用哪些方式回避警方问题,说了哪些谎话,警方又是如何巧妙提问戳破谎言的。

学完技巧之后,我们的下一个课堂任务就是采访琼斯教授。在采访之前,我们分别搜集他的个人资料,有的同学从他的社交媒体入手,翻阅媒体对他的成就的报道,查找他做记者时写过的报道。也有同学拿到他的妻子和朋友的联系方式,预先做了外围访问。每个人在课堂上对着摄像机“质问”琼斯教授,这些问题大到他所做的项目的公正性,小到他是不是周末偷吃了家里用来烤饼干的面团,严肃或恶搞,无所不包。不论是什么问题,教授都会不停地躲闪、撒谎,直到学生找到突破口、挖出真正的答案才算过关。

上课也能玩手机

在智能手机成为学校“公敌”的时代,美国贝勒大学教师凯文·多尔蒂却一直鼓励学生在自己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好好用手机。他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讨论小组,把所有学生拉进组内。经过两年半的研究,他认为,允许学生课上使用手机讨论小组功能可以对学生学习表现产生积极影响。积极参与群内讨论的学生更有归属感,成绩也更好。

他认为,讨论组的形式把250个坐在同一间教室但很陌生的学生变成了集体,更好地促进了课堂讨论。为了更好地发挥讨论组的功能,多尔蒂还让一位助教专门担当社交媒体管理员的角色,负责监测讨论组内的对话,更新组内的图片、视频以及当日思考问题。根据学生所发内容收到的点赞数,学生可以赢得一些小奖品,比如咖啡店礼品券等。

猜你喜欢

琼斯墓碑墓地
琼斯太太的魔法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书
包山底
在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间:德里安·丽斯-琼斯①教授访谈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跟踪导练(二)5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清明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