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9-12-16涂序勇陶雪雨罗智伟
涂序勇 陶雪雨 罗智伟
基金项目:2018年宜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南渡文人创作的家国情怀主题研究(项目编号:YCSK2018-042)。
摘 要:辛弃疾一生历经沉浮,艰难坎坷,但仍一心向国,以收复失地,抗金复国为毕生志向,使稼轩词适中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辛弃疾的词作中,他始终胸怀天下,难舍故国常常缅怀过往,追忆疆场生活;但由于投降派的打压与排挤,在其词作中更是常常流露出对明君的渴望以及对偏安的嘲讽。即便如此,辛弃疾都以忧愤悲壮的调子,唱出了他那始终不变的爱国之心,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了稼轩词的始终。
关键词:辛弃疾;词;爱国精神
作者简介:涂序勇,男,1963年生,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实验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陶雪雨,女,1996年12月生,海亮初级中学教师;罗智伟,男,1983年生,宜春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02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都是在分裂的南北和破碎的山河中度过。词的创作成为辛弃疾后半生倾注全力的事业,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全方位展现。在其为后人留下的词作中对过往的缅怀,对明君的渴求以及对现实的讽刺,表达出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下面拟从三个方面来陈述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胸怀天下,忧愤难抑
南归之后的辛弃疾处于一种抗金复国的热情豪迈和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状态中,他始终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正如俞平伯说:“其所以慷慨悲歌,正因为壮心不已。”[1](P13)于是,在他的词作中,既有对过往疆场生活的缅怀,又有对故国的思念,并且变得忧愤难抑。
首先是缅怀过往,追忆疆场。辛弃疾是从爱国战场上冲杀出来的英雄, 是曾亲历烽火岁月,建立了许多传奇式功勋的英雄人物, 南渡后又组建过“飞虎军”,亲自带兵平定了茶商军以及农民起义军,“是一位在实践方面果然可以建立事功的,有谋略、有胆识、有眼光、有手段、有才华,而且有权变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2](P413)清人谭献也曾说过:“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是弓刀游侠。”[3](P58)但由于归正人的身份始终遭到南宋朝廷的怀疑,一身才干无法好好发挥,辛弃疾时常会通过作词来缅怀这段军旅生活,追忆疆场经历,表达自己渴望重回沙场,为国效力的迫切之心,从而体现了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P250)这首词是为了赠给志同道合的好友陈亮,与之共勉。词由醉后、梦中、现实三种境地构成,运用了多个军事典故,以军旅生活为描写对象,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人物置于既如同在现实,又似在梦中的境遇,拉开对少年疆场生活的追忆。辛弃疾醉后挑着灯在看剑,为进入梦中打开了一扇大门。接着,进入了梦中,梦境中既是辛弃疾对少年疆场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真实回忆,也可以看作是辛弃疾的幻想和虚构,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沙场秋点兵,驰骋疆场,期待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其次是难忘故国,眺望神州。祖国分裂,神州沉陆,这给北方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痛苦的现实,同时也激起了辛弃疾抗金恢复的强烈愿望。稼轩词在这方面的内容之所以一直有着经久不衰的强大感染力,其奥秘就在于它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契合以及词人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在词的创作中,辛弃疾每当念及中原父老,那种心痛之情,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一直念想要眺望神州。“西北望长安”与“举头西北浮云”一类的词句在辛弃疾词的创作中时时可遇,分裂的神州大地已经成了辛弃疾心中无法抹去的阴影。即使是在应酬性的祝寿词中,他也仍然无法摆脱对中原神州的关切与思念之心:“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5](P119)他时刻以恢复中原,救民水火为己任。在《水龙吟》一词中,他引谢安先隐后出的事情写道:“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苍生百姓,中原神州是词人心之所系,理想之所在。为了收复失去的大好山河, 为了解救同胞父老,辛弃疾因而在词的创作中大力讴歌恢复大业。除此之外,在辛弃疾的词中 “长安”、“中州”等字眼也出现得比较多。这些词的背后都充满了词人对故国的一片难忘之情。
二、登临怀古,渴求明君
辛弃疾的词作中有非常多的怀古作品,常常借古抒怀,并且使用大量的典故,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曾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然尤未至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6](P123)辛弃疾常常引用古人典故,虽然从手法看有些像在“掉书袋”,但大部分是借此缅怀那些整顿“乾坤”有志大一统的英雄人物,这是因为他渴望有那样重整山河的明主出现,现实生活中需要这种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君主。显然怀古是为了呼唤今人,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P573)
这是一首充满忧思与悲愤的怀古名篇佳作,辛弃疾在追古伤今中运用了五则极为恰当的古人典故,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信手拈来,引入词的创作之中。面对京口山水,北望神州,词人不由想起孙权的英雄伟业与这千古江山相应争辉,刘裕的英雄气概引起了后代的瞻慕和追怀;刘义隆的惨败,拓跋焘的苟安,都是借古喻今;廉颇虽老,但雄心犹在,词人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爱国主义精神仍旧未变。其中,孙权,刘裕,廉颇这三人都是能平定天下造福一方百姓的人物。东汉末年,孙权乘乱拥兵自立,统一江东,保护了江南黎民百姓的安宁;东晋末年,刘裕依靠战功起步,最终夺取了帝位,而他在篡位之前曾多次北伐,收复中原失地,为民族统一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廉颇则凭仗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数次为赵国抵御强秦的侵略,成为庇护一国安危的肱骨之臣。词人举出历史上北伐有所作为的统治者,正是为了隐射当今大片山河破碎,南北分裂却苟安于杭州一隅的南宋王朝。
辛弃疾力主整顿乾坤,在词中表现对“补天裂”的“明主”的渴望。辛弃疾特别仰慕大禹的万世之功,如《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沈,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8](P278)辛弃疾用这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他心中所向往的时代,渴望现实中会有大禹这样能够整顿乾坤,解救百姓于金兵的压迫下水深火热的生活的明君出现。
三、直刺现实,讽刺偏安
然而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却是又是另一回事。辛弃疾的主张与南宋政府的投降求和政策相左,终其一生,南北统一的恢复事业始终未见有一丝一毫的转机,这样,辛弃疾的悲愤化为了怒火,直刺现实,讽刺偏安,痛斥投降派,批判和嘲讽“江左沉酣求名者”(《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苟且偷安、阻碍恢复的投降政策。 辛弃疾是一个立志收复失地,整顿乾坤,统一南北的爱国志士。他投奔南宋以来,多次上书献策想让朝廷出兵北伐;他做地方官时,设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积极为北伐中原筹措。然而,南宋的最高统治集团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国家的山河破碎,一味退避江南一隅以求苟且偷安,同时对抗战人物多加贬谪弃置。这种腐败状况、偏安于杭州一隅的局面,令辛弃疾极其愤慨,他在词作中,用直接且犀利的语言对南宋政府的投降政策与用人不当,以及官场上苟且偷安之人,进行了彻底揭露和愤怒谴责。
如:《千年调·卮酒向人时》:“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9](P129)在这首词的上阙中,词人将那些溜须拍马,一味迎合,阿谀奉承的人比作倾斜的酒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些人的可笑姿态;“鸱夷”则是指一种皮制的酒器,容量很大,可以任意伸缩,因此被用来比喻善于迎合能伸能屈的人;“甘国老”则是指甘草,更加直接的讽刺那种毫无立场的墙头草。在词的下阕中,词人表示自己不是“秦吉了”这种学舌之徒,而是不善逢迎,“出口人嫌拗”,个性耿直的人,直到近日才明白了这种处世之道的好处,但想学却也学不来。这一首词直指南宋黑暗腐朽的官场,勾勒出一幅士林官僚百丑图,讽刺语言直接又辛辣,在对这些苟安之徒的嘲讽的同时,也表明了词人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辛弃疾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其一生的情感,在其词作中,个人使命与对国家、朝廷的责任感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稼轩词成为我们领会辛弃疾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前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13.
[2] 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13.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58.
[4]鄧广铭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20.
[5]邓广铭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20.
[6]辛更儒编.辛弃疾资料汇编[Z].北京:中华书局, 2005 ,340.
[7]邓广铭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20.
[8]邓广铭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20.
[9]邓广铭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