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探讨
2019-12-16梁冬冬
摘 要:随着工业化以及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在我国产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CDIO理念作用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基础上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
关键词:CDIO理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TH-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10.068
高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核心阵地,人才培养效果和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紧密相连,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革新的关键性内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常见的专业之一,要在落实CDIO理念过程中科学构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促使学生在夯实专业课程基础中深化发展思维能力,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实现全面发展中客观展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用价值。
1 CDIO理念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CDIO理念属于国际工程教育中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当下国际工程教育革新过程中的最新成果,C、D、I、O分别是构思、设计、实施以及运作英语单词首字母的缩写。CDIO理念强调教学方法和工程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实践经验等有效衔接,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作用下的工程环境为导向,强调理论、实践二者协调统一,优化设计相关的教学课程,便于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过程中进行多样化实践,在工程问题有效解决中不断获取相关学科知识、技能以及经验,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深化发展思维、能力以及素质。此外,在科技、工业等不断发展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的同时,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CDIO理念符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客观要求,要在合理化渗透过程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
2 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
2.1 设置专业主次课程,明确专业学习方向
高校要在落实CDIO理念过程中针对当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方向、变化、技能要求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点,合理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明确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专业主次课程,即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有机整合产品构思设计、制造运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知识。确保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次课程中能够有效构建整个框架体系以及学习思路,明确专业学习宗旨、方向,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知识过程中能够积累行业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知识。
2.2 构建专业课程群,有机整合课程零散知识
在CDIO理念作用下,高校要围绕设置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针对相关行业对人才知识层次、能力、素质等层面要求,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方面入手,对设置的一系列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化分类,科学构建专业课程群。要具有鲜明的综合化特征,有机整合专业课程零散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中能够准确把握各层面知识之间的关联,系统化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顺利激发兴趣,在高效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等过程中提高学科学習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层次。
2.3 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设计课程项目
高校要以CDIO理念为导向,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立足设置的主次课程、专业课程群,在理论、实践二者结合中科学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项目,在课程教学革新过程中优化完善传统教学方法,将分层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等落到实处,设置层次鲜明的课程项目、实践任务,让学生高效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将其活用到实践中,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以及素养,客观展现课程体系建设实效性。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要在解读CDIO理念过程中,把握我国工业化以及信息化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和要求。针对自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情况,优化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便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过程中培养良好品质、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最大化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满足相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真正意义上将CDIO理念落到实处,客观展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亮点。
参考文献:
[1]袁健,黄晓峰,吴卫东.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1):49.
[2] 姜彦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8):41.
[3] 何船.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76.
(03)
作者简介:梁冬冬(1965-),女,吉林白城人,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E-mail:4159802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