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9-12-16杨惠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杨惠燕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探讨了健康教育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重点研究了当前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指出:结合体育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来精选健康教育的内容;创设体育课堂健康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获取健康知识;加大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培训力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等措施,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落实,能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校体育  核心素养  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c)-0112-02

根据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規定,“国家将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明确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增加培养健康教育师资的投入,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当下,健康教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健康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为此,如何更好地把健康教育纳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如何真正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体育健康素养,成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课题。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1.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明确指出,各个学科需从自身学科价值和特性出发,构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目前,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才刚刚开始,高中课程标准组专家从体育品德、运动技能、健康行为3个维度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学者姜勇等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含3个维度9个要素的框架:人与工具(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创新);人与自己(健康体能、心理健康、体育意识);人与社会(社会适应、迁移能力、体育道德)[1]。学者于素梅认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个维度,细化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6个要素[2]。不同学者提出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虽然表述不同,但都包括一些共同素养:运动技能、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等。

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和环境适应。”《标准》对健康行为概念做了详细的描述,我们想要培养学生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需要通过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传授运动技能和体育科学知识来实现。育人的过程与体育技能学习和健康知识内容理解的过程紧密相连,这其中必然包括大量的健康教育活动,因此,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使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步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人生观,学生在课堂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学习、分析和思考,汲取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逐步发展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2  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反思

当前,健康教育已经在一些中小学校推进,具体的开展形式有:专门的健康教育课,教材主要围绕“卫生习惯、生命教育”等内容,每学期安排几次课不等,或以专题教育形式存在,在班级班会上由班主任组织。与此同时,体育课的健康教育也在进行中,但效果不尽人意,这使许多“育人”的想法只停留在口号层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评价等没有明确规定

《标准》2017中提出:“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和环境适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锻炼习惯”“健康知识”和“情绪调控”等应是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要把握的重点,需要体育教师围绕此目标,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知行合一”的能力。但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标准》未建立统一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也没有设置各运动项目的课时计划和单元计划[3],对课程内容选择没有规定,课程评价也没有标准,这造成体育理论知识内容(健康教育)不成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的现象。

2.2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时设置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近年来,根据新一轮学校体育的改革要求,中小学体育课程课时上有所增加,有些学校还有专门的课外锻炼时间,整体上中小学生身体活动时间增加了,但体育课程并没有增加体育理论课时,只强调在实践课上渗透体育理论和健康知识的学习。在实际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讲授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知识点,忽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仅依靠对健康知识一知半解的了解和掌握,难以形成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校健康教育一般采取在实践课堂上渗透或是在理论课堂上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3 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素养急需提升

长期以来,一线体育教师主要以体育实践课教学为主,注重运动技能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比较缺乏体育理论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不够重视。教师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讲解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对健康行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因此,在健康教育重要性凸显的当前,体育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要定期进行有关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素养。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结合体育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来精选健康教育的内容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效果,它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的依据。新课程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从知识本位向素养能力本位的转变,也促使课程内容出现创生性和适应性的转变,应结合各学段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来安排课程内容[4]。因此,制定国家层面的体育课程的健康教育内容选择标准应从教育目标、体育核心素养两个方面进行考虑[5]。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课程中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时应该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综合考虑学科、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的关系,做出合理的选择。

3.2 创设体育课堂健康教育内容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在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自主探究问题得出正确答案。体育课程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要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运用以及培养学生从学习情境到日常生活的迁移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需求来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获取健康知识

利用校园网络创建健康教育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电脑和移动通讯设备,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答题,与教师、同学互动。在“线上”自主学习健康知识,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学校体育理论课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和健康的重要性,进而在学习态度和锻炼态度上发生转变。

3.4 加大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培训力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健康教育的培训。其次,体育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健康知识与运动项目的关联性,确定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把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应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且具体评价。

4  结语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任重道远,广大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健康素养的培养,不仅关注健康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的形成。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能力,以及针对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和落实健康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健康知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勇,王梓桥.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特征与构成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6(10):39-43.

[2] 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學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J]. 体育学刊,2017(4):5-9.

[3] 张瑞.“目标树”视角下对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技能类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4]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5] 殷荣宾,季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与路径[J].体育学刊,2015(9):75-80.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