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提升 与价值讨论
2019-12-16黄素琴
黄素琴
摘要: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当中,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中职教育的音乐教学工作当中,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音乐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边缘化,也就是说音乐课程并不被老师学生重视,甚至出现被忽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育工作很难深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当中,东边针对中职学生音乐教育方面的欣赏兴趣进行研究分析,从而给音乐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职学生 应用课程 欣赏课程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程当中尤为如此,音乐课程属于艺术类的,教学工作在这方面,学生的兴趣可以说决定了是否能够真正投入到老师安排的课程活动当中,所以对于中职音乐教学工作来说,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中职音乐老师讲这方面的工作重视起来,保证在中职音乐教学当中能够发挥出学生兴趣的真正作用。不仅能够帮助老师课程教学工作效果提高,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足,管理流程不够完善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工作当中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力度,远低于数学,语文等其他学科,这不仅影响到了音乐老师在课程开展活动方面的选择,更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管理理念,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导致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当中缺乏一定的兴趣,难以真正融入到音乐课程当中。从学校本身来看,在音乐课程的投入方面比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及老师在教学学习活动当中的实际需求,直接导致许多音乐兴趣培养的教学课程难以得到有序的开展,导致这方面的原因需要从中职院校本身的教学工作来看,我国现阶段的中职学校教育重点大多数都在学生的职业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这导致学校在教学课程方面的资源投向,都倾向于专业教育,忽视了在音乐课程方面的投入,直接导致音乐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力量也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内容单调,学生兴趣难以激发
从音乐课程的教学大纲来看,目前在中职院校方面的音乐教学工作,相关部门仍然没有给予一个配套的教学大纲,这导致中职院校的音乐老师在教学目标及课程安排当中,缺少一定的参考导致相关教学内容之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给学生安排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出现形式单调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导致学生无法融入到音乐课程当中,具体来看,在音乐兴趣培养方面的具体应用内容的安排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实施的教学方式与音乐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背离,所以对于音乐课程的老师来说,需要进一步完善音乐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完善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给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教学方法落后,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由于音乐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工作当中所使用的教学体制比较落后,明显与目前的信息发展速度不匹配,具体来看表现在教学工作当中投入的软件以及硬件等方面的内容比较落后,缺少先进专业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方面兴趣的调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设备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对老师安排学习内容的兴趣。帮助在传统的音乐课程当中融入更加生动的内容。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属于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这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想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求老师在课堂当中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认识,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景来看,老师在教学形式选择方面比较单一,仍然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无法迎合音乐欣赏兴趣教学模式的需求,老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音乐内容,并根据这些音乐内容设置合适的任务,引导学生融入到老师对音乐的讲解当中,他对于音乐欣赏兴趣培养的教学环境的建设,可以从如下两点入手,首先是创建一个音乐问题的情景,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老师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穿插一些关于音乐欣赏方面的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完成音乐的欣赏,从而有针对性的深入体会音乐内涵。第二方面是需要老师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观赏音乐的情境,老师可以在音乐课程当中引入多媒体工具,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将音乐完整的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音乐的内容,对欣赏兴趣的培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比如在黄河大合唱的课程当中,该音乐比较广阔设计到中华名族的斗争精神,通过单纯的听是很难体会其中的内涵,老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安排一些视频,通过视频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学生学习活动当中,这样不单单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爱国情怀的加强与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转变教学主体,给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中职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也会自行设定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音乐知识久而久之也会对音乐学习逐渐产生厌倦的心理,另一方面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也会导致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与预期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音乐教师必须要在结合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以及具体特征的基础之上转换自己的角色才能适应音乐欣赏教学的需要,并且将音乐欣赏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才能真正的发挥他们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音乐欣赏教师在负责教学的时候也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及赏析,让他们在一个轻松自由的音乐学习环境之中去自主探究音乐学习的乐趣。最后就是音乐欣赏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及时的调整音乐欣赏教学的手段以及内容,比如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根据学生的喜好挑选一些音乐进行播放,在丰富音乐欣赏课堂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
比如SHE的《中国话》便是一首比较适合中职音乐教学的音乐作品,该音乐更加偏向中国文化的因素,老师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可以对该音乐实际表达的内容给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讲解,在此基础上可以添加一些新兴元素,指导学生遵循伴奏进行演唱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程的活动当中。
四、加强实践力度,培养学生创新力
在以往的音乐課程开展中老师在应用欣赏课程方面安排的内容大多数为被动的接受给学生提供的音乐,缺少甚至没有音乐方面得实践活动,这对音乐欣赏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没有实际的实践活动学生无法将自身在音乐欣赏中得到的感悟在活动当中个体会出来,无法实际体验音乐带来的深层次内涵,这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创新理念是极为不符的。针对这方面问题需要中职院校的音乐老师在安排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创建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音乐欣赏活动当中,通过安排相关课程环境为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等活动创建有力的环境。只有通过合理的实践活动才能将学生在音乐方面得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兴趣的建立来完成想象力创新力的培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校的音乐课程开展工作当中,给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学习理念的根本途径。但是当前在这方面的工作仍然比较欠缺,需要老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音乐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不断改进帮助学生融入到音乐欣赏课程当中,从而帮助我国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音乐欣赏对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7,(15):124.
[2]田慧.在音乐欣赏中提升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9):81-82.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