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留学生专业课学习有效性调查

2019-12-16应力恒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留学生职业院校

摘  要: 职业院校留学生专业学习有效性是衡量对外援助教育项目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学生自身、教师自身、学习同伴、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教学资料及训练平台五个影响因素在内的调查问卷,对留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留学生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做归因化处理,找到各因素的重要性區分度,并由此提出职业院校留学生专业课有效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留学生; 专业课; 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5-0035-0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各高职院校已着手开展对外援助教育项目,不仅到境外援助办学,而且提供各种机会让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在衡量对外援助教育项目成效时,留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效性成为优先考虑的重要指标。为此,笔者针对东帝汶一年长期成班留学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职业教育专业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影响留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讨论针对留学生的职业教育专业课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留学生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学习有效性指的是完成课程的学习者接受的体现教育实施者独特质量的教育[1]。目前有关学习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中,对研究的问题和对象均有针对性和局部性,不同研究中考虑的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不尽相同[2-8]。本文将考虑学习者背景和职业教育专业课的特殊性,从学生自身、教师自身、学习同伴、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教学资料及训练平台五个维度入手,编制“留学生职业教育专业课学习有效性调查问卷”,并进行归因分析。

二、留学生专业课学习有效性调查对象及问卷情况

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对象为东帝汶机械电器维修留学生班学生,该班学生专业背景涉及机械自动化、兽医、电子电气、IT、土木工程、英语、海事、商业经济、环境、石油工程十大领域。调查时间为该班学生连续在华学习7个月后,共回收了21份有效问卷作为最终的数据分析来源。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客观、更顺利地完成调查问卷,不受其他外因干扰,问卷将学生自身、教师自身、学习同伴、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教学资料及训练平台五类影响因素打散后,以各学习阶段为答题顺序进行问卷编排,共有五部分:基础信息分析量表、学习准备阶段分析量表、学习进行阶段分析量表、学习结束阶段分析量表和总结性评价分析量表。问卷填写方式不仅包括有限单选、问题回答、文字表述,而且包括5点李克特量表,其中选项值等级包括: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同意、有点不同意、完全不同意。

三、留学生专业课学习有效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自身对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自身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对学生的教育基础、学习动机目标与兴趣、学习技能、学习态度与意志、自我调控、学习适应度等六方面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

针对教育基础主要调查学生自身的语言水平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影响。85%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语言水平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有影响。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复杂多样,结合学生自我成效感分析可知:专业背景为机械自动化、电子电气、英语的学生自我成效感都很好,而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自我成效感不及前类人群好,只有一名兽医学的学生自我成效感也很好。这说明在语言水平不突出的情况下,相近专业有利于获取较高学习有效性,而如果语言水平突出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专业基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即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时,语言水平或学习能力比专业背景更重要。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直接的表现,是有效学习的出发点,一般来说,学习动机强则学习兴趣大[2]。在学习动机目标的调查中发现:48%的学生选择机械电器维修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回国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在中国的学习经历。这个结果与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调查数据非常接近,57%的学生认为兴趣来自于这门课程今后在工作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今后的工作。对课程兴趣的调查中还发现,29%的学生认为兴趣来自于自己动手做成功了一个电路,这说明学习有效性与学习兴趣相辅相成,有效果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更有效。另外,在“连上4节课感觉”的调查统计中发现,38%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而24%得学生则认为课时太长,这说明学习兴趣在课程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会失去部分效应。因此课程长度设置应适可而止,过长或过密都会严重影响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有效性。

自主学习任务选择能力、识别主要学习内容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针对学习技能研究的主要调查指标[3]。调查发现:就自主学习任务选择能力而言,62%的学生表示会自主选择网络资源进行辅助预习和复习。就识别主要学习内容能力而言,80%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并不太难,能把握所学的主要内容。就信息处理能力而言,63%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归纳整理学习内容,需要借鉴他人的笔记,只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结合上课习得、自主学习的内容,整理学习笔记。就问题解决能力而言,38%的学生认为能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4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堂中获得较好学习效果,所以他们觉得能掌握主要学习内容,并且他们能为自己寻找适合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弥补,说明他们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找到最为便捷的方法,真正阻碍他们获得更好学习效果的原因在于缺乏信息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习态度和意志的研究,主要调查学生的努力程度、自信水平和注意力。调查发现:就努力程度而言,81%的学生表示课前会预习,62%的学生表示上课前会跟同学讨论新的学习内容,67%的学生会课后复习,针对不懂的问题去思考,84%的学生认为对课内没有完成的技能训练,愿意通过自主训练多加练习。就自信水平而言,57%的学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机械电器维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长进很多。就注意力而言,43%学生认为上课时容易走神,经常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以上结果表明,学习态度的“预习”比“讨论”和“课后复习与思考”更愿意被留学生们采用以提高学习有效性。而自信水平及注意力在大学短期教育模式下,并不占主导优势,只作为一个参考影响因素。

时间管理、寻求帮助、自我评估与反思、作业策略、学习环境管理方面的自我调控能力是针对自我调控研究的主要调查指标[3]。就时间管理而言,5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就对寻求帮助而言,在课堂中90%的学生碰到问题时向老师请教,而课后90%学生寻求帮助的对象是同伴,采用的寻求帮助方式为“面对面”或“网络”。就自我评估而言,57%的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内容没学好,76%的学生愿意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并采取改进措施。就作业策略而言,67%的学生能独立思考作业中碰到的问题,14%的学生会出现作业经常不能独立完成的情况。就学习环境管理而言,71%的学生在课前会准备好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以上结果表明,寻求帮助的途径(特指寻求对象和帮助方式)、自我评估与反思和作业策略(特指独立思考)比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对学习环境管理能力(特指学习资料和工具的管理)具有更大的学习有效性区分度。

学习适应度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教学设施、课堂教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汉语言水平及师生交流等[4]。在学习适应度的调查中,通过对影响因素重要等级排序来调查对学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40%的留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对其学习有效性有影响,38%的留学生认为自身的语言水平对其学习有效性有影响,22%的留学生认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其学习有效性有影响。这些结果与教育基础、学习技能、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的调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教师对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对教师的语言水平、教学经验、对教学对象的预测与评估能力、及时反馈四方面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就教师的语言水平而言,76%的学生表示无论是刚来中国还是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更愿意听带翻译的课程,这说明援外项目中任课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有待提高。40%的学生认为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语言水平会影响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57%的学生认为中文授课翻译的精准度会影响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这说明带翻译的课程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表达出专业层面的意思,这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全英文授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专业层面含义用英语说清楚,一旦说清楚,学生也就不怀疑专业意思的表达是否到位。

就教师的教学经验而言,8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能及时解决实践环节问题,89%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在我学习困惑时给予及时且有用的指导。这说明教师的经验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影响度较大。

就对教学对象的预测与评估的能力而言,67%的学生希望老师根据学生程度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说明学生觉得个性化作业更有利于学习成果的获得,这要求教师能具备较强的教学对象评估能力。

就及时反馈而言,9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对于知识方面的反馈点评很有用,8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对于技能方面的反馈点评很有用,81%的学生喜欢在技能训练时,老师能及时指出错误。这说明知识反馈点评优于技能反馈点评效果,因为知识问题具有归纳性和一致普遍性;而来自于每一位学生所呈现的技能问题是具有差异性,效果不及对知识点的点评。

(三)学习同伴对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学习同伴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仅对同伴扶持度及方法一方面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同学间的帮助和讨论都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个比例居于中间值的原因在于这个指标收到语言沟通的便捷性和同伴对专业内容掌握程度的影响。语言沟通的便捷性能使该指标数值增加,而同伴对专业内容掌握程度使该指标数值减少。

(四)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对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相关调查结果对于教育实施者而言意义最大。它让教育实施者直接看到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度,对今后课程改进具有较大意义。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对课程模块构架、课程长度、课程实施模式(团队授课、分层次教学)、课程实施方法(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做学交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课内外技能训练模式、汉语课程的辅助作用七方面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

在课程模块构架、课程长度的调查中发现,82%的学生认为课程模块构架清晰,容易理解模块与模块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本人对于整门课程的把握。但至于課程长度,43%的学生认为96课时课程长度太长,内容太多,最好能分阶段学习。这项指标不仅反映整门课程的总课时,更反映了单次课程的长度意义。这表明结构清晰、课程长度不太冗长的课程会给学生带来更高的学习有效性。

在课程实施模式的调查研究(团队授课、分层次教学)中发现,57%的学生喜欢一门专业课2 位老师执教;76%的学生觉得分层次教学,更有助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这说明留学生更喜欢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实施方法的调查研究中具体可以看到学生更倾向于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调查内容涉及任务项目导向、问题导向、做学交融、课前复习等。90%的学生认为任务项目导向教学让他们更清楚地知道学习内容;73%的学生喜欢老师把问题抛出,思考讨论后再讲练;67%的学生喜欢老师课前能交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59%的学生喜欢老师边讲边学,这些指标表明教学内容或方式的逻辑性会提高学习有效性,相反语言性会降低学习有效性。

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喜好程度依次为软件、ppt、实物展示、板书、视频。教学中形象化教学手段视频排在最后,说明教学中的非英语视频对留学生而言,视频中所传达的专业信息会大大折扣,而软件之所以最受欢迎,是因为操作连同思考是成就高效学习的最佳模式。

在课内外技能训练模式调查研究中发现,67%的学生认为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的自主技能训练,能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我的技能操作熟练程度,62%的学生认为课内技能训练时,“先画接线图后接线”的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实际接线效率。两项数据居于中位,并不是很高。分析其原因在于:(1)自主训练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寻求帮助的最佳对象缺席影响着训练效果;(2)先画接线图,后接线的训练方式只适合于初级接线训练阶段,到中后期学生已经非常对元器件非常熟悉了,这种方法就显得多余。

在汉语课程的辅助作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学生认为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语言课之后,对于专业学习有很大辅助作用。这项数据应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可尝试在专业课的授课中穿插入专业词汇的汉语教授,这将有利于专业课程非常的学习。

(五)教学资料及训练平台对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资料及训练平台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对技能竞赛展示、企业实践、课程平台中的视频及flash、教学纸质材料的运用四方面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但结果显示,几项影响因素数值均居于中位以上。这说明教学资料及训练平台对学习有效性有影响但区分度不大。

四、留学生专业课学习有效性因素的归因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将影响留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做归因化处理后,找到其重要性区分度,得到以下结论:

1. 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比专业背景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度更大。

2. 当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今后就业相挂钩时,将发挥出较高学习有效性。

3. 当课堂学习时间分配恰到好处,不超出学生的学习承受力,此时会收获较高的学习成效。

4. 信息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自主学习任务选择能力、识别主要学习内容能力更能带来较高学习成效。

5. 努力程度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学习有效性影响途径,而注意力是非自我意思下的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自信水平可以巩固对自我学习有效性的认可度,它跟学习有效性成正比。

6. 寻求帮助的途径、自我评估与反思和作业策略比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对学习环境管理能力具能带来较高的学习成效。但这几项指标很大程度上与具体策略和方法密切相关。

7. 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及时反馈带给学生学习有效性影响度大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和对教学对象的预测与评估能力。

8. 课程及教学管理方法中依次对学生学习有效性影响成正序排列前5项的是任务项目导向教学、课程模块构架清晰且长度适中、汉语课程的辅助作用、分层次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对学生学习有效性影响成正序排列的是软件、ppt、实物展示、板书、视频。

9. 同伴扶持度及方法影响因素受到“语言沟通的便捷性”和“同伴对专业内容掌握程度”的影响。课内外技能训练模式影响因素受到“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帮助方式”和“学习阶段”的影响。

10. 必要的汉语课程能有效促进专业课的学习有效性。

五、留学生专业课有效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根据学习有效性各影响因素归因分析,提出能改善留学生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或学习过程的策略与建议,以达到强化影响程度高的学习有效性影响因素,帮助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1. 建议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以自身学习能力和语言水平评估为主要考虑因素,在选择专业前,最好能全面了解本专业在本国内的就业前景和机会。

2. 各职业院校在开展援外项目课程开发时,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被援助国的行业发展情况,融入课程体系,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学习动机,获得学习有效性有较大帮助。将课程长度设置为恰到好处,过长或过密都会严重影响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有效性。应当积极开发一些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学习平台、网络资源、学习资料提供给留学生。为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让他们在课内外有固定的学习搭档进行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在课内外传授给被教育者多一些如何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结合学校自身软硬件条件尽量给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平台和学习能力发展平台,以帮助他们发展迁移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援外项目课程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在中国学生上的教学经验迁移至留学生身上,尽可能在课内外与留学生多讨论学习问题,及时解决他们的学习难题;同时给有需要的同学个性化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感。教师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英文授课水平,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用英语表达清楚。

4. 在留学生的课堂中充分发挥同伴间母语环境下的互帮互助,发揮好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有效性。

5. 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援外项目课程任课教师要保持几个学习有效性的优化因素如:项目化教学、分层次教学、把问题抛出,思考讨论后再讲练。同时也要改进几项对学习有效性影响度不高的因素,譬如边讲边学在中国学生中这种方法很受欢迎且效果尚佳,但在留学生中则不然,因此可尝试降低边讲边练的速度来提升效果。

6. 任课教师尝试在专业课授课中插入专业词汇的汉语教授环节。

参考文献:

[1] 胡勇,赵凤梅. 在线学习成效的理论分析模型及测量[J]. 电化教育研究,2015(10):37-45.

[2] 张秋瑾,朱怡权.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17):118-120.

[3] 程宏宇. 国外自主学习测量技术最新发展趋势[J]. 教育科学,2010(3):92-96.

[4] 李秀珍. 来华韩国留学生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 林建鸿,傅晓华. 大学专业课程课外合作学习有效性调查分析[J]. 高教论坛,2017(3):71-73.

[6] 梅晓妍,王民权. 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148-149.

[7] 桂勇,冯帮,马小玉.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9):18-22.

[8] 林容容,高传友. 翻转课堂模式下自主学习有效性实证研究:以高职专业课为例[J]. 高教论坛,2017(7):113-116.

Study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for Oversea Student

in Professional Course

YING Liheng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315800, China)

Abstract: Overseas stud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effectiveness is 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the education aiding program. This essay is to present a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alytic methodology through a survey looking into five impact elements including student, teacher, learning partner, subject & course management, teaching material &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is research classifies the causes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for oversea student in professional course, finds the differential of key impacts.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re also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vocational school; oversea student;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責任编辑:程勇)

收稿日期: 2019-08-29

基金项目: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课堂教学创新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012)

作者简介: 应力恒(1979-),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与科研。

猜你喜欢

专业课留学生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