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019-12-16刘淑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

刘淑梅

摘 要: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掀起一场绿色生态农业革命,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并同时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求,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了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绿色生态农业;全程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345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9.11.036

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与实践水平位居我国的前列,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是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载体和实施者,国家、省、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郭家店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持续7年,经过农机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合作社、家庭农场反应良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场农业种植革命,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保农业的重要措施。

1 农机人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保护性耕作技术核心要求是不动土少动土,少免耕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处理、免耕播种、药剂除草除虫和机械深松,重点是免耕播种技术和深松技术,难点是秸秆处理技术。秸秆处理不好,不能有效免耕播种;深松开展不好,不打破犁底层,不能很快增产,农民不接受;有秸秆覆盖,草虫害防治也会有新要求,任何一个环节指导不到位都不能有效推广。经过农机技术人员多年不懈努力,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郭家店镇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利用冬春农闲时节逐村宣传、讲解保护性耕作技术,定期完成以下工作任务:四月指导农民处理秸秆,提倡秸秆归行,实施宽窄行免耕播种;五月指导农民开展高效植保;六月指导农民苗期深松;九月带领农民观摩保护性耕作玉米成长优势;十月份指导农民开展秋季深松整地。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郭家店镇保护性耕作推广明显好于周边乡镇,农民增收明显,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

2 保护性耕作引领希望的田野

2.1 节支方面

一是农机作业环节少,东北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作业成本只有秸秆处理、免耕播种、植保、收获和深松五种,农机作业环节比传统耕作方法少三次以上,因此节约了农机作业成本,减少了燃油消耗;保护性耕作坚持时间越长,秸秆还田量越大,有效增加了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化肥的投入量。

二是农机采购成本低,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采购成本低,秸秆处理、免耕播种、植保和农机深松四个作业环节中只有农机深松配套的拖拉机动力较大,但也比旋耕整地和深翻需要的配套动力小,全套保护性耕作技术机具配套动力小,购机成本低,燃油消耗少。

2.2 增收方面

一是粮食单产增加,保护性耕作培肥地力,抵御自然灾害,正常年份粮食单产比传统播种方法高10%,坚持时间越长,增产幅度越大,灾害年份增产更加显著。

二是粮食品质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打破犁底层、抗旱保墒、秸秆覆盖减少水份蒸发,灾害年份能保证粮食成熟,籽粒饱满。

2.3 社会效益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是早年东北人对东北生态环境优美的描述,由于掠夺式耕种,甚至毁林开荒,东北黑土地的熟化黑土层在逐年变薄,农业环节越来越干燥、恶劣。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水份蒸发,减少了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同时也减少了化肥的投入,降低了化肥、农药对河流的污染。坚持几十年,蓝天、碧水、沃土必将重现。

3 阻碍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因素

3.1 扶持农业新型主体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生产模式,必须打破傳统种植模式,必须淘汰原有农机具,比如灭茬机、旋耕机、旋耕复式作业机、普通播种机;需要新增秸秆处理机械、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更新农机具最少需要20万,对普通农户压力还是比较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力军。

3.2 加大政府扶持保护性耕作技术力度

扶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健康成长是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新课题,从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扶上马送一程。加大资金扶持保护性耕作机具,加大保护性耕作作业补贴力度。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从东到西土壤、气候差别很大,郭家店镇地处东北黄金玉米带腹地,玉米单产高、秸秆量大、黑土黏重,秸秆处理难度大,农机深松比吉林西部沙土地消耗动力大很多。导致吉林中部黄金玉米带腹地各个农机作业环节成本高,全省统一补贴标准,中部地区效益不明显,补贴应该根据不同地理、气候特点调整补贴标准,让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看到更多效益,增加农民积极性。

3.3 创建新型农村集体形式

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积极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一家一户不能形成有效合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不能形成规模管理和种植,“小块地”阻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快速推广。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薄弱,机耕路越来越少,越来越窄,田间水渠越来越少,甚至消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集体形式,他们规模壮大,就能形成规模管理和种植,集中连片开展保护性耕作,降低农机成本,系统管理,统管统治。

(03)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
咸宁市双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宣汉县油菜全程机械化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探讨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大洼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可行性分析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