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丝竹探源

2019-12-16蒋薇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丝竹昆曲江南

蒋薇

丝竹乐是我国民族器乐合奏形式的主体,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江南丝竹是其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乐种之一。江南丝竹风格优雅、曲调婉丽,既富有江南秀美之风,又尽显都市灵动之韵,是江南文化的音乐阐述,2006年6月被认定为上海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关于江南丝竹的源头,一方面指的是这一乐种缘起的时间节点,考求江浙沪地区的丝竹音乐何时与中国历史上的丝竹乐产生承继关系,也就是乐种起源的时间问题;另一方面指的是江南丝竹的地域性源头在哪里,也就是乐种形成于何地的问题。厘清江南丝竹的渊源,对其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沪上民族音乐、民俗生活和群众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均有意义。

“江南丝竹”乐种的时间起点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民族管弦乐自汉朝就被统称作丝竹乐,其间宋元时期的宫廷“教坊大乐”和广泛兴盛于民间的“细乐”等音乐形式,对明清时期丝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民间丝竹音乐的发展趋势有增无减,流布的区域也越来越广,并形成了许多地域性的乐种,其中就包括了江南文化特色鲜明的丝竹音乐。当时“细乐”在环太湖地区的乡镇流行得十分广泛,因其是单纯以丝竹乐器演奏的音乐,为区别于当地盛行的吹打乐、锣鼓乐,不同地方对其又有“清音”“丝竹”“细乐十番”“细吹音乐”等不同叫法。为了区别于西方音乐,近代人们还称其为“国乐”。历史上的丝竹音乐大多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在民间相当活跃,多以乐社、小乐队的形式出现在节庆、集会、喜宴、丧事等活动中。江南地区那些名称不同的民俗音乐与宋元的“细乐”一脉相承 ,大体都是以笛、箫、笙、琵琶、三弦、胡琴等为主奏乐器的,乐队编制、演奏风格也大同小异。在传统吴越文化的长期浸润下,清末民初,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富有江南地区特色的丝竹音乐演奏样式,后来被冠名为“江南丝竹”。由此得知,长三角地区民俗性丝竹音乐起源于由宋元“细乐”,成形于明清民间音乐,上述“清音”“丝竹”“细乐”“细乐十番”“细吹音乐”等的流行起始,便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初创时间。如果再往前追溯,其渊源就要远及汉魏相和歌、南北朝清商乐、隋唐燕乐中的丝竹乐合奏样式了。

“江南丝竹”乐种的地域源头

长期以来,关于江南丝竹形成于何地,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两种观点比较突出:

第一种观点是“太仓说”。有的学者认为,江南丝竹可以上溯至明代末年,稽古钩沉可知,明朝嘉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江苏太仓南码头对吴中戏曲新声腔“昆腔”进行改造,在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还在乐曲伴奏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其中乐师张野塘精于弦索,在与魏良辅的交往中习练南音,于是更定弦索音律,使之与南音相近,并组建了一支由弦乐、管乐、鼓板三类乐器组成,规模较为完整的丝竹乐队。这种成形于吴中(苏州地区)的弦索新乐,可能就是江南丝竹的前身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昆曲与吴歌的渊源。昆曲成功改革之后,太仓一下子涌现出大批昆曲乐师。后来昆曲渐渐衰落,这些乐师散落民间,这样昆曲的声腔和曲牌也和民间的音乐掺合起来,从而太仓丝竹乐中便有了昆曲韵味。其中流传至今的江南丝竹名曲《老六板》与昆曲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这也就成为源头“太仓说”的一个佐证。

第二种观点是“十番说”。江南丝竹起源于太仓的立论也有学者对它进行了分析和驳论。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弦索作为一种北曲清唱形式,发源于中州,张野塘的主要贡献在于改革了这种清唱的北曲。通过节奏、节拍上的调整,他使北曲清唱形式在音乐特征、演唱风格等方面更靠近昆山腔,即“北曲昆唱”。同时,为了适应这种改革的需要,他才开始考虑乐器伴奏的问题,从而丰富了昆曲的演唱内容和表演形式。至于“张野塘组建丝竹乐队”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诸多苏南民间器乐乐种中,最早、最直接地从昆曲中借鉴演奏方法的,当数“苏南十番音乐”。这些学者认为,后来出现的江南丝竹是通过苏南十番音乐间接得到传承的,从而得出“吴歌”与“吴中新乐弦索”不存在渊源关系的结论。

这里需介绍一下,什么是苏南十番音乐。苏南十番音乐是江苏无锡地区两个传统乐种的统称,即“十番鼓”和“十番锣鼓” ,它们都是包含丝竹乐器合奏和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形式。对于“十番”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例如,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将“十番”解释为“十次”,也就是“多种变化”的意思。同时,杨先生还指出“十番鼓”和“十番锣鼓”虽然十分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而且互不相关的音乐,非但所用打击乐器种类及其奏法,均大不相同,而且所用管弦乐曲牌亦无一相同”。

根据1795年《扬州画舫录》记载,“十番”音乐活动至少在18世纪晚期就已经在无锡地区出现了。“十番”音乐中所用的丝竹乐器,如笛子、箫、胡琴、琵琶和三弦,都可以在以后的江南丝竹乐队中看到。唯一明显不同的是,“十番”音乐有时候会用到小唢呐,却不用扬琴,而在江南丝竹音乐中,扬琴是很重要的乐器之一,并且从来不使用唢呐。另外,纵览杨荫浏先生搜集到的“十番”传统乐曲,没有一首与江南丝竹的曲目相同,但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却与“十番”音乐中絲竹部分的音乐风格十分相似,只是比后者更加精进,曲式结构更加复杂。

尽管目前还需对江南丝竹源生地点进行精准考证,但从江南丝竹的曲目上来看,十番乐曲中的《四合锣鼓》确实与江南丝竹的一些曲目有着密切关系。据典籍材料,在清朝咸丰庚申年(1860年),《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已载有《四合》一曲,而它的成形版本问世时间还应往上追溯许多年份。《四合》是一个完整套曲,自成一系,江南丝竹名曲中的《行街四合》《三六》《云庆》都与它有曲调联系。另外,1895年,晚清浙江平湖派琵琶艺术家李芳园编撰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附有《虞舜熏风曲》和《梅花三弄》,这些曲谱与后世江南丝竹中相关曲目的旋律大致相同。由此不难推断,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乐曲就已在江南民间流行开了。

江南丝竹源头辩证观

综上所述,对于江南丝竹乐种形成的源头,只局限于某个固定时间和某一个城镇或某一个地方乐种的探究,似乎都很难自圆其说。其实,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乐种,在其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养分。作为地域性的民间音乐,江南丝竹也不会例外。许多专家都认为,江浙地区以及上海城乡的丝竹音乐,早期并不是作为独立乐种而存在的,它要么是与戏曲、曲艺、民歌小调、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共生共存,要么是作为民间吹打乐的组成部分,要么是以自娱性质的民间独奏或合奏形式而存在。各种艺术形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依附在一起,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江南丝竹是长三角地区民间的“吹打” “细乐”“清音”“丝竹”等合奏形式演变、发展到近现代才出现的独立乐种。

著名记者冯英子先生说:“非江南山水,不能产生江南丝竹;非江南丝竹,不能衬托江南山水”,它们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渐进发展。探究江南丝竹源头,我们可以推断,江南丝竹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江南丝竹是音乐,也是文化,更是江南人民生活方式的音乐表达,我们传承江南丝竹,传承的是江南人文的文化基因,传承的正是江南民间音乐的血脉源流。

作者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

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丝竹昆曲江南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丝竹
江南丝竹
小议江南丝竹的风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