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2019-12-16潘锋
潘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中西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传统医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医药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医药在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和维护与增进广大城乡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发展中医药战略方针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人民政府就确立了中医药应有的地位,并在新中国首个卫生工作方针中明确加入了“团结中西医”的方针。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同志为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会议确立了“团结中西医”的方针,中医药事业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1958年10月11日,在原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提交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上,毛泽东同志做出重要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西医队伍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快发展中医中药事业,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物资条件,抓紧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1982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进一步解决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问题,1982年4月原卫生部在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衡阳会议再次明确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和长期并存,强调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根本方向。衡阳会议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向前发展。1982年11月23日至27日,原卫生部在石家庄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在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机构中,各有侧重和不同的要求,我国发展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防治疾病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要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好地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凡是对提高诊治水平,对人民健康有利的医疗科研途径都可以探索,都应当给予支持。1991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八五”计划中,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我国卫生工作基本方针之一。作为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中西医并重”1997年1月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进入21世纪后,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将发展中医药事业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9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医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明确了未来十五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系统部署和规划了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举措,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2015年8月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要求,推进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在全国基本建成,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國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的任务和举措。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对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概述,白皮书彰显了中国政府坚持发展中医药的决心。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进程显著加快。1992年10月,国务院颁布《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并于1993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保护了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调动了企业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的积极性。200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了一系列中医药继承、创新、保障的措施,加强了中医药机构、人员等方面的管理,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确立了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法律地位。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药发展从此有了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对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医药法实施以来,相关配套规章和标准制定进展迅速,《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陆续出台。
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方面,2004年,第一部《中医药学名词》国家规范颁布,《中医药学名词》规范了5000多个名词的中文名、英文名及定义性注释,涵盖了中医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的基本词汇。200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出台针灸人体穴位国际统一标准。到2010年底,全国有地方性中医药法规26个,27项国家标准和221项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等一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2014年2月25日,《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ISO国际标准在北京发布,这是首个在传统医药领域发布的ISO国际标准,该项标准对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材质、直径及长度、硬度与弹性等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国际标准发布有利于针灸针的国际贸易,对针灸和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都有很大的意义。截至2015年底,我国中医药标准的数量达到649项,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团结中西医”方针指引下,中医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中医队伍日益壮大,实践证明,党和政府发展中医事业的政策措施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到330所,病床14 119张,1965年底全国城乡约有4.5万人从事中医工作,高等中医院校23所,在校生、毕业生、学徒出师、西学中医师、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等各类中医人才显著增加。
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2年衡阳会议后,在国家的积极支持下各地加强了中医专科建设和中医机构内涵建设,我国中医机构数量和人员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全国中医医院从1976年的171所,发展到1982年的848所,中医病床增至62 964张。到1982年底,全国专业中医人员增加到30.3万人,中药人员14万多人。到1984年底,我国县以上中医院发展到1179所,中医病床约10万张,中医药队伍约45万人,绝大部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设立了中医科。我国建立了10个培训进修基地,重点培训专科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师资,地市级以上中医中药研究机构达到48所。1986年10月,全国2046个县,一半以上的县都建立了中医医院,县中医医院数量达到1120所,基层中医基础力量开始逐步恢复。此后又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2000多个县也大部分恢复了县中医医院,“县县建中医院”使城乡居民都有机会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1986年至1990年间,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我国中医医疗机构和床位数持续增长,防治疾病能力不断提高。到1990年底,全国中医医院发展到2141所,比1985年增加646所,平均每年递增7.4%,另有中医门诊部364所。全国中医床位达到19.6万张,比1985年增加6.6万张。全国20个省(市、区)实现了“县县有中医院”的目标。全国西医医院中95%以上设立了中医科,全国民族医药机构发展到100多所,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到26所。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面对新形势中医药行业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继续加强中医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服务领域逐步扩大,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到1990年底,全国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发展到54.3万人,比1985年增加5.4万人;全国建有中医医院2522所,中医床位23.6万张。
进入21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9月14日《2009年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全国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约51.74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40.86万人,占执业医师总数的20.8%。全国中医类别医院超过3000所,在各类医院中中医床位总数增至52.06万张,占总床位数的16.8%,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中医床位3.94张。全国59.6%的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中医师3.06人。全国中医门急诊年总服务量达到9.07亿人次,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明显提高,中医药为取得抗击2003年“非典”疫情阶段性胜利做出积极贡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迅速,中医预防保健初见成效,全国103家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服务。
2015年,中医药“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至2015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46 541个,其中中医类医院3966个,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42 528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7个。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58万人,全国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9%的村卫生室、7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0.2%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5年,有9.1亿人次城乡居民到全国各类中医类机构就诊。2015年,公立中醫类医院比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低11.5%,住院人均费用低24%,中医药以“廉简便验”的优势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近年来出台的各版医保目录收载的中药品种的数量越来越多,中药品种数量占医保目录总品种数的比例已由2000版的41%上升到了2019年版的49.98%,2019版收载中药1321种,仅比西药少了1种,真正将中医药并重的原则落到了实处。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相继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2018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60 738个,其中中医类医院4939个,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55 757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2个。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增至71.5万人。至2018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123.4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102.2万张,占82.8%。9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的村卫生室、97%的乡镇卫生院、87.2%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国各类中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10.7亿人次,较2017年增加0.5亿人次。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584.7万人,较上年增加293.7万人,增长8.9%,人民群众在基层就近看中医更加便捷,中医药健康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许多独具特色的重要成果。
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沈自尹院士等,首创中医藏象学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了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理论现代科学研究的先锋。研究团队首创运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性腺轴、甲状腺轴”等,研究中医藏象学说“肾本质”和“证”本质,并创造了“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隐潜证”“微观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新理论概念,已在学术界普遍推广应用。我国现代肾脏病学科的开拓者、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磊石院士专注于单味中药雷公藤、大黄、冬虫夏草防治肾脏疾病的深入系统研究,涵盖中药生药学、药理、毒理、治疗机制、疗效、副作用等,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水平开展了系列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对单味中药的临床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我国科研人员还对中医“四诊八纲”原理着重开展了脉象、舌诊研究,对中医的“寒热虚实”从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研究了中医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的重要治则,开拓了临床治疗新途径;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活血化瘀治则研究获得新突破。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真实世界研究等,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临床疗效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在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疑难病临床工作方面,1949年至1978年间,我国传统针灸疗法和独创的针刺麻醉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通过对200多万病例的评估,有约三十种手术麻醉止痛效果较为稳定。针灸治疗疾病范围日益扩大,针灸在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作用凸显,针灸疗法和针刺麻醉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尚天裕教授对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原理进行了生物力学等系统研究,继承和创新发展了中医传统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使骨折愈合时间较过去缩短了三分之一,全部疗程缩短了二分之一。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咸中院士首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成果,开辟了急腹症非手术疗法,疗效明确,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极大地发展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典范之一。陈竺院士、王振义院士等以中药砒霜为基础,开展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和机理研究取得举世瞩目成果。
“973”计划是我国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科技研究计划。“973”计划在1998年、2003年分别对2个中医项目进行资助。2000年以后,国家又相继批准了多个中医药“973”计划项目,覆盖中医药诸多重大科学命题,在中医脏象、方剂、中药、针灸、经络、新药创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学成果。1986年至1990年的5年间,中医药研究获得部(局)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达到201项,获得各种国际奖励29项。1991年至1995年,中医药科研层次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共取得311项中医药科研成果。1996年至2000年间,加强了中医药科技与经济结合,围绕中医临床和中药关键技术问题,确定了294项科研课题,“九五”国家重大疾病综合防治攻关研究等一批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进入21世纪,中医药科技竞争力显著提高,通过多学科人才的汇聚与合作,促进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体系的融合创新。我国建立了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4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中医药研究平台和基地,不断深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研究,推动了研究型门诊(病房)与生物样本库建设。建立了108个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重点研究室和388个三级实验室,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通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建成由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心、65个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以及16个中药材種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种质资源库。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及其团队从中药青蒿中研发成功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于2017年1月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女性科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认为,“可以说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一项特殊科研工作。这份科研成果、这份荣誉,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会永远记住,历史也将永远铭记”。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4号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行业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0项,其中包括国家最高科技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7项。重大科技项目产出了一批有循证医学证据、受到国际认可和推广使用的临床研究成果,一批中医药成果推广和转化后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药产业蓬勃发展,
对外交流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0年全国中成药种植面积487.8万亩,收购总量达到32万吨。中成药工业总产值1990年完成51.18亿元,产量19.06万吨,与1985年相比产值增加1.4倍,产量增加33%。中成药企业大部分品种质量稳定并逐步提高,12个产品获国家金、银质量奖,65个产品获国家级优质产品奖。人工合成麝香通过新药鉴定,牛黄人工合成、天麻有性繁殖等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应用于生产,缓解了部分名贵药材供应紧张的状况,中药科技创新为提高中药生产水平,保证中药质量,增加技术储备,满足临床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中药企业加快现代化步伐,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中药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至1995年底,我国有中药生产企业940家,中药经营服务网点20 000多个。1995年,全国约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580万亩,产量35万吨。中成药生产工业中产值完成173亿元,总购进完成222.3亿元,总销售完成276.7亿元。根据国务院《紧急通知》的精神,1995年,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取得较大突破。经过清查整顿,原有100多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到1995年底仅保留了约40余家,中药市场流通秩序有所好转,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有所减少。中药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5亿多美元,中医药事业从数量规模增长型开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1996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只有235亿元,2000年以来,中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444亿元,2014年达到7300亿元,2015年增至7867亿元,2017年增长到8442亿元,中药工业总产值约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三分之一,20年增长了36倍,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到2015年年底,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中药也已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中药工业发展极大地带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助力贫困地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据统计,目前全国贫困地区已种植中药材2200多万亩,2017年产量达431万吨,有中药材基地1600多个,中药材企业1100多个,中药材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我国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项,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中心,中医药现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25日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2018年1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备忘录,为中医药高水平走向世界、融入主流医学夯实基础。中医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国际上對中国作为中医针灸起源国地位的正式确认,中医针灸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名片”。2011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0次会议上,《皇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遗名录。自2006年以来,已有系列中药炮制技术等13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0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3个部门共同发起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启动,政府、社会、行业、民众广泛参与,成为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最多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在服务人民健康,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面向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必将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