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新闻业改革的方向、路径与实践
2019-12-16高金萍
高金萍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新闻业不断深化改革。本文梳理了新闻业改革的现实背景、目标方向、制度建设和业界实践,通过厘清新闻业改革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特点,回答中国新闻业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新闻业的改革体现着一条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践,积极探索并推广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快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新闻业改革;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系列论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型传播体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9)06—0001—05
Abstract:After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llowing the Four Strategies, Chinas Journalism continues to deepen the refor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verall goal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y practice of Journalism reform, and expounds on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form. The paper tries to answer why the reform of Chinas journalism industry has been changed, what has been changed, how to change it. The route of Chinas Journalism reform is guided by the Marxist view of journalism in attempt to continue to deepe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promote a new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speed up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media.
Key words: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journalism reform; a series of discourses on journalism from Xi Jinping; Marxist view of journalism;new system of journalism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贯穿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完整展现了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综观十八大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业改革,鲜明地体现着一条清晰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践,积极探索并推广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快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本文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新闻业改革的背景、思想、制度和中国特色实践的四个层面,梳理其发展脉络与实践特点,回答中国新闻业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问题。
一 新闻业改革的现实背景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改革开放已三十余年,中国的日报发行量、图书出版量位居世界首位,数字出版、印刷业整体规模均居世界第二。[1]中国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达到5.6亿,网民主体为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巨大。[2]总的来看,中国新闻业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从事业到企业、从国有公营到市场化运营的曲折道路,新闻业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的进程中。与此同时,中国新闻业也暴露出布局不均衡,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传媒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等问题[3],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态势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代表中央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新闻媒体的“四力”,精准概括了中国新闻业改革的具体目标。
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新闻传播业改革?相比于其他领域的改革,自1992年新闻传播业改革20年来,其主要面临着两大问题:
一是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大变革。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数字传播的出现带来大众传播向大众自传播的演进。[4]社交媒体发展如火如荼,褫夺传统组织媒体的影响力,传统媒体的受众大量流失。2012年微信上线,运营仅一年多时间,用户就超过5亿,这意味着近一半的中国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而位列世界報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第十位的《人民日报》,2015年发行量达到30年来发行量的最高峰,仅为300万份。[5]从新闻传播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传统媒体的广告规模虽然日渐萎缩,但仍然占据广告市场的主体;从受众角度来看,无处不在的网民随时随地创造着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和动态新闻,无数网民通过多个视角参与,让新闻事件及其背后隐藏的内容无所遁形,所谓“广度成就深度”,用户生产内容(UGC)正在彻底改变新闻业的面貌。
二是中国新闻业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已经构建起体制的“围城”,如何打破“围城效应”是提升中国媒体传播力的关键。所谓媒体体制的“围城”,指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之间的壁垒、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壁垒,两类媒体没有实现传播人才和技术的竞合,在传播效果上与国外主流媒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以传统业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互联网”已遍地开花,2012年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大多已开设网站,将传统媒体内容尽数上网;另一方面,拥有新技术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和更广泛社会支持的“互联网+”尚在破冰阶段。2012年《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主流媒体正式涉足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尝试打破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壁垒,从与互联网的相加迈向相融。
上述两大问题制约着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体系的建设,新闻传播业中国特色的独到优势尚未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传播体系还未成气候;中国媒体人的全球观尚需培育,中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议题设置能力还相对薄弱。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主动开放、拆掉壁垒、引进外资,让信息、科技、知识和市场打通的发展方向。两类具有显著差距的媒体从存在严格壁垒到去除壁垒,在制度护卫下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传播体系,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中国新闻传播未有之大变局。拆掉壁垒的结果将促进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非主流媒体的亲和力交融;主流媒体的引导力与非主流媒体的贴地气交融。
二 新闻业改革的目标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闻业改革明确了方向、规划了目标。
2013年8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简称“8.19讲话”),为新闻传播业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方向:对内传播“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对外传播中,他强调:“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8.19讲话”中,习近平首次提出“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论述明确了中国新闻媒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具体方法、目标和路径。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视察三大中央媒体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在“2.19讲话”中,习近平首次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这一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新型传播体系”,为此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为了集中讲好中国故事,要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这一讲话直面2015年以来多国出现的“颜色革命”,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态势,强调加快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019年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把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习近平围绕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简称“1.25讲话”)。在不到三千字的讲话中,习近平分析了全媒體时代的中国媒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他指出:“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总之,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目标就是: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三个讲话,一脉相承,由远及近、由粗到细地勾勒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传播体系建设的构想。结合互联网发展的现实,既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也要建立网络综合管理体系,提升学网、用网、管网水平[6]。习近平关于新闻传播的系列论述阐明了中国特色新闻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握互联网发展的主流,主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传播内容,建立满足受众需求、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新型传播体系(全媒体传播体系)。
三 新闻业改革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中国新闻业改革是否改得下去、改得深去,制度建设是决定性因素。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文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也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改革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布置了任务书。[7]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方略,更强调“四个全面”的统一落实,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新闻业改革的深化。
(一) “八项规定”落地见效,确保新闻传播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新闻传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制定“八项规定”,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2012年12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第六条明确规定:“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2017年10月,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在这一细则的第四部分“改进新闻报道”,以二千三百余字从9个方面细化了中央政治局委员相关报道事项,包括会议、调研、外事、诞辰、治丧以及其他重大专项工作的报道等。“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制订,是党中央以上率下、改进新闻宣传的重大举措,从内容源头上确保新闻传播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宗旨。
(二)互联网管理走向科学化,“用得好是真本事”
十八大以来,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的发展,让社交媒体成为中国使用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巨大的传播渠道。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8.6%。[8]五年之间网民增长的速度和使用方式变化,推动着中国互联网的管理,从“自由发展”阶段,逐步进入“科学管理”阶段。政府对于新闻业的制度建设也聚焦于互联网管理。
2014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亦称“微信十条”),要求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实行网络实名管理,并为即时通信工具的时政新闻发布设限。“微信十条”第七条规定:“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微信十条”为保护正当的言论自由,打击非理性、不良和非法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3项部门规章和6份规范性文件随后正式发布,嵌入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细则,以落实《网络安全法》精神,从制度层面规范互联网新闻服务。
这一系列法规和制度的颁布实施,瞄准“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9]这一方向,客观上提高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 中国特色新闻业的实践探索
在反映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新闻业自身的改革始终没有止步,直面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业改革也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十八大以来,党媒发挥引领新闻业改革的头部效应,从传统媒体采编发流程再造,到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平台建设,全面带动中国新闻传媒格局变迁和传媒生态调整,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闻业的发展之路。
(一)以视频化表达强化主流价值:新华社的《红色气质》和《国家相册》
2016年新华社连续推出两部具有极大震撼力的融媒体影像产品:微电影《红色气质》和微纪录片《国家相册》。这两部影像作品贯彻“用照片说话”的理念,在技术上采用了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的表现手段,在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在内容上从历史记忆与当代人感受中找到契合点,唤醒更多人的历史记忆,不忘来路,不忘初心。
微电影《红色气质》在9分5秒时长内,高度浓缩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第一期“胜利的日子”,取材于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自1892年以来的一千多万张珍贵照片,用影像讲述那些被浓缩的人生、被折叠的时代,细述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故事。
這两部全媒体产品,在社交媒体平台和户外大屏幕播出后,受众反响热烈,迅速成为视听媒体产品的标杆。视频化表达和场景再现更符合5G技术支持下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以视频化表现方式鲜活生动地向受众讲述主流价值观的故事,创新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影像资料的使用。
(二)以融媒体产品融入网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近年来新闻业改革的热点是媒体融合。2018年,全国媒体曾掀起建设“中央厨房”的高潮,“中央厨房”是全媒体新闻平台的简称。在形形色色的“中央厨房”中,最早立项建设“中央厨房”的是人民日报报业集团,它已成为《人民日报》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系统,被称为媒体融合的“样板间”。2014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正式立项,2015年启动建设,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对建设“中央厨房”以推进融合发展的做法充分肯定。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厨房”机制全面运行,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各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报、网、端、微”一体联动,建立移动优先、PC做全、纸媒做深、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策采编发”新流程。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整体融合体系。在这一媒体融合体系中,新闻不再是流水线产品,而是体现了各种媒介特性、富于个性化色彩、彰显新闻专业特色的产品。其融媒体产品:《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谁是站到最后的人》等,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符合网民接受习惯,倡导正能量,代表了中国特色新型传播体系的探索方向。
(三)以精品化发展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人民日报》改版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全国新闻媒体的旗帜,《人民日报》每一次改版都对全国媒体,特别是党报的发展走向和变化趋势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带动了全国第一次新闻业改革,扩大报道范围、提供更多新闻信息、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和连环画等一系列新举措,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尊重新闻规律、向新闻本位回归的改革意愿。1995年《人民日报》扩版,并创办华东版,实为报业集团建设的先导,这次改版带动了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次新闻业改革,“厚报”时代从此正式开启。与过去的屡次改版同样,2019年《人民日报》改版,无疑在中国新闻业改革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201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致读者》,宣布从2019年元旦起实行改版。改版举措主要为两个:一是减版,工作日从24版减为20版,周末从12版减为8版;二是全部版面彩色印刷。这是《人民日报》创刊以来第15次改版,其目标指向是:实施精品化策略、实现高质量发展。《致读者》表示要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新闻信息服务,有意带动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改革创新。
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率先探索,推出了一批具有新型传播体系特色的融媒体产品,这些探索引领着新时代中国新闻改革的风向:其一,尊重新闻传播规律,顺应新闻传播方式新变化、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其二,坚持服务人民宗旨,关注受众需求;其三,注重特色定位,突出内容优势。从媒体变革的角度来看,新型传播体系的苗头已然展露。
当前全球新闻传播呈现出“三化”特征:即时化、碎片化、感性化。面對这一特征,中国新闻业应因势而谋,在坚守内容品质和特色定位的前提下,主动应用人工智能和5G技术,积极探索并推广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传播体系,加快提升中国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新闻业,将成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一部分,亦将为解决世界性新闻传播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参 考 文 献]
[1]本课题组. 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出版业创新成果综述[J].传媒.2017(19):9-15.
[2]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2012年中国网民达5.6亿手机网民年增6440万[EB/OL](2013-01-15)[2019-02-15]:http://www.199it.com/archives/90518.html.
[3]李玉中. 融合背景下中国媒介集团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52-153.
[4]卡斯特. 传播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5]惠章志. 新形势下的人民日报发行工作[J]. 中国报业.2015(6):20-21.
[6]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魏玉山.十八大以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成就概述[J].编辑学刊.2017(3):6-11.
[8]新浪科技.中国网民达8.29亿 5G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果[EB/OL](2019-02-28)[2019-04-10]:https://tech.sina.com.cn/i/2019-02-28/doc-ihsxncvf8380042.shtml.
[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引领媒体融合发展新作为[N]. 人民日报,2019-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