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量方法与财政学课程建设的融合发展探析

2019-12-16刘志红

财会学习 2019年32期
关键词:财政学融合发展

刘志红

摘要:财政学是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本文从高校财政学课程现状入手,深入分析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计量方法与财政学课程建设的融合發展。本文建议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计量方法以科学解决财政现实问题,同时不仅需做到因材施教,也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促进计量方法与财政学课程建设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财政学;计量方法;融合发展

财政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国内财政学课程体系的结构大体类似。首先,介绍财政学的含义、职能及基本理论;其次,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内容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政府税收收入的种类、政府支出的规模、支出效率以及支出结构进行学习;之后,对政府预算以及预算体制的介绍,要求学生掌握分税制改革背景下的预算管理体制;最后是介绍财政工具,要让学生学会用财政工具分析经济问题。

上述课程体系更多地偏重基础理论,实际上,计量方法已成为近年来现代财政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财税类专业学生阐述财税思想、研究现实问题、发表学术观点的基本工具。然而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财税类本科课程体系中,《财政学》与《计量经济学》是作为两门课来独立学习的,这种课程设置使学生难以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地融会贯通,割裂了财政学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海量财政信息,传统的财政学课程体系需更多地结合数据,运用计量方法解决财税现实问题。进而课程体系中需与时俱进地引入计量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财政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财政学课程的知识内容较为全面,但仍存在理论化的问题。课程设计中缺少记忆点,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课程内容,从而感觉课程枯燥乏味,越来越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不够,经常是一知半解。同时,为应对期末考试,课程更多是对一些专业名词的解释以及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偏重对理论与政策的记忆能力考查,导致财政学课程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精英财税人才的培养。

上述问题表现的共同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碎片化与理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实践检验,而计量方法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不仅可以更具象地验证财政学中的经典理论,还可挖掘诸多财政现实背后隐藏的规律。通过计量方法的融入,学生不仅可以接受最前沿的财税理论,还能挖掘财政数据背后的规律,学习的趣味性不断提升,同时在“干中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计量方法融入财政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基于财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计量方法融入财政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财政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实现对财政现实问题的科学解释。具体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编写计量方法与财政学相融合的配套教材。从国内财税类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来看,目前将计量方法与财政学相结合的教科书只有两本,分别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计量财税建模与应用》和南开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财税计量分析》。前者虽然书名含有“计量财税”字样,但侧重点仍然是讲解有关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税问题涉及较少。后者一方面立足于研究生教学的教材,选取的财税问题均是较高深的学术论文,不太适合本科教学;另一方面该书教程数据相对陈旧,亟需更新。

第二,计量方法与财政学课程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财政原理和实际财税问题。随着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其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已经延伸至财政学领域,截面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已经不断应用于财政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教学过程中应从财税现实问题出发,结合科学的计量模型对建模分析。可以参考优秀的实证论文进行教学示范,鼓励学生依据感兴趣的问题搜集数据、建模并解释现实问题。

三、计量方法与财政学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融合方式应当差异化

财政学作为财经类高校普遍需要学习的学科,在其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有重点、有区别的实行教学。特别对于非财税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各个专业选择重点内容。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国内税收理论知识应当重点学习,鉴于此专业在其他课程学习中不会涉及我国国内的税收知识。因此关于商品税、所得税、现行税收制度的评价以及改革的深远影响值得深入分析,关于财政知识与本专业知识的计量分析也应当有所侧重。对于财税专业的学生,后续还有很多专业的财政课程要实行学习,在实行讲解的过程中重点放在财政基本理论,围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讲解,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财政分析水平,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增强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而,进行计量分析时才不会因为变量选取出现错误而导致问题的研究失去意义。所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有区别地实行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掌握财政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计量方法的运用应当由浅入深

经济学研究浪潮中应用计量方法已成为主流研究范式。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对计量理论的介绍有其必要性,但应注意循序渐进。同时,由于计量方法依赖于数据,应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搜集数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必须讲过度讲解计量理论,可以更多地结合EViews、Stata等计量软件进行具体的操作分析。建立计量模型时,对模型的设定检验一定要详细讲解,避免学生对模型的误用。运用计量方法时,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模型科学解释,而不是一味追求模型的复杂性。同时,在每堂课的课后习题中,应当布置可实现的论文复制工作,保证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对计量方法应用的熟练性。

(三)应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计量应用研究

财政学与计量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是势在必行,而针对目前各大高校的大班化教学,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熟悉的掌握计量软件的使用、计量方法的运用。因此,授课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对财税问题的偏好进行分类,自行组织小组,对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财政领域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话题,如政府预算、财政分权、政府债务、垂直财政不对称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仔细研究一项财政话题对该专业的学生掌握并理解财政知识有重要影响,且对于相关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掌握也会依据研究问题而循序渐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财政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融合计量方法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侧重财税知识的教学工作。同时,计量方法的运用应当做到由浅入深,着力于解决财政现实问题。此外,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各自想要研究的财税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激励学生相互学习,深入开展专业知识研究活动,探析具有建设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也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计量方法与财政学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丁汀.关于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 (07):15.

[2]王威峰.应用型本科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 (01):78-79.

[3]汪卢俊.“三三三”育人模式创新与“精英财税人才”培养探析[J].财会学习,2017 (21):214-215.

[4]杨彤.大数据视阈下财政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观察,2016,5 (05):98-99.

[5]朱军.我国财经类高校“国际化战略”的问题与改革建议——以财经类高校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 (01):38-42.

猜你喜欢

财政学融合发展
以培育现代公民意识为导向的高校财政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召开
财政学专业应用主导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方法决定成败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